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後父母才開始陪伴他的和3歲前就父母開始陪伴的有什麼不一樣的心理?

家長育兒思維專題



0-3歲是孩子各方面的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階段。在這三年裡,家庭幾乎是孩子的全部成長環境,家庭需要承擔孩子成長中90%的教育,到孩子3歲進入幼兒園後,家庭承擔的教育佔比會減少到70%左右。所以說,這三年,家庭教育的影響最深遠,最需要父母充分陪伴孩子。

在我的成長教育理論體系中,我總結了0-6歲孩子成長的十個關鍵點(參考APP蘭海說成長 0-6歲-核心基礎課-成長關鍵點),在孩子0-3歲期間,我更想強調這10個關鍵點中的安全感、自我意識、好奇心、感知覺、語言、情緒、大腦發育、規則意識,也就是說在孩子0-3歲時,家庭教育的重心需要放在這幾個方面。

如果父母在0-3歲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那麼我最關心的是家庭教育的責任轉交給誰呢?孩子的爺爺奶奶?保姆?這個人是否有意願和能力在以上這些方面,去幫助孩子成長呢?


以安全感發展為例,孩子最初的安全感來自於對撫養人的信任,穩定的撫養人(人員穩定,情緒穩定),穩定的生活環境,及時回應孩子的生理與情感需求,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如果父母在0-3歲沒有陪伴孩子,那麼我會擔心孩子是否擁有穩定的撫養人和生活環境,ta的安全感會不會受到影響,如果因為缺乏父母陪伴影響安全感,孩子未來可能會在性格、人際關係上遇到困難。

以語言發展為例,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在0-6歲。1歲之前,孩子語言任務重點在吸收,1~2歲,孩子們開始有少量的輸出,2~3歲,孩子輸出的比例大量提高,3~6歲,全面過渡到輸入向輸出的轉化。在孩子0-3歲,語言的發展主要是“輸入”,這特別需要家庭環境能給到孩子足夠的聽覺刺激,具體方法是用語言去解釋孩子的行為和感受。比如給孩子喂水喝的時候,我們可以說“現在媽媽要給你喂水了,媽媽給你選的一個白色的水瓶,瓶口是軟軟的,然後水是透明的。媽媽把水瓶放在你這裡,你要慢慢的喝。寶寶喝完了,今天表現真好,有沒有覺得心裡很舒服啊,也不渴了。”如果父母在0-3歲時沒有陪伴孩子,那麼我會擔心孩子在這個階段能否得到足夠的語言“輸入”,擔心孩子未來的語言“輸出”是否會受到影響,甚至影響孩子上學或長大成人後的語言表達能力。


0-3歲,是孩子能力最弱小的三年,也是成長最快的三年。這三年,孩子需要更多生活的照料,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建立充足的安全感,發展基本的語言能力、情緒能力,有了這些能力的儲備,孩子三歲在進入幼兒園,未來進入其他環境時,會更順利,更自信,更收歡迎。

我相信,這三年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是最有意義的。因為對孩子和父母來說,所有0-3歲的 “問題”,都是最容易解決的問題,所有 0-3歲的“成長”,都是對未來最有價值的成長。


蘭海



這是曾經寫的一篇文,倒是和今天的主題很契合。

你可知道,孩子能給你最完整陪伴的時間只有三年,也就是從出生到基礎認知的這個過程。這三年你能抓住多少就抓住多少,因為這樣的三年僅此一次,以後都不可能了。

當孩子上幼兒園時,他的社會關係裡開始出現了老師,同學。他每個星期能陪伴你的日子就又縮短了五天上學的時間。


當孩子開始上九年制義務教育時,他的社會關係裡又開始多了朋友,然後可能還要課外輔導,還要上課外興趣班。那他能陪伴你的時間就又少了。

當孩子上高中時,他更多的時間可能就放在學習上了。當然,也許他還得住校,那他能給你的時間就只有,那半個月才回來一次的一兩天了,就這還得他不是個叛逆的少年。

當孩子上大學了,如果是異地,那更別想了。盼來盼去,一年也就一個五一長假,一個十一長假,一個寒假,一個暑假。如果他還想積累經驗做個兼職,如果他還想和同學朋友一起去旅行,如果他還戀愛了。好,不用說了,他留給你的時間就少之又少了。

好不容易盼著孩子回來了,以為可以跟孩子樂呵相處一下。結果他晚上很晚睡,當然不是和聊到很晚,而是在朋友圈聊到很晚,偶爾還有遮掩不住的笑聲。白天他的一半時間用在了補覺上面。一半時間用在了同學聚會,朋友逛街上面。難得與你的幾回交流,都是語氣詞應付你,說多了還嫌你囉嗦。


