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作為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靈芝紋常常被人們視為祥瑞的美好象徵。其實,靈芝本是一種菌類,赤褐色或暗紫色,古代傳說它是瑞草、仙草。東漢張衡在《西京賦》中雲:“浸石菌於重崖,濯靈芝以朱柯。”陶瓷器物上的靈芝紋飾具有吉祥寓意,主要流行於明清時期。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明洪武青花竹石靈芝紋盤

明代靈芝紋的寓意不太明顯,除了與竹石等組成完整的畫面,象徵高節不凡而長壽外,餘者多以纏枝、折枝的形式加以表現,明代各時期的畫法也不盡相同。

洪武時期裝飾有靈芝紋飾的器物較為常見,極為舒展,以纏枝的形式加以表現。盤類器物上的紋飾多有竹石與靈芝組合成統一的畫面。畫法為勾線填色,並留有白邊,層次感不明顯,多為六、七個出頭。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明永樂青花靈芝紋碗

永樂官窯裝飾有靈芝的器物較多,有纏枝和折枝兩種方式。纏枝者穿插有序,舒展大方,畫法為一筆點劃;折枝者,造型誇張,生動有趣,畫法為勾邊填色。外形較洪武時期豐滿,也為六或七個出頭。青花料有明顯暈散,還有黑鐵斑。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明宣德青花折枝靈芝紋石榴尊

到了明代宣德時期。靈芝紋器物變得比較普遍,器物類型也根據豐富。此時的纏枝靈芝紋飾方式比較固定,葉片捲曲,一側留白,一側填滿,出頭較永樂時期要多。畫法變化較多,細蔓為一筆點劃,粗蔓勾線填色,較少見到筆痕;花葉及靈芝勾勒填色,並留有濃淡相間的筆痕。這一時期的折枝靈芝紋還有永樂折枝靈芝紋的遺風,但變化比較明顯,具有本朝特色。首先是靈芝的整體造型不如永樂時期秀氣;其次,永樂的葉曼為上下二出,而明代宣德為上下左右四出,顯得略為繁複一些。靈芝的花葉較為圓曲,靈芝肥厚。畫法為勾線填色,細小的筆痕十分清晰,其佈局較為飽滿,花葉更為捲曲婀娜,青花色澤豔麗。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明成化鬥彩靈雲紋杯

明代成化時期官窯裝飾有靈芝紋飾的器物並不多見,以纏枝靈芝紋較為流行,與宣德時期靈芝紋飾不同的是已不見有寬大的葉片,靈芝也較宣德時期更為圓潤、飽滿,花葉捲曲自然,葉片更為小而疏,畫法為平塗,有如清代的沒骨法。而成化青花靈芝紋器物比較常見,其紋飾構圖多為團狀。而青花靈芝紋表現形式為串枝和纏枝兩種。畫法為勾勒點染和單線平塗相結合,輪廓線多為粗重的線條,染色或填色有深淺兩種色階。串枝者頗似纏枝,但在纏繞之中呈穿插狀態。靈芝的葉片多呈靈芝狀,畫法為單線平塗,並有局部的點染。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明成化-弘治青花靈芝紋盤

弘治朝官窯裝飾有靈芝紋的器物較少,以纏枝的形式表現紋飾,其線條較成化時更為纖細,畫意也更為柔和,勾線填色的畫法也較成化時期準確,靈芝的形狀趨於扁圓,不及成化時期肥厚,並在纏枝之中加飾竹葉。雙勾內填色,留有白邊。花葉捲曲自然,填色較準,靈芝重筆勾廓內填色,構圖疏朗大方,竹葉瘦削勁挺。而明代正德官窯裝飾有靈芝紋的器物較多,最明顯的是多與阿拉伯文組成統一的畫面,靈芝葉片不見有早期的細長形狀,也不見有三出葉片,而是較為對稱的雙葉片。畫法為勾線填色,留白較少。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明嘉靖鬥彩靈芝紋盤

嘉靖時期靈芝紋器物較前朝更為多見,鬥彩、青花、青花五彩俱全,表現形式有折枝、纏枝,還有團花形式;或與竹葉組成統一畫面,或託雜寶,吉祥寓意很明顯。畫法雖不盡相同,但靈芝紋飽滿,葉曼穿插有序。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明嘉靖五彩靈芝桃樹紋盤

