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教授:如何延缓肺癌靶向治疗的耐药?

更多肿瘤专家问答,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360健康癌友之家”。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引起癌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过去的20年中,肺癌的治疗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变革从化疗到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毫无疑问,靶向治疗的出现和发展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起到了重大的意义。但也不可否认,靶向治疗的耐药问题仍然是治疗的很大障碍,第一代靶向治疗药物的平均耐药时间只有10个月左右。

7月11日,360健康全球好药事业部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正式发起“如何延缓肺癌靶向治疗的耐药”专家直播活动,由张莉副主任医师为大家科普肺癌靶向药物治疗耐药后如何延缓。

张莉教授:如何延缓肺癌靶向治疗的耐药?

360健康:靶向药物的耐药情况主要有哪些呢?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些情况呢?

张莉副主任:靶向药物的耐药情况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耐药,一种是获得性耐药。原发性耐药指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开始就没有效果,通常在服用药物1到3个月的时间内,患者的病灶就在增大或者是又长出了新的病灶。获得性耐药是指患者在开始用药的时候很有效果,肿块变小了甚至消失了,但是在六个月之后又出现病灶或者是出现新发的病灶。另外在时间上,靶向药物的耐药情况可以分为永久性耐药和暂时性耐药。永久性耐药指病人一旦对某个药物失效以后,他以后即便再使用这个药物也没有办法从中获益。暂时性耐药指病人曾经用某个药有效,之后因为用的时间长了就对这个药无效,但等到他停用这个药物达3个月以上,又会再一次对这个药物恢复了敏感性,又能够再次使用该药物。

360健康:如何判断患者出现了靶向药物耐药呢?

张莉副主任:一看肿瘤大小的变化。如果肿瘤开始的病灶是3厘米,治疗以后肿瘤体积先缩小后增大,并且因为非常缓慢的增大,病人本身不会有察觉,只能通过CT的检查发现患者出现靶向药物的耐药。二是看是否有新发病灶。假如患者以前的病灶大小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它在身体的其他部位,比如:肝脏、心等地方出现了新的病灶,就说明患者出现了靶向药物耐药。

360健康:出现耐药后,增加用药剂量有用吗?

张莉副主任:临床上不推荐通过增加剂量来控制耐药的方法,只是有研究表明有部分患者曾经服用特罗凯后出现了耐药,他通过脉冲式治疗,在某一天服用了三天的剂量,休息了两天再服用三天的剂量,通过加大剂量的方法来冲击治疗从而获益。这种办法对小部分的病人是获益的,但是对大部分耐药的病人来讲,他们耐药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药的用量不够。当病人因为长皮疹或者拉肚子,他使用剂量比常规剂量要小或者是病人没有出现新发病灶,只是在原来的部位肿瘤有一点点增大,在这两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用药剂量来缓解耐药。

360健康:肺癌靶向治疗的耐药问题一直在被研究,那么对于其耐药问题,目前有哪些方法去延长耐药时间呢?

张莉副主任:目前有四种方法来延长耐药的时间①EGFR TKI联合化疗可以使耐药时间延长5—6个月左右。 ②EGFR TKI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使耐药时间延长4—7个月左右。③EGFR TKI联合免疫治疗目前不推荐。免疫治疗是通过调动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用机体自身的好细胞去识别肿瘤细胞,并且杀死它。目前的研究表明,两者联合的方式效果不好。④EGFR TKI联合手术/放疗可以使耐药时间延长约8个月。因为放射治疗的目的是将DNA的双链结构打断,使肿瘤细胞没有修复和重新生长起来的能力。患者如果先用化疗或者靶向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时他身体里面的肿瘤明显的缩小了但又没有完全消失,这个时候就时候用放射线把局部残留的病灶杀死。通过这种方法来延缓耐药的机率,可以使耐药时间推迟8个月左右。

360健康:肿瘤患者应该如何选择延缓耐药的方式

张莉副主任: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要求病人的身体条件好。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靶向治疗不适合有严重高血压,肾功能不好的病人。 放疗联合靶向治疗适合在头三个月病灶缩小很明显而且残留病灶最好在五个以下的病人。

360健康:患者出现病灶转移之后,该如何选择延缓耐药的方式

张莉副主任:病灶出现转移不影响病人选择药物,如何选择延缓耐药的方式还是要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血压、病灶大小、个数来判断。假如一个肺癌病人出现肝转移之后,肺上的病灶残留以及肝脏病灶残留,在使用药物效果良好的前三个月,可以采用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的方式,把这两个病灶同时进行放疗,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专家介绍:

张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翻译小组成员;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委;湖北省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分子靶向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审稿人;《Oncotarget》审稿人;主持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项目,共发表SCI论文8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