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德國取代法國成爲歐洲大陸最強大國家,是因爲哪些因素?

仁勇校尉


謝邀,這個問題太龐大了,簡要從經濟和工業的角度回答一下,掛一漏萬,還請大家原諒。

首先,讓我們把視線放回拿破崙戰爭剛結束後,英國,奧地利,俄國,普魯士等國痛定思痛,準備建立一個穩固的歐洲戰後政治體制,不僅希望能夠仲裁歐洲各國的政治摩擦,還能在將來封鎖法國進行擴張的傳統路線,這就是所謂的維也納會議體系。法國從歐洲的頭號強國,變成了一個保羅.肯尼迪所謂的“中等強國”,在歐洲外交中必須與其他大國進行平等協商。在外交關係上,法國與意大利在地中海產生矛盾,在非洲殖民地和遠東與英國產生矛盾,在中歐與俄國和奧地利產生矛盾,戰線拉得太長,而新興的德國,則在這種紛亂動盪中順勢成長,成為歐洲邊緣大國,尤其是英俄眼中限制法國野心的一枚重要棋子和合作夥伴。

外交政治軍事上的成就,背後是一國經濟實力的博弈。如果把19世紀發生的兩次工業革命看做一場中長賽跑,那麼法國發現自己在起跑線上就落後了,比起英國,法國農業更保留了小自耕農的生產模式、國內交通基礎設施落後、缺乏廉價和容易取得的煤和高質量的鐵礦,殖民地規模也不夠大。根據保羅.肯尼迪的統計,如果以1900年英國的人均工業化水平指數定位為100,那麼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法國的相應指數為12,20,28,39,德國(普魯士)則是9,15,25,52。


法國是怎麼被落下的呢?原因在於近代每一次工業與技術革命,給資源和地理位置,人口與文化風氣各不相同的國家來說,帶來的收益也各不相同,從而使得歐洲列強之間也逐漸拉開了實力的檔次。德國的最初覺醒,來源於19世紀初期拿破崙全歐征服戰爭的隆隆炮聲。戰爭時期,英國的“大陸封鎖”政策,軍需物資生產促生了德意志工業發展與銀行金融業的最初萌芽。在杜賓根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德意志商業和手工業協會”創始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努力下,1820年南德諸邦成立了“南德商業同盟”,即日後德意志關稅同盟的基礎,李斯特的一番講話,導出了尚處於襁褓中的德國工業階級的普遍心聲:“鐵路系統和關稅同盟是密切不可分的,它們互相支持,追求同一個偉大的目標,把德意志各部分聯繫成一個偉大,文明,富足,強大和不可侵犯的民族”,

1830年,普魯士共有245臺蒸汽機,總馬力4485匹,主要集中在萊茵——威斯特伐利亞,西里西亞與柏林地區,1816年,不萊梅已經建造了全德意志境內第一艘蒸汽動力輪船,1870年,僅僅普魯士的鐵路幹線總長度已經達到11520公里,極大地帶動了德意志“煤鐵鋼”三位一體的基礎重工業系統的發展,1871年,德國產煤量雖然只有3790萬噸,雖然不及大英帝國的11800萬噸,但已經是歐洲第二,而生鐵產量也已經達到139萬噸,德意志境內共有1780家紡織企業,擁有45.2萬隻紗錠,1837年至1847年間,全德鐵路投資增長了20倍,達到4.54億馬克。

如果說德國工業巨人有一顆龐大,強韌的心臟,那麼,肯定非魯爾工業區莫屬。巨大的煤炭礦脈像一道地下的黑色脈搏,從德國中北部出發,一直延伸到波蘭境內,這裡是歐洲最高質量的焦炭產地,這個地區的15座城市緊密地聚集在一段200平方英里的地區內,如果駕車馳騁於今日的多特蒙德——杜塞爾多夫高速公路,只要三個小時就能將魯爾地區一覽無餘,

普法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寶劍的鋒芒三次都是在這裡被鍛造出來,一如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所言,德意志帝國,確切來說是用煤與鐵打造的,而非鐵與血,曾擔任第三帝國國防軍參謀總長的弗蘭茲.哈爾德將軍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上作證時聲明“魯爾工業區是德國戰爭行動中最重要的因素”

