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八拜之交”是哪八拜?有何典故?

西府骑手


八拜之交的来历

宋朝时期《邵氏闻见录》里有一段故事,里面写的是文彦博和李稷的故事,李稷为人十分傲慢,有一次文彦博任北京守备,李稷上门拜访,文彦博借此机会想搓搓他的锐气因为李稷的父亲还是文彦博的门人,李稷来了之后,在客厅等了好久文彦博才出来见他,一见面文彦博就说:“你父亲是我的好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李稷只好照办,逼近辈分低,后来也就有了八拜之交,原意是指世代交情深,晚辈对长辈的一种礼节,后来也成了异性结拜的兄弟之情。

而八拜之交究竟是哪八拜呢?他们又有着什么样的典故?

一:管鲍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有很多,为什么管鲍之交能称为八拜之交之一,主要是因为二人都能为对方着想,管仲年轻时比较穷,还有个母亲要照顾。鲍叔牙经常帮助他后来两人一起做生意,管仲也没多少本钱,基本都是鲍叔牙出钱,可是后来分钱的时候管仲比鲍叔牙还分的多,很多人就说管仲的坏话,鲍叔牙说:“管仲有母亲要养,多拿一点是应该的。”后来两人一起打战,管仲每次都躲在后面,人们都说管仲是贪生怕死,但是只有鲍叔牙知道他的心思,因为他放不下身后的母亲。最后鲍叔牙还向国王小白推荐管仲做宰相,管仲也不负所托,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二:知音之交

指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精通音律,但是却没人能欣赏他的琴声,很多次都觉得太孤独和寂寞,因为他认为好的音乐就应该能有人欣赏,直到遇上钟子期,每次伯牙的琴声子期都能从中听出伯牙的心情,还有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没想到知音早逝,伯牙很是难过,决定在子期坟前弹奏最后一曲,后琴弦尽断,终不复鼓琴。

其实真的知音难寻,好比如今,一生当中能有一个真正的知己,也不算孤独。

三:刎颈之交

指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廉颇作为一个武将,每次看见朝堂之上的蔺相如只知道一张嘴说来说去,赵王还特别倚重他,廉颇心里很不是滋味,决定羞辱蔺相如,可蔺相如处处回避廉颇,很多人都不明白,说您怎么能怕一介武夫?蔺相如很是生气:“你们说秦王厉害吗?我连秦王都不怕,还会怕廉颇?知道秦王为什么不敢来侵犯赵国吗?那全是因为赵王身边有廉颇将军和我,我们一直尽心尽力辅佐赵王,如果我们这一文一武都不和,那不是正如秦王所愿吗?”这些话传到了廉颇耳边,廉颇羞愧难当,还负荆请罪,成为了最要好的朋友,一起为赵国效力。

四:舍命之交

春秋时期左伯桃与羊角哀的故事,去楚国求见楚庄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枯树中自杀。

五:胶漆之交

陈重和雷义的故事,他们都是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正人君子,他们年轻时就认识,也经常为对方着想,即使当官也要一起当,互相举荐,陈重为人大方,从不和人争执,雷义也时常帮助他人,不收恩惠,当时人们把他们比作胶和漆,融为一体,坚不可摧。

六:鸡黍之交

范式和张劭的故事,范式在太学游学时认识了张劭,两人称为好友,后来回乡的时候范式说两年后我一定去京城,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两年之后,张劭就跟自己的母亲讲,让她准备好饭菜和美酒,母亲说:“都两年没联系了,这么远的路程,他就算记得也不会来了。”张劭说:“范式是个讲信用的人,肯定会来的,母亲您就准备好吧。”果不其然,这天,范式真的来了,二人一起说笑一起喝酒。后来人们把他们这种守信的交情称为鸡黍之交。

七:忘年之交

孔融和祢衡的故事,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但是祢衡不是,可祢衡同样很有才华,有文才善言辩,桀骜不驯,喜欢讽刺时事,诋毁权贵,只和孔融惺惺相惜,孔融也很喜爱他的才华。祢衡刚刚二十岁,而孔融已经四十岁,于是结为好友。孔融也一直在曹操面前举荐他,可惜的是祢衡老是骂曹操,所以曹操很不待见他。后人把他们这种交情比作忘年交。