這就是現實,不要想著,我的孩子乖巧聽話,不會這樣。我也乖巧聽話的,我讀大學還是在本省,離家也就兩個小時車程,但我一年回家最多也不過三四次。儘管在學校可能會想回家要好好陪父母,可是到家與父母交流,總是會透著不耐煩。父母與孩子之間總是隔著代溝,就算你再與時俱進,孩子心裡對你的苦口婆心,對你的用心安排總有著本能的抗拒心理。

等到孩子工作了,等到孩子成家了,這時他陪伴你的時間就少得可憐了。他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他有了自己的生活節奏,你已經完全跟不上了。突然想到那則房產中介的廣告,一對父母幾番波折買房賣房只為能住得離女兒近點,這就是天下父母心。

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我想大概也只有當你的孩子也有了孩子,他才能明白你的那份心,那份處境。而這時,他大多的心思也還是用在了他的孩子身上,重複著你的道路。對子女不求回報,無條件付出,這就是我們現在普遍式存在的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與其在往後未知的歲月去期盼孩子的溫情,不如趁現在好好珍惜,孩子給到你的最完整的陪伴。


旁觀者話白


別說三歲前都不在身邊了了,我兒子在三歲前就離開過我幾個月,我就很後悔。

兒子在半歲的時候被帶回老家2個月,在我強行給買機票的情況下回到我身邊,13個月又被奶奶爺爺帶回老家了,3個月後,我下決心辭職。

一歲半以前就離開我5個月吧,我覺得這部分不該缺失,因為影響真是太大了。

首先孩子的家庭倫理關係就亂了,晚上睡覺摸奶奶的胸,把奶奶當成媽媽來依戀。這個習慣,我到現在都沒有幫他改過來,改不過來原因很多,我帶孩子隔離奶奶幾個月就不摸了,但是一見面,孩子就又犯了這毛病。並不是沒有溝通,是孩子在認生的階段正好爸爸媽媽不在身邊,所以自然難改。

然後是自己看不慣又沒辦法彌補的育兒方式造成的影響,比如吃東西口重,沒鹹味的不愛吃,比如剃頭把旁邊的汗毛剃的很勤那汗毛濃密,比如把屎把尿不用紙尿褲,比如給孩子穿得很多……

好在我捨棄了最愛的工作,回家按照自己的方式來養育孩子,不是說我的方式就一定對。但是沒有任何一件別的事能讓我放棄工作,而陪孩子我不後悔,就可以知道我多後悔缺失的嬰兒時期幾個月。


yan80239427


全職還是把孩子交給別人帶?這是很多職場媽媽都糾結過的問題,全身心陪伴,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專家從大腦發育的角度來為你解析。

1956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心理學家Harry Harlow做了心理學100年來最重要的一個實驗:他把剛出生的小猴子跟母親隔離,觀察它們在有吃有喝、只是沒有母親陪伴的情況下是如何成長的。結果發現,安全感是小猴子成長中第一個需要被滿足的條件,沒有安全感的小猴子,雖然也會長大,但性情孤僻、情緒不穩定,成年後不能正常交配,還會虐待自己的親生孩子。

媽媽帶來的安全感,有益於孩子一生的成長

孩子兩歲前,若能有母親的全天陪伴,那是最好的。因為母親帶給孩子的安全感,可以幫助他大腦很多認知功能的發展。從前,東南亞國家的婦女下田勞作時,習慣把孩子背在背上一起幹活。與現在的孩子比起來,那些孩子被拘束在母親背上,好像刺激不夠,但是這些孩子成年後,都沒有情緒上的問題,也沒有認知發展上的缺憾。研究者認為,這與安全感有關,在母親背上的孩子,是最有安全感的。而童年的安全感之所以至關重要,是因為它甚至會影響到孩子成年後對挫折的反應。孩子在母親背上所看到的正是他未來要生活的環境,耳朵所聽到的正是他未來要講的母語,這些刺激正是遠古時代,我們祖先大腦在發展時所接受的環境刺激。同時,研究發現,母子在肌膚接觸時,大腦會分泌催產素,這對嬰兒大腦神經元間突觸的增長,及神經的連接,都有很大的幫助。


安全感促進大腦發育,2歲前是關鍵期

大腦是用進廢退。在寶寶的成長中,用不到的神經元會被刪除掉。神經元的刪除原則是,凡是有過連接的神經元就留起來,沒有連接過的就刪除掉。父母可把這個過程想象成一個公司要裁員,它第一要裁的人一定是那些能力差、不善於團隊合作、公司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的人。若是這個人工作能力強,善於與人合作,公司沒有他不行,那麼他一定不會被裁掉。

最近的研究發現,嬰兒9個月到2歲期間,是他大腦神經元連接最頻繁的時候,這時候的外界刺激,可以幫助神經元不被修剪掉。所以,這個階段媽媽全心陪伴帶來的安全感,對寶寶大腦發育至關重要。

