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退缩、畏难、玻璃心…… 这里有“解药”!

我家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平时遇到困难就退缩,写作业遇到难题就放弃,和小伙伴玩游戏输了也放弃,有时还会哭鼻子。这是不是我们平时教育他时有什么问题?

像这样遇到问题就退缩的个性,还有可能改变吗?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独立自主,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竞争意识,可以在学习中成长更快。但是,家长通常关注的是孩子的智商和情商,也就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软实力。

什么是“心理软实力”?

日常生活中,孩子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看到难题就撂挑子,老师一批评就不去上学……比较骇人听闻的新闻报道中更会看到,诸如“妈妈批评了孩子几句,孩子离家出走”、“孩子因被没收手机,从楼上一跃而下”之类的消息。这些都是孩子心理软实力不足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逆商”问题。

那么怎么克服孩子的畏难情绪,培养独立自主的个性呢?

育儿建议

首先,我们要给到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你们回忆一下,当孩子犯错时,你们是怎么回应孩子的?当我们大声训斥孩子时,孩子们往往就会茫然不知所措,然后开始变得犹豫、然后裹足不前,慢慢地,他们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就不敢轻易尝试,然后就开始放弃,内心的想法就会是:


我不行,我做不好。

家长首先要允许孩子犯错,给孩子一个学习、训练和成长的时间,要有足够的耐心,如果在孩子入学前,家长包办的事情多,这个也不让孩子做,说你做不好,那个不让孩子碰,说会有危险,让孩子自己探索的少,那么一上学又突然希望孩子样样冲在前面,那么孩子怎么可能一下子做到呢?

Tips:当孩子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后,他才会敢于尝试,不怕失败,因为他知道他会有父母强大的支持、温暖的包容和耐心的指导,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

孩子退缩、畏难、玻璃心…… 这里有“解药”!

其次,就是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请仔细回忆一下,你日常与孩子的对话中是不是会出现以下的情景:


“宝宝,今天朗诵比赛你能拿前三名,爸爸妈妈就带你去迪士尼玩”。“这次测验拿了满分,你真是爸妈的骄傲”。“晚饭前没写完作业,就不许看电视”。……

这样的话语,我们父母认为是鼓励、是激励,殊不知,这些都是有条件的关注,意味着,孩子没有拿满分,没有比赛进入前三名,就是不好的,就不是我们的骄傲,就不配得到关注,会因孩子的行为表现而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或方式,因此孩子害怕得不到好的结果,索性放弃不去努力了。因此我们做家长的要更多关注到孩子的努力,更多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具体来说,比如孩子完成了难度较大的作业时,不是仅仅夸赞孩子:


“宝贝真聪明!”

而是对孩子说:


“你在刚开始碰到难题时,没有放弃,也没有直接去问同学,而是自己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你能这么做,真的很不容易,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例如,现在很多的亲子作业、拓展作业、手工作业等等,家长就会说,我来做吧,你做得像什么啊,又浪费时间做得又难看。如果我们换一个方式,父母陪伴孩子一起动手,对孩子说:


“来,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做的不好也没关系,妈妈会陪着你一会儿做。”(√)

相信在这样的陪伴下,孩子会慢慢变得大胆、变得果敢、变得敢于尝试了。

Tips:什么叫“无条件积极关注”,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没有任何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也就是说,当孩子的自身行为不理想的情况下,孩子仍能感受到父母的尊重、理解和关怀。

孩子退缩、畏难、玻璃心…… 这里有“解药”!

最后,孩子实在没办法做到时,允许孩子有情绪。

哭一哭,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哭完了,我们继续努力。正常的情绪宣泄还是可以被允许的。尤其是男孩子,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不允许哭,不允许有失败,那么孩子一开始就接受不了失败和挫折,他就渐渐地就变得不再允许自己有失败,没有了抗挫能力,承受不了压力,那么等孩子长大后,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重压,就更容易沉陷在消极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Tips:人生哪有永远一帆风顺的,拥有良好的心理软实力,并不意味着只能表现出正面的情绪,懂得如何宣泄负面情绪是心理调适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