德國工業企業在強大的自強與民族主義衝動下,如同海綿一樣吮吸著投資,原料與新技術:1862年倫敦國際工業和藝術品博覽會上,能夠將低質鐵礦砂便捷冶煉成為優質鋼材的貝塞麥酸性轉爐鍊鋼法首次亮相。僅僅6年後,就有超過70座貝塞麥酸性轉爐在歐洲投入使用——其中大部分在德國,而克虜伯工廠則是其中最先使用這種新式轉爐的企業,“克虜伯鋼”終於成為了德國統一和工業化最為優質的堅硬脊樑。同期,德國又積極改進了源自英國,將褐鐵礦中磷成分脫除的托馬斯凍煉法,後繼的西門子——馬丁鍊鋼法更加劇了這種基於技術的不平等:1914年,德國的鋼鐵產量達1760萬噸,是英法俄三國的總和。在英國一貫佔據優勢的煤炭工業方面,新技術也加強了德國的地位:1879年,維爾納.西門子發明了電動旋轉鑽機,1875年全德石煤產量為3743.6萬噸,1880年則飆升至4697 .4萬噸。

1868年,第二屆巴黎世博會上,德國第一次成為了歐洲工業強國的一員:在普魯士展區,最引人矚目的產品就是由位於埃森的克虜伯軍工廠生產,長17英尺,重五十噸的全鋼線膛後裝大炮,按照勒普雷分類法,它被列在第五大類“礦業,工業與林業產品”中,其他來自克虜伯的產品還包括軋鋼機,火車車軸以及減震彈簧,以及一塊純粹用於炫耀,一次鑄造成形,重達4300磅的巨大鋼錠。


如果說19世紀中葉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煤炭,鋼鐵和蒸汽機的廣泛使用與製造為標誌,那麼電氣化學與生物科技的迅速運用,是19世紀後半段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誌。德國拜爾和霍克斯特兩家公司幾乎生產了全球80%的工業染料。1862年倫敦國際工業和藝術品博覽會上,能夠將低質鐵礦砂便捷冶煉成為優質鋼材的貝塞麥酸性轉爐鍊鋼法首次亮相。僅僅6年後,就有超過70座貝塞麥酸性轉爐在歐洲投入使用——其中大部分在德國。後繼的西門子——馬丁鍊鋼法更加劇了這種基於技術的不平等:1914年,德國的鋼鐵產量達1760萬噸,是英法俄三國的總和。在英國一貫佔據優勢的煤炭工業方面,新技術也加強了德國的地位:1879年,維爾納西門子發明了電動旋轉鑽機,1875年全德石煤產量為3743.6萬噸,1880年則飆升至4697 .4萬噸。德國優越的化工研究體系迅速研發出各種煤炭工業副產品,從焦炭與瓦斯,以及能夠提取出糖精,香料,炸藥等原料的煤焦油——資源有限性再也不能成為制約某個工業化國家發展的瓶頸。到了20世紀初,德國已經在光學儀器和化工產業方面居於歐洲的支配地位:共有14.2萬工人為西門子和德國通用電氣公司工作。至於新興的電氣工業領域,德國更是無人匹敵,1875年至1895年之間,德國電器工業從業者從1.5萬人上升至2.7萬人。1890年,電氣技師奧斯卡·馮米勒與艾米爾·拉特瑙創立了德國通用電氣公司(AEG)。次年,在法蘭克福世界電氣博覽會上,兩人一同宣佈,公司架設了從勞芬至法蘭克福179公里的輸電線,創造了當時世界最遠距離輸電記錄。世界工業生產額在1860年至1913年之間增長了6倍,而英國和法國的增長額分別只有2倍和3倍,與增長了6倍和11倍的德國,美國相形見拙。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沒有德國深厚的基礎教育與科研體制,二次工業革命幾乎不可想象。1896年,德國工業企業中科技研究人員與工人比例達到1比40,凌駕於美國的1比170,位居世界第一。著名經濟史學家卡洛·M·奇波拉評價說“正是德國人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對科學的偏愛,造就了德國工業和教育的奇蹟”。與之相對應的是,僱傭大批勞動力和技術科研人員的大型工廠和工業研究實驗室所需的鉅額投資消滅了大多數中小企業:從1880年到1930年,全美鋼鐵公司的數量,從735家下降到16家,然而產量卻增加了400%以上。