孩子需要穩定、有愛的照顧者

孩子2歲之前,媽媽全職照顧孩子是最好的,若是有困難,也必須做到不要頻繁地更換照顧者,那會使孩子沒有安全感。英國著名心理學家John Bowlby的母親是貴族,從小把他交給保姆帶,母子關係很疏離,幸好保姆很愛他,所以他成長無虞。他從自身成長的經歷發展出有名的“依附理論”,強調親子關係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因此,

孩子2歲前,不妨儉省些,儘量自己照顧孩子,不要讓自己和孩子有任何遺憾。


父母世界


並不是父母3歲前沒有陪伴就一定有負面影響:

對孩子影響的是照顧者對孩子的愛和養育方式如何,如果是耐心溫暖的,你在三歲時接回來也不會太大影響。

前三年確實是安全感以及大腦發育的重要時間段,這個時間段養育好的話對未來肯定奠定了一個好的基礎,這個時間段在有些方面發展效率是最高的,比如有的腦區發育在前五年就基本完善。但是大腦具有可塑性,什麼時候都有發展完善的可能性,而且除非有特別大的創傷經歷,一般3歲並不晚。

三歲前如果能有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是更好的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老大前2歲多是由爺爺奶奶照顧,我們父母因為工作忙,加班嚴重,很少和孩子交流,基本沒有照顧。直到有一天,爸爸帶著出去玩,發現孩子不願意和孩子玩,比較退縮,才突然意識到對孩子陪伴缺失的後果:由於父母缺乏陪伴,爺爺奶奶是很保守,不愛與人交流,思想落後的老人,不是不愛孩子,是他們就沒有重視孩子需求的意識,對孩子只要餵飽就行,而對於孩子的人際方面的引導,由於自身能力有限和只會忍讓等錯誤認知和習慣,不僅沒有好的引導,還有副作用。所以孩子在安全感的建立,以及行為技能方面都缺乏,而這些影響著孩子的自信心、性格發展。

於是我們決定一個人辭職陪伴孩子。後面當然是花了特別大的心思去陪伴孩子,對孩子身上的每一個優勢和問題我們都仔細研究,現在的孩子已經很大方開朗、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強了。

現在老二不到半歲,我體會到充分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感的建立從一出生就開始,對嬰兒及時的回應非常重要,他在感受到穩定、可預測、安全溫暖的環境後,會有一種對自己生存環境的安全感、可信任和可依賴感,這樣的感覺讓他們有能量去探索外部世界,而自由、放鬆的探索是孩子良好的大腦發育、能力發展的基礎。

這裡說一說,如果父母不在身邊,對孩子影響比較嚴重的方面:

根據心理學實證研究,早期的重要壓力源可能會給大腦的組織及功能帶來不可逆的消極影響。

這個壓力可能包括父母離異、喪失或到一個惡劣的生存環境中,持久、反覆、強烈出現的負面環境因素危害是深遠的,例如孩子的大腦體積會偏小於正常水平,或某些腦區功能會不穩定(比如大腦中負責情緒管理的部分功能不穩定就可能會導致情緒問題)。

而父母(或撫養者)的慈愛、體貼,能減輕這些對孩子造成的精神壓力,有效的抵消這些壓力帶來的影響。

值得家長重視的一個研究結論是:

大腦內部中心位置的情感處理區發育在5歲左右基本完善,所以,安全的成長環境及慈愛的、能提供適度刺激的,可預測的,對嬰幼兒需要能及時回饋的情感關係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的更健康。

所以,過去的幾年已經過去了,現在接回來也不晚。既然把孩子接到身邊了,那就給他充分有質量的陪伴,相信孩子也會成長的很好。



歡迎關注: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人民大學管理學碩士,北師大應用心理碩士,美國正面管教講師,親子閱讀金牌導師,專注家庭教育。

歡迎交流家庭教育、個人成長、親子、婚姻問題。


有料家庭教育


這個問題,我有切身感受,我是一位7歲孩子的父親。

由於經濟原因,在孩子3個月的時候,就把孩子送回老家讓父母幫忙照看。今年孩子快7歲了,該上小學了,擔心孩子以後和我太生疏,也擔心孩子以後出現不好的習慣。於是廢了好大努力,給孩子找到學校,一直到今年8月才把孩子接到身邊。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很多不好的習慣,我很愧疚,如果當初不把孩子送回老家,也許孩子現在應該不是這樣的,也很愧疚對孩子缺失的陪伴。因為愧疚所以我對孩子只要不過分的要求都會滿足,也會盡量多找時間陪伴孩子,想盡量彌補對孩子缺失的愛。