八:生死之交

生死之交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就是刘备、关羽、张飞他们这种过命的交情,三人在桃树下结拜为异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先是关羽死后,张飞气急败坏,整日辱骂手下,酗酒,最后被手下所杀,而刘备得知关羽死后亲自领兵攻打东吴,最后大败。


羽评历史


谢谢@西府骑手的邀请,作为历史爱好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八拜之交”的通俗解释是拜把子的好兄弟,关系密切,亲如一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荣辱共担,生死与共。

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就这个问题也做过一些研究,“八拜之交”的溯源有好几个,综合分述如下:

【典故之一:出自北宋文彦博】

有学者认为“八拜之交”的典故出自北宋丞相文彦博,说这位著名的丞相教训一位名叫李稷的晚辈,只因为他为人傲慢,不讲礼貌。后来文彦博任北京守备,李稷前来拜访,文彦博故意冷落他,让他等了很久。在接见李稷的时候,教训他道:“我和你父亲是朋友,你就给我拜八拜吧。”据说,“八拜之交”出自这里,但是总感觉牵强附会。

【典故之二:出自元明杂剧】

还有学者考证,“八拜之交”典故出自三部杂剧,分别是明代汤显祖的《紫钗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和元代无名氏的《冻苏秦》。在《紫钗记》中有“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的台词;在《西厢记》中,有“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的说法;而《冻苏秦》中则有:“你不知这张仪和我是八拜交有朋友”的对白。

【典故之三:出自清代洪门】

“洪门”就是金庸《鹿鼎记》中的“天地会”,为清初南方各省所形成的最重要的秘密会社。入会之始,必须宣读洪门三十六誓,并行八拜之礼,为洪门重要仪节。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三拜日为兄,四拜月为嫂,五拜五圣贤(长房福建、二房广东、三房云南、四房湖广、五房浙江的各创会始祖),六拜万云龙(“洪门”中的传奇人物),七拜众兄弟,八拜万年香。通过这个仪式之后,洪门兄弟就成了“八拜之交”。

【典故之四:出自民俗文化】

民俗中对“八拜之交”有很多讲究和说法。这八拜分别是:第一拜:伯牙子期知音之交;第二拜:廉颇相如刎颈之交;第三拜:陈重雷义胶漆之交;第四拜,元伯巨卿鸡黍之交;第五拜:角哀伯桃舍命之交;第六拜:刘关张生死之交;第七拜:夷吾叔牙管鲍之交;第八拜:孔融祢衡忘年之交。


作家王麟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可以常听到“八拜之交”的说法,对于这个词语,很多人都会感到非常熟悉,也感到非常陌生。那么八拜之交到底是哪八拜呢?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生死之交——刘备、关羽和张飞

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范云和何逊)

这是“八拜之交”最为广泛也是最被大众认可的说法。八拜之交是旧时汉族社会的交际习俗,最初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之后逐渐演变成了异姓结拜的兄弟姐妹。

八拜之礼,结拜时拜八次,依次向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方各行一次叩拜,意为不论何地我们都生死与共,当然也有向上面八对兄弟学习的意愿和向往。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他精通音律,琴艺高超。可是他感觉自己还是没有到达出神入化的地步,伯牙的老师知道后,便带他到蓬莱岛上,欣赏自然之景,倾听大海之音。伯牙伫立岸边,只感觉大海波浪汹涌,海鸟肆意翻飞,鸣啼声声入耳,这一刻他沉浸在这自然之音中。伯牙也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将自然之音融进了琴声,这一刻他感到非常满足也感到非常骄傲,因为他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但好景不长,伯牙很快发现,他的音乐竟然无人能懂,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直到有一天夜晚,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就在这时,有一个樵夫被他的音乐吸引而来,如痴如醉的站在岸边,伯牙大喜,立即请樵夫上船,而自己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

伯牙又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到:“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非常激动,声音有些颤抖“知音”。

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樵夫就是钟子期,不过可惜的是子期早亡,伯牙悉知后,就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


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战国时,门客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入秦。大殿之上凶险万分,蔺相如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最终完璧归赵。吃亏的秦王很不开心,提出与赵王渑池相会,一国之君不得不去。