另外在1870年,德意志諸邦合在一起的人口已多於法國,只是分裂掩蓋了這個事實。德意志有更長的、並且更充分地為軍事目的做好安排的鐵路線。它的國民生產總值和鋼鐵產量就在那時趕上了法國。它的煤產量是法國的兩倍半,它消耗的現代能源也比法國多50%。德意志的產業革命正在建立更多的大企業,例如克虜伯鋼鐵和兵器聯合體。這使普魯士-德意志國傢俱有軍事和工業力量。陸軍的短期服役制遭到國內外自由主義者的反對(對“普魯士軍國主義”的批評是很普遍的),但它為戰爭的目的動員國家人力,卻比放任主義的西方或落後和搞農業的東方更有效率。


下面再來談談普魯士/德國獨特的軍事體制:每個徵召入伍的適齡男性,先在正規軍中服3年義務兵役,再在預備役中服役4年,才能轉入後備軍。這意味著,充分動員起來的普魯士陸軍(對每個人)有7年的徵召。由於不準頂替,以及後備軍能夠承擔大部分衛戍和“後方”的任務,這一制度使普魯士擁有的一線陸軍,與其人口相對而言,遠遠多於其他大國。這又轉過來要求人民接受至少是較高程度的初等教育,因為根據大部分專家的意見,一個迅速發展的短期兵役制在一個無文化的農民國家是難以實行的;它還要依靠全力處理這樣大批人員的優秀的組織工作。如果一支50萬或100萬人員的大軍不能充分地得到訓練、服裝、武器和糧食,並被運往決戰地區,那麼建設這支軍隊終究是沒有用的;如果軍隊指揮官不能與有關的大批士兵保持聯繫並進行控制,那麼這就更是浪費人力和資源。

對這支軍隊實施控制的機構是普魯士總參謀部,它在19世紀60年代初期,在毛奇伯爵的天才領導下,從默默無聞的地位一躍而成為“陸軍的智囊”。直到那時,大部分和平時期的陸軍由戰鬥部隊組成,這些部隊得到軍需、人事、工程和其他部門的支持;實際的作戰參謀部只是在戰役開始和指揮部成立時才拼湊而成。但在普魯士,毛奇已經招收了陸軍學院最優秀的人才,並教導他們為未來可能的衝突制訂計劃和做好準備。在敵對行動開始以前很久,作戰計劃必須制訂出來,並經常修改。圖上作業和演習得到了周密的研究,對其他強國進行的歷史性戰役和軍事行動也同樣進行深入研究。一個專門機構設立了,它監督普魯士的鐵路系統,以確保軍隊和供應能被迅速地運往目的地。首先,毛奇的參謀系統試圖教導軍官團如何去處理大兵團(軍或集團軍)的作戰方法,它們將獨立地轉移和作戰,但又隨時準備集結在決戰性的戰場上。如果不能保持與後方毛奇司令部的通訊聯繫,前方的將領可根據幾條地面作戰的基本準則,去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並採取行動。


1870年8月6日,普法戰爭迎來了第一次重大戰役,沃斯會戰,此役不僅是普魯士總參謀部體制下“總體戰”的勝利,也是德國工業製造事業的勝利:射程超過法國前膛火炮一杯的克虜伯鋼製後膛火炮“粉碎了法國人所有的復仇努力,並將炮彈雨點般地傾瀉到法國步兵集結的戰線上,9月1日,拿破崙三世筋疲力盡的右翼軍團在距離比利時法國邊境7英里的色當被威廉一世的生力軍團團包圍,次日凌晨,當第一巴伐利亞軍團在濃霧的掩護下渡過馬斯河後,16個克虜伯炮兵連的500門大炮開始轟鳴,在馬斯河南岸弗雷努瓦一座綠樹成蔭的山丘上,身穿奢華禮服的國王本人,參謀總長毛奇元帥,羅恩元帥以及參謀本部的高級軍官,首相俾斯麥與全體外交部高級官員和許多德意志邦國的諸侯們在觀戰,看著炮彈爆炸所形成的連綿不斷的火環與煙霧:炮彈想“鐮刀收割麥子”一樣逐漸殲滅了守衛者,黃昏時分,拿破崙三世命令在要塞上升起了白旗——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舉辦加冕典禮,成為德皇,歐洲報紙驚呼,歐洲失去了一位情婦(法國),得到了一位主人(德國)


當然,德國的崛起還要歸功於俾斯麥高超的外交手腕,這說起來又沒邊了,等有時間再寫把!


