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孩子的“玻璃心”

解密孩子的“玻璃心”

作为父母,有成人的身体,却都在某些时刻有一颗孩子般的“玻璃心”,感到被排斥、被欺负、不被爱、被抛弃的时候,我们顿时失去成人的淡定,瞬间崩溃,头脑中一片空白……

到底发生了什么?

该如何去面对这样的情况?

亲子教育中,面对孩子“输不起”,仅仅是因为“玻璃心”吗?

解密孩子的“玻璃心”

《山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再次证明家庭教育不再是个人的事,它将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护。9月8日,介休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在阳光明艳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室开展家庭教育系列讲座《解密“玻璃心”》,介休团市委青少年事务社工协会精英讲师团团长,阳光明艳心理工作室创始人、家庭教育高级讲师李艳老师,凭借多年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结合家庭教育理念,带领家长朋友解密“玻璃心”,放下教育的功利和焦虑,回到原点,帮孩子构建受益一身的内在力量。

解密孩子的“玻璃心”

李艳老师从“玻璃心”的成因---原生家庭的构建讲起,详细解读了克服“玻璃心”的方法技能,实用的技巧,满满的干货,让在场所有人通过学习,掌握了孩子自我发展的心理科学认知,更新理念,戒除教育焦虑,用正确的育儿观念,引导孩子自我认知、评价,学会自控、自尊、自信、自立、自理,跳出原生家庭的处理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健康饱满的自我,构建一生心理能量的基础。

解密孩子的“玻璃心”

两个小时的讲座,大家在李艳老师的带领下,以讨论、互动的模式体验了自我认知、评价的重要性,真正感受到了“玻璃心”需要从关爱自我开始,克服避免错误的认知,让自己成长地更加自信和美丽。

解密孩子的“玻璃心”

参加讲座的有夫妻、慕名而来的家长,还有虔诚的追随者---巩永萍。她是参加暑期“我们在一起” 亲子活动时,开始学习和了解家庭教育。每期的活动,她除了做笔记,还要写一些分享感悟,16k的笔记本上已经记了大半,用她自己的话说:“学习之后,才懂得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一种陪伴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一生的起点,语言学习、心理健康、行为举止的形成都深受父母和环境的熏陶、感染,其影响作用非常大。幸好,我学习了,我就是家庭问题的终结者,当我开始发生变化,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解密孩子的“玻璃心”

巩永萍老师多次参加阳光明艳举办的家庭教育活动,为了提高自己和教育好孩子,她备有专门的精致的家庭教育学习笔记本,记录的非常认真,为了带动孩子,她还坚持写日记,她和孩子的进步都非常大。

——介休三中 孙红爱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