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鬧了十幾年,爲什麼沒聽說過清朝官員投降太平天國?

在戰爭時期,戰敗的一方選擇向勝利者投降,並加入到勝利者的陣營中是很常見的現象,甚至可以說是個必然發生的現象。畢竟當生命和氣節二選一的時候,許多人都會認為前者更加重要。不過,歷史上卻有一個非常特殊的例子,那就是在晚清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竟然沒有聽說過清朝官員投降太平天國的案例。

太平天國運動鬧了十幾年,為什麼沒聽說過清朝官員投降太平天國?

1853年1月,太平軍攻克武昌,湖北巡撫常大淳舉家殉國。與常大淳同時殉國的還有提督雙福,總兵王錦繡、常祿,學政馮培元,布政使梁星源,按察使瑞元,道員王壽同、王東槐、林恩熙等人;1854年1月,太平軍攻克廬州,安徽巡撫江忠源投水自盡;1861年12月,太平軍攻克杭州,浙江巡撫王有齡以身殉節……除了上述三個例子外,清朝官員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自盡、戰死的案例還有很多,但卻無一例清朝高官投降太平天國的記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太平天國運動鬧了十幾年,為什麼沒聽說過清朝官員投降太平天國?

有人可能會懷疑,是不是清朝官方在史料上做了手腳呢?其實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在當時,信息流通已經比較方便了,如果真有高級官員投降,即便官方不記載,民間也會有人去記錄。所以官方要是想將這類信息完全隱藏起來,那保密的成本會很高,難度也很大。而且清朝官方也沒必要為投敵叛國者去保全名節。

當然,也不能排除有基層的官員、武將投降的情況,但即便有也不會太多,而且小人物的命運在史冊上往往是不值一提的。

太平天國運動鬧了十幾年,為什麼沒聽說過清朝官員投降太平天國?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清朝官員寧死不降的情況,最主要原因是大家的三觀不合。太平天國提倡的是“拜上帝會”,而清朝中上層社會的人士自幼就接受的是儒家教育。在他們眼裡,洋人的那套宗教完全是另類,根本無法讓正統人士所接受。而且,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會”又搞得不土不洋,以宗教教義和跳大神的方式相結合,幾乎就像是一個邪教組織。所以清朝那些接受過傳統教育的精英對太平天國是抱著不可調和的敵意。

太平天國運動鬧了十幾年,為什麼沒聽說過清朝官員投降太平天國?

此外,太平天國的制度也讓中國傳統精英無法接受,比如規定人無私財,一切歸公,所有人都要將自己的全部財產都上繳到“聖庫”中,生活必需品全由聖庫開支。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規定:“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這些規定都嚴重損害到了當時精英階層的利益。更讓人無語的是,制定出規則的太平天國高層沒有以身作則,他們生活糜爛,妻妾成群,根本不受制度的約束。

所以,與其說清朝官員和精英階層寧死不降是為了效忠清廷,不如說他們是中國傳統制度的捍衛者。當然,太平天國前景不被人看好,也是促使他們寧死不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