然而在席上,秦王咄咄逼人,想要羞辱赵王。蔺相如见状,以血溅五步的勇气和三寸不烂之舌让赵王免受侮辱,最终平安将赵王送回国都。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十分欣赏,命蔺相如为上卿,排廉颇之上。

廉颇,赵国名将,英勇善战,他的身份和地位是用生命换来的,而蔺相如呢?仅凭一张巧嘴,地位竟然在自己之上,廉颇很不满意,对蔺相如意见很大。于是在今后的日子里,廉颇总是没事找事,频频向蔺相如发难,而蔺相面对廉颇的挑衅,选择退避三舍,尽量不和廉颇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看到蔺相如这种态度,感到非常羞愧,都要离蔺相如而去,“大人,我们效忠你,是因为敬佩你的君子之风,可面对狂妄的廉颇,你能忍,我们可忍不了。”

蔺相如听了,哈哈大笑,“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会怕廉颇将军呢?我之所以这么做都是为了赵国呀!有我们两人在,秦王有所顾忌,不敢来犯,一旦我们两人不合,赵国危矣。”

蔺相如此话传入廉颇耳中,廉颇非常羞愧,于是他便袒胸露乳,背负荆条,登门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两人成了患难与共的兄弟。


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陈重和雷义,是东汉年间豫章郡(今江西南昌)两位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两人在年少时就相互结交,一同读书。当地太守听陈重之名,便举他为孝廉,可是陈重却要将功名让与雷义,多次向太守申请,太守不允,陈重也就不去就职。

第二年,雷义也被推举,陈重这才和雷义一同前往郡府就职。雷义的为人我是非常尊敬的,在任期间,他的同事因为负债而非常苦恼,债主天天上门讨债,同事下跪求情而不得,雷义知道后,便偷偷帮他还债。结果同事知道以后,登门拜谢,雷义淡淡的说:“这不是我做的,大概是和我同名同姓之人吧!”

还有一次,一同事家中有事,慌忙之间穿错了裤子,丢裤之人,说是雷义所偷,雷义也不解释,买了一条新的还给他,这人得寸进尺,大肆宣扬此事,雷义也不辩解。直到那个同事回来,一切真相大白,其他人也更加敬重雷义。

后来,雷义代人受罪被免职,陈重知道后,毫不犹豫的辞职,和他一同回乡,从头开始。

时隔多年,雷义官拜尚书侍郎,一同撩犯事,受到处罚,雷义帮其开脱,表示愿独自受罚,陈重知道后,弃职进京,表示愿为雷义赎罪。最后两人再被罢免,一起回乡。

回乡之后,雷义被推荐为秀才,雷义便要将秀才让与陈重,刺史不准,雷义装疯卖傻,不去就职。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可谓感天动地,实在令人佩服,后人称赞,陈雷胶漆,肝胆相照;为官为民,政声载道。



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少年时在太学读书,与汝南人张劭为友。张劭字元伯,二人读书后,同归乡里。范式对张劭说:“我两年后回来,那时我将要去府,上拜见尊亲,再看看令郎令嫒。”

两人随后约定了拜见的日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间约定的日期将至。张劭把这件事禀告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饭食以迎接挚友的到来。

母亲说:“分别了两年这么长的时间,你与他又相隔千里,你怎么能那么相信那约定的时间呀?”

张劭说:“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会违背。”

母亲说:“要是果真如此,我要为你们酿酒。”

到了约定的这一天,范式真得如期而至。他升堂拜饮,尽欢才散。


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战国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楚国求见楚庄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后世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正是来自于此。

生死之交——刘关张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刘关张相识于江湖,相交于江湖,结为生死之交。何为生死之交?可以抛弃时间、金钱、健康、甚至感情,真心真意同舟共济,绝不会同床异梦,只会齐心协力。

“关某虽一介武夫,亦颇知忠义二字,正所谓择木之禽得其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关某平生之愿足矣。从今往后,关某之命即是刘兄之命,关某之躯即为刘兄之躯,但凭驱使,绝无二心!”

“俺也一样!”

“某誓与兄患难与共,终身相伴,生死相随!”

“俺也一样!”