晴天有時下豬


首先,德國人是以德意志民族為主,也就是日耳曼人為主。法國是拉丁人。日耳曼人在拿破崙之後奮鬥精神明顯強於拉丁人。

其次,歐洲主要是日耳曼人的國家有德國,奧地利,荷蘭,瑞典,丹麥,挪威。比利時一半是法國人一半是荷蘭人。英國因為被拉丁人羅馬帝國統治過日耳曼血統也不是太純,再加上他被歐洲大陸國家排斥,馬上要退出歐盟了,就不說他。

主要有拉丁人組成的國家有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羅馬尼亞。

拉丁人國家也就法國強,其他幾個經濟已經不行了!反觀日耳曼人國家每個都是富裕國家!人民充滿自豪感!有錢腰板硬,說話聲音都要大幾分,再加上德國本身經濟就比法國要強一些,作為日耳曼人的老大哥德國取代拉丁人的老大哥法國成為歐洲盟主是理所當然的。

這種情況下法國成為歐洲盟主肯定是不可能的。

當然拉丁人在飲食方面是秒殺日耳曼人,還有足球總體來說也比日耳曼人厲害,南美洲俗稱拉丁美洲加上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基本包攬了所有的世界盃冠軍!日耳曼人除了德國也就英格蘭拿了一次世界盃冠軍!

要不是德國實在太牛了,拿了四次世界盃冠軍,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男女足都奪冠的國家,那日耳曼人在足球方面就乏善可陳啊。荷蘭雖強但是沒拿冠軍啊!

再看看俱樂部方面西甲這些年吊打英超德甲,不過英超今年利物浦可惜了!

拉丁人還有一個強項,那就是美女如雲,氣候也好,每天都是陽光明媚,夏天不熱,冬天也不太冷!也就是說不需要太努力也可以娶一個大美女回家,這也可能是拉丁國家整體不如日耳曼人國家的一個原因吧!





qzuser208136142


首要因素,是德國出了個牛逼人物,名字叫奧托·馮·俾斯麥,在他的運作下,普魯士先後打贏了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最後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從這一刻起,德國作為一個國家,正是出現在了地球上,而在此之前,德國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即德意志地區。

有人說還有個神聖羅馬帝國呀,這個不是第一帝國嗎?可問題在於,這個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法國作家伏爾泰有個看作,叫作“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這是非常符合實際情況的。神聖羅馬帝國,其實只是德意志諸侯組建的一個地域“組織”,這個組織的老大享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然而他根本無力管轄這片區域。後來被追溯為“第一帝國”,其實是納粹為了給“第三帝國”尋找合法性,乾脆把這個根本稱不上國家的“組織”,也給了帝國的稱號。

然而,1871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國,其實和神聖羅馬帝國有著本質區別,與其說是普魯士統一了德意志,倒不如說是普魯士縮小了德意志。普魯士建立的德意志帝國,其實是以北德意志邦聯為基礎,俾斯麥非常精明,他不想讓英法看出普魯士的野心,所以通過普奧戰爭將奧地利開除,這樣奧地利就失去了德意志老大的身份,普魯士則從一個邊緣性的諸侯,搖身一變成為了德意志的盟主。最後,普魯士王國升級為了德意志帝國,然而這個所謂的帝國,其本質上是個聯邦,德國皇帝,在法律上的定位是“帝國聯邦主席”,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東方皇帝,和俄國的沙皇更是兩個概念。

這也就意味著,俾斯麥成功包裝了普魯士,並且偷換了概念,讓人誤以為普魯士才是德意志的核心,德意志帝國就是德國本身,而在事實上,這只是大號版的普魯士王國,絕非統一了整個德意志。這個以普魯士為中心的德國,逐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德國,而奧地利則被遺忘,反而成為了德意志的邊緣國家。久而久之,德語區內部也開始默認了普魯士建立的德國,那個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也被徹底掃進歷史。因此,俾斯麥給德國的建立找到了合法性,但德國建立後,其地緣政治環境十分險惡,西邊有英法兩國的敵視,東邊又有俄國的威脅,而且英法俄開始合夥懟德國,德國的生存空間原本就很小,繼續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也成為了大概率事件。