嘉靖官窯纏枝靈芝紋飾構圖較為繁縟,多與雜寶等組成畫面,吉祥寓意較為明顯。這和嘉靖帝這個不折不扣的“道士皇帝”有關,不務正業的他一生篤信道家的長生不老,煉丹吃藥,填青詞,主張陶瓷器物上面繪畫得到成仙的畫面。這時期靈芝花葉的畫法與鬥彩器物不同,有明早期遺風,但竹葉為戟形,為前朝所不見有的。這一時期的團花靈芝紋器物紋飾飽滿,花葉肥潤,葉片較大,勾線填色的畫法雖質感不強,倒有層次感,青花色澤濃重豔麗。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明萬曆鬥彩八吉祥靈芝紋盌

明末萬曆時期官窯靈芝紋有五彩和青花兩個品種,五彩器物構圖繁縟,色彩豔麗,多與彩雲組合為完整畫面。青花器物則構圖疏朗,勾線流暢,填色準確,靈芝的層次較多,竹葉勁挺有力,靈芝雖不及五彩器圓潤,多與竹葉組合為完整畫面。明代自萬曆之後,偶有靈芝紋飾的器物多為輔助紋飾。靈芝紋的畫法為勾線填色,靈芝較為圓潤,或有三出的竹葉紋,或有捲曲的花葉,填色極為準確,線條流暢自然。靈芝紋飾器物已難覓蹤跡了,逐漸走向衰落。

清代裝飾有靈芝紋的器物不如明代常見,目前所見為康熙、雍正、乾隆及晚清器物。整體風格上已漸趨寫實,並一改明代的構圖方式,少見有纏枝圖案,多與水仙、竹組成統一紋飾。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清康熙五彩福壽靈芝紋盤

康熙時期靈芝紋器物比較多見,葉片較小,靈芝扁圓,靈芝上有竹葉紋,已明顯趨向寫實風格。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清雍正青花纏枝靈芝燈籠瓶

雍正朝靈芝紋器物較康熙時期多見,裝飾方式有鬥彩、粉彩兩種為主,其寓意較明代更為鮮明,多與水仙、壽石、天竺等組成完整的畫面,寓意靈仙祝壽。其構圖疏展大方,紋飾繪工精湛,以寫實的筆法描繪物象,藝術成就極高。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清乾隆青花纏枝靈芝花卉紋如意耳葫蘆瓶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清嘉慶胭脂紅靈芝螭龍紋盤一對

乾隆之後裝飾有靈芝紋的器物,嘉慶朝早期仍承襲乾隆遺風,偶有出現靈芝紋器物,以道光朝較為多見,而其他時期比較罕見。道光官窯靈芝紋飾構圖較為舒展,色彩鮮豔,但繪工不精。壽石漏透,水仙葉片生硬,靈芝缺乏***。

清代同治、光緒時期,靈芝紋飾器物時常出現,同治朝沿用前朝靈芝紋畫法,繪工較為生硬,顯得蒼白無力,缺乏層次感。光緒開始極力模仿清三代制瓷的盛世之風,靈芝紋飾為勾線平塗、填色,繪工也時有細膩之作,線條較為流暢,構圖舒展大方,畫風寫實,靈芝肉厚而肥潤。儘管仿清三代靈芝紋飾惟妙惟肖,但仍難以脫離清末國力衰敗之勢,靈芝紋是形似神不似,缺乏靈動感。

丁點收藏丨明清時期陶瓷裝飾紋樣之一:花中祥瑞—靈芝紋

清光緒黃地粉彩靈芝水仙紋長方花盆

靈芝紋,寄託了人們追求美好的祥瑞願望。由於據說它代表長生不老的吉祥寓意,被譽為:“仙草”,古往今來以靈芝為題材的裝飾紋樣格外受到大眾的喜聞樂見,成為長壽富貴、如意吉祥的象徵。從明代到清代,從靈芝紋裝飾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的時代特徵,並可以作為區分不同時期特點的參照。而明清靈芝紋飾器物,也凝聚著古人的心智和靈性。古代匠人化技藝為***,寄物寓心,同樣能讓人們得到感悟與啟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