“有违此言,天人共怒之!”

“俺也一样!”

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出自《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代齐国人,两人互相照顾,亲如手足。鲍叔牙与管仲合伙做生意,叔牙出三分之二的本钱,赚了钱却只要三分之一。鲍叔牙的家人表示不满,叔牙却说:“管仲家里穷嘛!”

后来,管仲当了大官,带兵打仗,可是不敢身先士卒,打败仗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逃走。人们讥笑管仲胆小如鼠,叔牙立即站出来:“管仲家里有年老的母亲需要他奉养,其实,他并不是个怕死的人。”

齐王有两个儿子,纠和小白。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师。后来两个公子为争夺王位互相残杀,公子纠被杀,小白即位,叔牙立刻向齐王小白推荐管仲,说:“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人,请大王聘请他做宰相。”

齐王说:“你是我的老师,我愿拜你为相。”

鲍叔牙语气坚定:“多谢大王的信任。以前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难得他对公子纠的一片忠心。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齐王终于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任命管仲为相。管仲整顿内政、开发资源、发展农业,很快就使齐国强盛起来。

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出自《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忘年,不拘年岁、辈分。忘年之交,年龄不相当的人所结成的深厚友谊。


补充一下其他的交往称谓

普通百姓交的朋友称“布衣之交”;

有钱人与没钱人交朋友称“车笠之交”;

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称“患难之交”;

吃喝玩乐结交的朋友称“酒肉之交”;

幼年相交的朋友,称“竹马之交”;

交情深厚的朋友称“肺腑之交”;

情投意合的朋友称“莫逆之交”;

无意中相遇而结成的朋友称“邂逅之交”;

在道义上互相支持的朋友称“君子之交”;

见过一次,交情不深的朋友称“一面之交”;

点头招呼,感情不深的朋友称“点头之交”;

平淡而浮泛交往的朋友称“泛泛之交”;

见过面但不熟悉的人称“半面之交”;

交友不嫌贫富与身份的称“杵臼之交”;

宝贵而有价值的交往称“金玉之交”。

说了这么多,八拜之交中的八兄弟,你更向往哪一种?


古今注


先说答案

八拜为周礼所记录的“九拜”之礼衍生而来。

一方面,九拜中除“空首”之外的“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八拜之礼,涵盖了古代人和人日常交往时从见面之礼到丧葬之礼在内的常用礼节。

另一方面,九为极数,至尊之数,臣民非君主,则以八为尊。

因此,以“八拜之交”来表示双方世代交往,感情深厚。

九拜之礼

《周礼·春官宗伯·大卜/诅祝》

...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日肃拜,以享右、祭祀...

1、稽首

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要停留较长的时间。用于臣对君,子对父,晚辈对尊长。

2、顿首

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地位相等或平辈相交的一种礼节,表示普通的礼貌。后来也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对人家恭敬。

3、空首

跪下并拱手至地,头接触手而不接触地。通常用于君主对臣下的回礼,又叫“拜手”。

4、振动

跪拜时两手相击,身体战栗,是哭丧行礼之状。

5、吉拜

丧礼之拜,先空首,后顿首,较凶拜为轻,服齐衰丧服者所行之礼。

6、凶拜

先顿首,后空首,服三年丧服者所行之礼。

7、奇拜

《周礼注疏》解释为一拜礼。

8、褒拜

两拜或以上之礼。

9、肃拜

手至地,头不下引,最轻的拜礼。

“八拜之交”的出处和演化

邵伯温《闻见前录》:

公至北京,李稷谒见,坐客次,久之,公着道服出,语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获已,如数拜之。

这段记载讲述了这样呀一个故事:

宋时,宰相文彦博听说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就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分他应该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训他不可。”

后来李稷上门来拜谒。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坐等,过了好长时间才出来接见他。见了李稷之后,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 李稷因辈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

成语“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

后来,人们用“八拜之交”来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也用来称指感情深厚的结拜兄弟。

再到后来,又衍生出八对情谊深厚的友人。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范云和何逊)

以下为从网上选摘的这八个关于友谊的故事: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列子·汤问》。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琴师,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涛声。俞伯牙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一时苦恼无比。