法國淪為第二,並不是其實力不濟,而是統治者出了問題。當時法國的皇帝是拿破崙三世,他一心想恢復拿破崙帝國,同時也有很高超的政治手腕,比如說將法蘭西共和國再次變成帝國,自己從總統變成了皇帝,而且和英國結盟,結束了英法的對立。按理來說,這位皇帝擁有如此優越的條件,頭頂上有著拿破崙的光芒,同時又要英國盟友的支持,他應該大有作為才對!

事實上,他的確是大有作為,曾經聯合英國在克里米亞打敗俄國,又在東方大搞侵略。但他乾的事越多,反而越膨脹,開始揮霍法國的國力。這就讓俾斯麥找到了機會,他想借機套路法國,因為拿破崙三世有個軟肋,那就在於他沒有繼承拿破崙的軍事才能,同時法國總體軍事實力也落後於普魯士,普魯士反而是穩操勝券。最終,拿破崙三世對普魯士宣戰了,隨後他就被俘了,再然後德意志帝國建立,再然後法國革命了,這位皇帝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同時法國也失去了自己的位置。


圖維坦


德國和法國是兩個風格各異的國家,誰強誰弱只是時勢造英雄。

(1)卑斯麥出人意料統一了德國。

在卑斯麥統一德國之前,法國相繼擊敗普魯士和西班牙,還出現一代天之驕子拿破崙,是歐洲大陸當之無愧的老大。當時的德國地區,除了普魯士稍強,還有一堆小王國,德國長期不能真正統一。後來,在卑斯麥"鐵血政策"的統領下,相繼取得了對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戰爭,統一了德國,打了法國一個措手不及,才成為和法國並肩的存在。(下圖是卑斯麥和李鴻章的合照)

(2)德法兩家作風各異

德國和法國雖然是鄰居,還都是日耳曼民族,但作風是不同的。法國長期以來都是歐洲的老大,有嚴重的“大國情節”,以法語為傲,以法國大餐為榮,以浪漫主義和自由主義為指導,深刻影響著世界。而德國並不會玩這些“虛幻”的文化,更多是延續普魯士時代的實打實作風,組織能力強,陸軍強大,工業發展快。

(3)發展路數不同

在一戰之前,特別是在普法戰爭之前,法國異常強大,不但在國外擁有大量殖民地,還通過高利貸放貸取得大量受益,壓根看不起既苦又累的製造業。德國則不一樣,海外殖民地已經被英法佔據,玩金融是玩不過英法的,只能老老實實發展製造業。出人意料的是,德國的製造業剛好和德國人嚴謹的態度、強大的組織能力想匹配,製造業發展異常迅速,在19世紀末已經在工業上超越英法。

(4)戰爭的影響

德法兩家打了3次大戰:普法戰爭、第一次世紀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三次都是德國發起,三次各有勝負,但總體來說對法國的傷害更大。法國是“高利貸國”,本來是世界範圍內響噹噹的債權國,在戰爭後突然變成了債務國,只能改變路數,轉而發展國內經濟。問題是,長期以來重金融輕製造的模式造成技術儲備都比不上德國,因而在戰後的發展潛力上是比不上德國的。


數說社會


先說句題外話,一直以來大家統計歐洲最強國家,總是把俄羅斯扔一邊,俄羅斯表示很傷感。

話回正題,大家發現沒有,資本主義列強的崛起,只有一句話: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說白了,抓住了歷史潮流。


這裡用抓住意思是天上不會突然掉餡餅,比如同樣是遭受侵略的東亞農業國,日本就抓住了機會逆天改命,而清政府仍然故步自封,在五千年未有的大變局之前虧到爆炸。

看《大國崛起》,西班牙葡萄牙抓住了大航海時代的機會,成為大帝國,而在他們老朽的時候,英法又抓住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會成了世界霸主,然後輪到了日本和德國。


日本以薩摩長州等幕末強藩為主體,德國以普魯士軍國強勢統一,使得德日成為集權國家。



德國日本實際上是趕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會,直接拿來技術,然後自身培育人才發展技術,跨越了一些研究階段,強大了自身,而且還有一個共同點:在瓜分世界的浪潮中,日本和德國的高層都出現了一批思想進步,有能力有氣魄有大局觀的人物,比如德國改組總參謀部的天才軍人毛奇,鐵血宰相俾斯麥,比如日本的大久保,伊藤博文,西鄉等,而且同時代他們的君主威廉和睦仁都是十分有才幹的君主,君臣和睦,在這種情況下國家上下一心,豈有不強盛之理?



