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ple成功之道:做“+区块链”,而不是“区块链+”

作为全球市值第二大数字货币XRP发行方,Ripple是成功的。

Ripple成功之道:做“+区块链”,而不是“区块链+”

Ripple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是“+区块链”项目,而非“区块链+”项目。

Ripple并没有像其他公司一样,先发行数字货币,再考虑其价值。

而是在已经构建的支付网络里,找到了数字货币存在的必要位置。

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金融科技公司,在干掉银行结算系统(SWIFT)的过程中发现,他们需要一个介质,来充当各国货币之间的桥梁,以消除NOSTRO帐户这一阻碍跨国资金流转的顽疾。于是,XRP诞生了。

3个月后,Ripple拿到了谷歌、IDG等企业的投资,随后,又分别与比尔盖茨和孙正义的公司达成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XRP也备受争议。

BitMEX等机构指出,XRP并未去中心化,Ripple创始人持有20%,并可以随意增发或者销毁,违背了区块链基本原则。

就连创始人之一的McCaleb,也因意见不同,离开Ripple,加入竞品团队Stellar。

印度每年节省66亿美元

资料显示,印度每年汇款额为700亿美元,其中66亿用于支付手续费。而印度一年的教育开支也才12.2亿美元。

目前,跨国转账需依靠SWIFT系统。

当A国银行用户向B国银行用户转账时,需通过SWIFT向对方发送信息,之后转账申请才会被处理。

在此过程中,用户需额外支付手续费,还需花费2-3天转账时间。而银行则需为SWIFT支付使用费。

对此,Ripple提供了xCurrent、xVia、xRapid三种解决方案。银行仅需安装Ripple网关,便可在几乎不划手续费的情况下,于4秒内完成转账。

若采用Ripple方案,则发展中国家每年可节省仅千亿美元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约有100多家Ripple的合作伙伴选择xCurrent方案,只有3家选择了xRapid。而三种方案中,仅xRapid需用到XRP作为中转货币。

尽管如此,Ripple团队始终认为,xRapid方案是未来,因为它可以帮助银行消除NOSTRO帐户。也就是说,当A国银行向B国企业支付时,无需在B国开设外币账户,更无需在外币账户预存资金。

目前,Cuallix计划用XRP在美国与墨西哥之间汇款,该网络已完成测试。

Ripple的过去

2004年,Ryan Fugger创办RipplePay,最初构想是建立点对点支付网络。

在沉寂7年之后,这个原本由社区自发支持的项目,突然变得不同。一切都始于两个人的加入。

2011年,Jed McCaleb出售交易所Mt.Gox,与Chris Larsen一起加入Ripple。

Jed McCaleb和Chris Larsen改变策略,变to C为to B,以银行为客户,瞄准SWIFT系统,直击跨国转账痛点。

更重要的是,他们将区块链概念引入Ripple,在原有网络基础上,增加网关系统,让配备网关的银行成为节点。

2012年时,Jed McCaleb和Chris Larsen从Ryan Fugger手里接过Ripple社区控制权,并发行XRP。

他们认为,需要有一种受信任的、可流转的加密数字货币作为法币间的桥梁,以解决流动性问题。

这一想法很快得到资本的认可,谷歌、IDG、软银SBI、渣打银行等投资机构为之吸引,截止目前,Ripple已完成4轮融资,共9620万美元。

与此同时,Ripple有了一个阵容强大的董事会:包括斯坦福经济学教授Susan Athey;前摩根斯坦利联席总裁Zoe Cruz;参与制定纽约州数字通证监管牌照的Ben Lawsky;以及,曾在奥巴马就职期间,担任国家经济顾问的Gene Sperling。

但拥有“梦之队”的Ripple,并没有激起市场对XRP的需求,反倒因中心化的发行机制惹了一身麻烦。

Ripple曾在两个月被起诉三次,原因都是怀疑Ripple操控币价,创始团队靠出售已有的XRP获利。Jed McCaleb更是以Ripple违背初衷为由离开,加入Stellar。

为此,Ripple决定将550亿 XRP 存入托管账户。随后,XRP价格迅速上涨近10倍。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Ripple是成功的,且这种成功是现象级的。

与同行项目,Ripple不是盲目发币,奢谈颠覆,而是从痛点入手,将区块链技术作为解决方案,由此引入数字货币。

最重要的是,Ripple选择与传统银行合作,而没有直接强行的做颠覆之举。

应用类通证的价值,是随着应用的价值改变的。在此,我们不妨将功过是非留予时间,看看当银行使用XRP时,会发生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