一天夜晚,俞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他感觉到有人在听他的琴声,抬头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俞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俞伯牙激动地说:“知音,知音,真是知音啊!”这樵夫就是钟子期。后来钟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

“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赵国。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

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是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

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后汉书·独行列传》“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

陈重年轻时与同郡雷义结为知交,两人都是饱学之士。太守张云闻陈重之名,嘉许他的德才品行,举荐他为孝廉,陈重要把功名让给雷义,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张云不批准。第二年,雷义也被选拔为孝廉,两人一起到郡府就职。同事中有一小吏家遭变故,举债负息钱数十万,债主天天上门索讨,小吏跪求暂缓,仍无法通融,欲诉诸官府,陈重得知后,便私下替他还债。小吏感恩戴德,登门拜谢,陈重若无其事地说:“这不是我做的,也许是与我同姓名的人代你偿还的吧!”始终不谈自己的恩德。

有一次,一个同事告假回乡,忙中穿错了别人的一条裤子回去。失主怀疑是陈重拿走,陈重也不置申辩,而去买了一条新裤赔偿他。直到回乡奔丧的同事归来,才真相大白。陈重与雷义两人同时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为代人受罪,被免职。陈重也以身体有病为理由,辞职一同还乡。后来陈重复出,任细阳县令,颇有政绩,举措标新立异;又升任会稽郡太守,因为姐姐去世守丧,辞官离职;后又被司徒征召,官拜侍御史,卒于任上。

雷义,豫章鄱阳人。初时任郡府功曹,举荐擢拔了很多德才兼备的人,却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雷义曾经救助过一个犯了死罪的人,使他减刑得以赡养一家老少。这个人为了感谢雷义的再造之恩,攒了两斤黄金送到雷家,以表寸心。雷义坚辞不受。这个人没法,只好趁雷义不在家时,暗暗把金子放在雷家老屋的天花板上。

若干年后,雷义修葺房屋,翻开屋顶,才发现那两锭金子。但是送金子的人已过世,妻小也不知流落何方,无法退还。雷义便将这两斤黄金交付县曹,充入官库。雷义任尚书侍郎时,有一同僚因犯事,当受处罚,雷义为他分担责任,向上司上书申辩,愿意自己独担罪责。同僚闻知,弃职进京自陈曲衷,请求为雷义赎罪。后顺帝下诏,两人皆免官,并免予刑事处分。

雷义回乡又被举荐为秀才,雷义要把这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批准。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而不去应命就职。因此遍乡里传颂他们两人的事迹,说道:胶和漆自认为融为一体,坚不可摧,还不如陈重与雷义,荣辱与共,生死相依。后来三府同时征召两人,雷义被任命为灌谒太守,让他持节督察诸郡国的风俗教化,他设席讲学,太守令长各级官员来听讲的有70多人。

不久雷义官拜侍御史,授南顿令,卒于任上。陈雷胶漆,肝胆相照;为官为民,政声载道。

“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后汉书·独行列传》

范巨卿,名式,山阳金乡,即今山东金乡县人。一名范汜。他和汝南人张劭是朋友,张元伯,名劭,与范巨卿两人同时在太学学习。后来范式要回到乡里,他对张劭说:“二年后我还回来,将经过你家拜见你父母,见见小孩。”于是两人约定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张劭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酒菜等待范式。张劭的母亲说:“分别了两年,虽然约定了日期,但是远隔千里,你怎么就确信无疑呢?”张劭说:“范式是个守信的人,肯定不会违约。”母亲说:“如果是这样,我为你酿酒。”到了约定的日期范式果然到了。拜见张劭的母亲,范、张二人对饮,尽欢之后才告别而去。

后来张劭得了病,非常严重,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日夜探视他。张劭临终时,叹息说:“遗憾的是没有见到我的生死之交。”殷子征说:“我和郅君章,都尽心和你交友,如果我们称不得上是你的生死之交,谁还能算的上?”张劭说:“你们两人,是我的生之交;山阳的范巨卿,是我的死之交。”张劭不久就病死了。