這樣的人物我們中國沒有嘛?為了保護六分之一國土大的新疆,左宗棠抬著棺材入新疆,擊敗法國,血戰越南和臺灣的黑旗軍大帥劉永福。兵敗了,鄧世昌撞向敵艦殺身成仁,變法敗了,譚嗣同甘願留下赴死點醒國人,中國,從不缺少英雄。

但是清政府是爛在了根上啊!出現再多強大的枝幹也最終只能腐爛,李鴻章就看出了這一點,李中堂的一生就是在為這個國家縫縫補補,但是治不了本,他見過俾斯麥,也見過伊藤博文,不知可有嘆息?


就像走向共和裡李鴻章的臺詞:一代人只做一代人的事。

有些跑題了,但是,百年前,真是太可惜了。


歷史區的哈士奇


在德國統一之前,法國一直壓著德國打,直到德國統一,法國突然發現自己多了一個滿身肌肉的鄰居。



首先法國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稱雄歐洲大陸,因此無數次欲求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在爭霸上耗費了大量國家資源,卻沒有獲得相應的成果。最終錯失遏制德國統一併崛起的最好歷史時機。

要知道德國統一之前,歐洲大陸國家流傳著一個段子:只有德意志人誰都能過來打幾下。當年四分五裂的德國著實憋屈。



統一之後的德國在嚴謹克己的民族精神引領下,開始大力發展經濟,而同時期的大法國人則更多的把時間浪費在了內部鬥爭和發展浪漫主義文化上。

結果很明顯,法國的文化仍然是為歐洲大國所羨慕的,各界名流都以出席巴黎的上層交際為榮。而德國用這些時間把經濟總量提高了六倍,一舉甩掉了慢吞吞的法國。



不得不說在這個過程中民族性格起了巨大作用。我們公司與法德兩國鐵路設計公司均有合作,德國人能很快適應國內的加班傳統,隨時待命,而法國人也是打死也不加班,週末必須休息。

在這裡不好評判哪種方式更好,只能說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發展路徑,做自己就好。


武器裝備秀


德國與法國是迵異的兩個民族國家,法國人開放自由奔放的民族,而德國民族嚴慬內斂的民族,縱觀兩大民族特性完全不一樣。法國資本主義的發源地,是拿破崙入侵德意志後,帶來的資本主義輸出,使德意志民族得到了資本主義模式,使德意志民族有了全新西方發展觀。

德國是東方思維與西方思維的集合體,當西方資本主義傳入後,對經濟影響巨大,但德國屬於陸權國家,封建專治社會中,中央集權制的優勢在於,從上而下的推進工業化,國家統一集中財力物力去推動工業化進程,扶持一批企業下功夫,國家掌控經濟能力遠比法國強,德國更有統一的目標戰略發展。又是軍國主義思想佔主導,政府強有力的執行力,在工業化早期,集中力量辦大事,推進產業集中度和指導國家宏觀調控戰略管理上遠比法國強大。

反觀法國由於是自由資本主義,雖然發展的早,但以自由市場經濟為主導,私營企業為主體,在發展推進產業目標上遠遠不如德國強勢,國家沒有大力扶持私營企業進行整個推進,沒有把企業做成巨無霸,在市場競爭中,企業分散利潤低下,企業無法進行科技研發大規模投入。只有早期市場集中度高,只有幾家企業,規模做大後,企業鉅額利潤後,才有資金巨大投入研發新技術,這是後起之秀國家,為什麼能趕超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原因。

