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监管|摸着石头过河的不止我们,还有台湾

区块链监管|摸着石头过河的不止我们,还有台湾

前言:与内地一样,ICO的乱象也让台湾当局困惑与棘手,到底是一棒子打死还是留有余地?

近期,区块链领域最火的要数数字资产交易所,自从FCoin将去年龙网那一套“交易即挖矿”引入吸引大批投机者入场后,提出类似玩法的交易所就层出不穷了。乱象并不局限于内地,台湾亦然。

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了一篇关于当前台湾对区块链,尤其是ICO在台发展状况的文章《台湾对虚拟货币如何管》。仔细阅读会发现,无论内地还是台湾,区块链野蛮生长的情况都大同小异,不同的是监管层对这样新兴科技带来副产品的接受程度。

内地和台湾:区块链现状大同小异

文中对台湾区块链现状的描绘其实也是对内地区块链发展全景图的简述。

5月初,台湾区块链新创圈的最新指标案例──币托(BitoEX)募资案引发台湾投资界关注,海峡的另一边,内地同样有采用募资方式启动的交易所项目——币安,这个在内地严厉监管政策出台后反而凭借海外优势后来居上的交易平台一直因此为人称道;“其他如零手续费交易所考宾虎(Cobinhood)、场外交易平台OTCBTC,都曾公开向民众募资”,反观内地区块链项目融资金额与数量,情况只会更繁杂。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报在文中提到:“发售代币吸引用户只是第一步,币托要在竞争激烈的交易所间留下用户,终将取决于平台的用户体验、交易质量和安全保障。一位业内人士分析,交易所多角化经营,才能减少对手续费收入的依赖。因为现在交易所太多了,投资人一定会跑去手续费低的交易所。”如果将这些对策移植至内地的数字资产交易所,策略完全适用。

与内地一样,ICO的乱象也让台湾当局困惑与棘手,到底是一棒子打死还是留有余地?

文中指出,“台法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邱太三近期表示,已邀集各单位协商,为强化洗钱防制工作,研议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纳入管理,预计在今年11月APG(亚太防制洗钱组织评鉴)召开前完成相关工作。”但另一方面,“银行局强调,因岛内还没有特殊规范,所以对于虚拟货币、区块链等应用非常审慎,不过同时也希望‘保留市场自由的可能性’”。

放开口子是台湾抢占区块链高地的出路吗?

今年5月,台湾“立法院”推动区块链连线暨产业自律组织成立大会召开,台湾立法委员许毓仁在大会中表示组建新的议会小组台湾区块链议会联盟(TPCB),旨在联合各党政治家建立明确的监管框架,促进区块链发展,保护投资者。

另外,许毓仁还表示欲通过引进全球风险投资基金和加密货币兑换,设立专门的监管“沙箱”提供最初的货币支持,让台湾成为“加密货币地区”和“区块链岛”。同日,台湾加密区块链自治组织(TCBSRO)成立,两个消息一度被公众解读为对区块链产业发展利好

台湾对区块链技术的探讨并非一时兴起。去年4月26日,台湾首次举办区块链公众听证会,探讨区块链与现金传递关系以及当前监管和学术研究问题。会上,台湾大学教授兼金融局成员管中闵称,区块链技术将成为连接台湾与全球产业间的跨境通道。他还强调,这种新兴方案的成本效益远远超过传统的支付方式,并表示:“台湾应当尽快抓住这次机会。”

另一方面,互联网巨头也在台湾进行了相关布局。去年年底,微软宣布以其Azure云平台为基础,在台成立亚洲“首个最先进的联盟区块链网络”;另外,微软区块链领域的AMIS已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成立的新联盟机构,甚至和多家区域性银行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台湾金融市场的区块链技术发展。

首次代币发行融资引发的乱象,夹杂着抢占技术早期优势的紧迫性综合起来,已经让政策制定者棘手不已,“如何让区块链产业在自己的地盘上获得良性发展”,无论对于内地还是台湾,甚至世界各地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换句话说,面对飞速发展的区块链产业,无论对哪个国家地区来说,机遇和挑战都并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