范式忽然梦见了张劭,带着黑色的帽子,穿着袍子,仓促的叫他:“巨卿,我在某天死去,在某天埋葬,永远回到黄泉之下。你没有忘记我,怎么能不来?”范式恍然睡醒,悲叹落泪,于是穿着丧友的丧服,去赶张劭埋葬的那天,骑着马赶去。还没有到达那边已经发丧了。到了坟穴,将要落下棺材,但是灵柩不肯进去。张劭的母亲抚摸着棺材说:“张劭啊,难道你还有愿望?”于是停下来埋葬。没一会,就看见白车白马,号哭而来。张劭的母亲看到说:“这一定是范巨卿。”范式到了之后,吊唁说:“走了元伯,死生异路,从此永别。”参加葬礼的上千人,都为之落泪。范式亲自拉着牵引灵柩的大绳,灵柩于是才前进了。范式于是住在坟墓旁便,为他种植了坟树,然后才离开。

“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烈士传》

春秋时候,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不知有多少人闻风而归,西羌积石山,有一个贤士,名叫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勉力读书,养成了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那时候左伯桃已经快上五十年纪,因鉴于中国诸侯行仁政者少,恃强霸者多,所以一向没有做官的念头,后来听说楚元王慕仁为义,遍求贤士,乃携书一囊,辞别乡中邻友,迳奔楚国而来,迤逦来到雍地,时值严冬,雨雪霏霏,再加一阵阵如刀如刺的狂风,左伯桃走了一天,衣裳都湿透了,勉强忍住寒冷向前走去。

看看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远远望见远处竹林之中,有一间茅屋,窗中透出一点灯亮来,左伯桃大喜,就跑到这茅屋前去叩门求宿,屋里走出一个书生来,四十四五年纪,知道了左伯桃的来意,便一口欢迎他进屋去。左伯桃进得屋内,上下一看,只见屋中家具简单,而且破陋不堪,一张床上满堆了一些书卷,左伯桃请教那人姓名,知道是羊角哀,也是自小死了父母,平生只爱好读书,想救国救民的人,二人三言两语,便十分投机,大有“恨相见之太晚”的意思,两人便结拜做异姓骨肉。

左伯桃见羊角哀一表人材,学识又好,就劝他一同到楚国去谋事,羊角哀也正有这个心思。一日天晴,两人便带了一点干粮往楚国而去。

晓行夜宿,自非一日,看看干粮将要用尽,而老天又降下大雪来,左伯桃兀自思量,这点干粮,若供给一人受用,还能到得楚国,否则两个人都要饿死。他自己知道学问没有羊角哀的渊博,便情愿牺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功名。想罢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块大石来坐着休息。等羊角哀把大石搬来,左伯桃已经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冻得只剩了一口气。羊角哀大恸而号。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粮带走,速去求取功名。言毕死去。

羊角哀到了楚国得由上大夫裴仲荐于元王,元王召见关角哀时,羊角哀上陈十策,元王大喜,拜羊角哀做中大夫,赐黄金百两,绸缎百匹。羊角哀弃官不做,要去寻左伯桃的尸首。

羊角哀把左伯桃的尸首寻着之后,给左伯桃香汤沐浴,择一块吉地安葬了。羊角哀便在这里守墓。

左伯桃的坟和荆轲墓相隔不远,相传荆轲因刺秦王不中,死后精灵不散,见左伯桃葬在他的旁边,鬼与鬼便起了纠纷。一夜:羊角哀梦见左伯桃遍体鳞伤而来。诉说荆轲的凶暴,羊角哀醒来之后:提剑到左伯桃坟前说道:“荆轲可恶,吾兄一人打不过他,让小弟来帮你的忙罢。”说罢,自刎而死。是夜:狂风暴雨,雷电交作,隐隐闻喊杀之声。天明:荆轲的坟爆开了。这消息给楚元王知道之后,给他们建立了一座忠义祠,勒碑记其事,至今香火不绝。

“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因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祗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人称“生死之交”。

“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

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公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公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公子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公子小白,让公子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公子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公子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比管仲和公子纠还早回到齐国,公子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

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齐桓公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齐桓公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齐桓公把齐国发展强大,成为春秋时期一个最强大的诸侯国。

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范云和何逊)