德國原來是靠仿製起家,靠政府扶持優勢企業,集中度高,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強,國家產業政策導向明確,推進速度快,推廣能力強,在規模化,產業化優勢明顯,企業獲利能力強,才有投入鉅額的研發費用,使產業轉型升級更快。製造業優勢顯著性提高,優勢企業湧現出一大批超級企業出來。

法國靠私營企業自己發展,政府扶持少,靠市場自身解決,當私營企業在規模化沒有行成前,無力投入巨資去搞研發,什麼賺錢,就去找快錢。所以法國向金融業聚集,形成了金融產業優勢,而製造業優勢遠遜於德國。



隨雨飄渺


謝謝朋友邀請。近代德國在俾斯麥等人的努力下完成了統一,並在普法戰爭中打敗了歐洲大陸老牌強國法國。後來德國取代法國成為了歐陸第一強國,並一度成為了世界第二強國。德國崛起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普魯士固有的軍國主義傳統使德國統治者重視職業軍隊建設。通過努力,德國不但建立了強大的職業化軍隊,而且建立了一支高素質軍官隊伍,保證軍隊擁有持續性的強戰鬥力。第二,德國軍隊的作戰思想在當時歐洲是先進的,他們不但擁有高素質高效率的參謀本部,而且建立了強大的炮兵部隊,這些在與法國的戰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據一位參加過普法戰爭的法國軍隊後來回憶說,以普魯士為主力的德國軍隊主要是靠“5公里長的炮兵部隊”打敗法國的。第三,德國是哲學家的搖籃,德意志民族善長理性思維,所以德國人做事情的整體性、連貫性很強,凡事喜歡精益求精,這或許是德國工業產品質量普遍很高的重要原因吧。

德國統一後,由於缺乏廣闊的殖民地和發展所需要的許多重要資源,於是德國把發展教育當成頭等大事,把“人”當成最重要的資源。德國既有培養精英人才的高等教育,也有培養各種專業技術人才的平民教育。由於重視人才重視科技,因此當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撲面而來時,德國能及時抓住歷史機遇奮力趕超,終於建立起了強大的工業體系,為德國崛起成為世界性強國奠定了基礎。現在我們熟知的不少德國著名企業集團都是崛起於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也正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當中,德國不僅在經濟、科技、軍事發展水平上全面超越了法國和老牌殖民帝國英國,在科學家和科技發明產生的數量上也大大超過法國甚至英國。



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德國甚至還建立起了有效的福利體系,這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調動各階層人士的積極性為國家的發展多做工作。當然,德國發展壯大後也像當時的其他世界強國一樣發動了侵略戰爭,搶佔了不少殖民地並掠奪了別國的不少財富,這也為德國的發展積累了不少資本。

而法國此時卻實行與德國不同的發展模式,由於法國與英國一樣擁有廣大的殖民地,法國人不需要積極地更新生產技術,僅通過對殖民地進行掠奪就可以獲得鉅額財富,因此法國人主動發展新技術的積極性不高。很快在不知不覺中,法國的科學技術和生產技術水平便大大落後於德國了。同時,當時法國的資產階級普遍喜歡把資金投入到借貸領域來獲利,穩定而無風險,結果法國成為了所謂的“高利貸帝國主義”國家。但在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法國卻被德國甩開幾條街了。



疾風猛士


普魯士之前是強盛的波蘭立陶宛的附屬國結果波蘭立陶宛內部貴族內亂被普奧俄瓜分,法國出現了太陽王路易十四之後到了路易十六引發資產階級革命引發內亂一直延續到普法戰爭結束後內部才穩定下來避免了波蘭立陶宛被瓜分的悲劇,但是前者賠領土後者賠錢數量也不比領土差。

不管是波蘭立陶宛還是法國強盛之後必然是內亂,就連普魯士也是因為奧匈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的過於強盛引發的普魯士與奧匈帝國分家。法國的失敗與晚清有一定相似之處,在當時除了法國 美國 奧斯曼土耳其和大清,普魯士 沙俄和英國之間是親戚關係,表面上看是法國和晚清鬥不過列強實則是鬥不過以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為中心的親戚圈。


迷路的時間


謝謝邀請,沒有什麼太多的理由,一是地緣政治環境好,位於中歐,比法國更接近歐洲中心地帶。二是統一後的德國面積和人口超過了法國,國力更強。三是德國的軍事傳統和軍事制度更優於法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