《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喜欢为学,博览群书。建安年间,献帝在许昌建都,累次迁升到“将作大匠”(官名,相当于大良造,到汉朝时已无实权)。见曹操野心越来越大,到了不能忍的地步,因此总是写奏章讽刺他。曹操忌惮孔融的名声,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山阳郡守郗虑,见风使舵,以一点小错误上奏请求免去孔融的官;曹操趁机罗织罪名,构陷孔融,说:孔融曾经与祢衡大放厥词,互相吹捧,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说祢衡是“颜回复生”。犯了大不敬之罪,于是竟然被害。孔融和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璃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公干,并称建安七子。其余六子皆与曹操儿子曹丕曹植很有交情,都被曹操辟为掾属,只有孔融为汉尽命。

平原祢衡,字正平,也很有文采,但不在七子之列。自以为有文才善言辩,桀骜不驯,喜欢讽刺时事,诋毁权贵,只和孔融惺惺相惜,孔融也很喜爱他的才华。祢衡刚刚二十岁,而孔融已经四十岁,于是结为好友。随后孔融写奏疏推荐祢衡,多次在曹操面前夸赞他。曹操想召见他,但他老是骂曹操。曹操怀恨在心。但祢衡的才华很出名,不想杀他,于是派人把他送给荆州刘表,他又侮慢刘表。刘表也不能容他,因为江夏太守黄祖性子急,便把他送给了他。最后被黄祖所害,死时候才二十六岁。


平凡2850


“八拜之交”,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成语,一个文化内涵极为深厚的成语!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听到这个成语,也深知它所表达的意思,然而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这“八拜”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想必知晓的朋友肯定不多吧!下面我们便来看看这“八拜之交”最初的由来以及如今这“八拜”背后的深层含义吧。

八拜之交的由来

成语“八拜之交”出自宋代的《邵氏闻见录》,其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宋代名臣文彦博听说当时的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分他应该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训他不可。",于是有一次文彦博在任北京守备,李稷听说后,便上门来拜谒,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坐等,过了好长时间才出来接见他。见了李稷之后,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 李稷因辈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

由此,引申出了现代的成语“八拜之交”。其原意是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而现在也泛指结拜的兄弟姐妹之情。

八段真情演“八拜”

都说八拜之交,那么有哪八拜呢?其实最开始这个“八”也不过是个泛指,但如今大家总结了前人的八种至深的友情,使得这八拜的寓意也更加丰富了。

  1. 管鲍之交,这说的是春秋时期管仲与鲍叔牙两人之间的友情,《史记·管仲传》中写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便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2. 知音之交,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这段深厚情谊一直为后人所称道。想当年岳飞将军也曾感慨:“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你是否遇到了你的知音呢?
  3. 刎颈之交,这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将相和的故事,大将廉颇和丞相蔺相如终结刎颈之交,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4. 舍命之交,所指的是春秋时期左伯桃与羊角哀之间的故事,相传两人曾结伴去拜见楚庄王,但途中遇到了大风雪,加上他们的衣服都很单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便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枯树中自杀!后来人们便将有着深厚友谊的知心朋友称为“羊左”。
  5. 胶漆之交,指的是陈重和雷义之间的友情,两人为至交密友,当时人们称颂道:"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
  6. 鸡黍之交,说的是范式和张劭之间的情谊,张勋寄梦告离别,范式惊觉送友人!张勋离世,范式匆忙奔丧,最后亲自拉着牵引灵柩的大绳,送故友最后一程。
  7. 忘年之交,说的是孔融和祢衡之间的故事,《后汉书·祢衡传》记载:"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8. 生死之交,说的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情义!

这便是“八拜”,八拜之交,想必你现在应该很清楚了吧。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八拜是中国古代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

八拜之交指的旧时结拜了的异姓兄弟、姐妹!

八拜之交的典故出自宋朝邵伯温的《闻见后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

意思是十分傲慢的李稷拜见文彦博的时候,文彦博为了挫他的傲气,对李稷说:“你爸爸是我的朋友,你来拜见我就对我拜八拜吧." 李稷听完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这就是八拜之交的出处!

八拜之交的八拜指的是“”

一拜管鲍之交——管仲鲍叔牙

二拜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三拜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四拜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五拜胶膝之交—— 陈重雷义

六拜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七拜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八拜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