流浪2008


當時為了生計我家大寶2個月開始就是奶奶帶(真的虧欠大寶啊),3歲才帶到身邊,剛開始大寶跟我們很陌生一點都不親,我們想著法哄她開心,她都不愛搭理我們,後來時間久了也就好點。個人認為有條件還是父母自己帶小孩的好,寶寶0-3歲時需要一個穩定的親密關係人(這對寶寶安全感,自信心建立有幫助),大寶6個月時,弟媳生了二胎,2歲左右弟媳又第三胎,可憐的大寶在這期間一直在找親密關係人,所以很早就去幼兒園了,叫老師阿姨,估計是把老師當親密關係人了。想想真是對不起大寶,在最需要我們陪伴時,而我們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在童年缺失的愛,以後她會花一生的時間去找那份缺失的愛,這道理我們也懂了,所以做為父母我們得努力給更多的愛給大寶。

大寶3歲時帶身邊又發現大寶好多我們倆接受不了的缺點,感覺沒有對大寶付出足夠的愛,對大寶該關心也變得有時不自然的忽略了。現在小寶自己帶,小寶怎麼看怎麼愛,對大寶就沒這樣的感覺,感覺對大寶不知道如何愛,有時會不自然排斥大寶,有時感覺自己對大寶真不好像後媽。兩寶都是媽生的,我要學會多點愛大寶,對小寶我就不需要刻意去做了。不該偷的懶,不能偷啊,娃還是由父母陪伴成長的好!


睿睿baby親子生活館


看到很多人講經歷,我也來說說自己,儘量簡單說,因為一說起來我就滿腹牢騷,

我有個哥哥比我大了十歲,中間我媽計劃生育了一個大我七歲的哥哥,懷孕八個月,然後強制執行,後來各種為什麼要生我的解釋裡,最合理的就是我媽有一次說了,覺得當官的也生,不當官也生,為什麼就他們不能生,我父母就是一個公務員性質,後來我媽辭職了,這也是她經常對我親情捆綁的一個藉口,我為了你辭職了,說句不中聽的,我也沒逼著我媽辭職生孩子啊,

後來她把我放在市裡我外婆那養大,說是為了事業拼搏,其實晚上都在打麻將,因為我回家後幾乎都這樣,以前大家都說,等你為人父母就懂你媽了,我只能說,等我為人父母了我的質疑就是你們晚上情願打麻將也不願意照顧你的女兒,也不要說超生費,保姆費,因為事業發展很好,超生費,甚至請個保姆,都不成問題的,最重要的就是,他們想清閒點,

所以至今我孩子一定帶在身邊,各種原因,也包括我親生經歷的,就不願給孩子奶奶帶,

其實,我和我父母不親的原因,主要是,

長期不在身邊,感情淡薄,遇事對他們愛挑剔!

就好像有時候覺得我外婆做一件事,挺毀三觀的,但是我會原諒她,因為和她感情深,如果我爸媽做一件毀三觀的事,我只會覺得很不理解,不想表態,遇到和我相關的,我還會抗拒,就是這個區別,

所以,如果有條件,請一定要儘量自己帶孩子,不要為了三年的清閒,而疏遠了自己和孩子


婛妮


我現在也說不清楚,不過生完孩子三個月,我上班了,現在孩子一歲半,還在母乳,每天中午回去餵奶,最近中午奶也斷了,晚上偶爾吃,沒有想過刻意去斷奶,我覺得也不好斷,我婆婆有時候趁我們不在,給她吃自己的奶,說過幾次,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我老公是自由職業,相當於在家工作,每天陪孩子睡覺,就是晚睡,孩子也一樣,十一點睡覺,九點左右起來,他們時間一致,白天婆婆幫忙,不過換尿不溼,吃喝拉撒基本是老公負責,我五點下班後接手。

孩子比同齡聰明,膽子也大,模仿能力強,衣服玩具都是我買,基本靠百度了。孩子有些習慣,其實很不好,脾氣特別差,喜歡撿垃圾,就是拿個袋子,把垃圾裝裡邊。我婆婆白天沒事,就在垃圾桶翻,帶著孩子,溝通無數次還是如此,孩子也會了。

其實讓老人帶,她也不會聽你的,所以要麼忍要麼就自己帶,原則上的事情,不退讓,其它小的可以忽略

不讓用尿不溼,衣服鞋子要買大號,要黑色耐髒等等,我不會聽,所有衣服我買我洗。哎,這個就不說了, 其中各種心累,害我體重降了不少。

跟老公和婆婆都溝通過,我帶,婆婆回去,他們倆都不願意,婆婆也想回去,她想帶回老家,我們不同意,反正我犟不過他們,就保持目前這種算了。

我其實不太願意婆婆幫忙的,不是說誰一起呆的久就越像誰嘛,我不願意孩子像婆婆,她是她們村裡有名的“厲害人”,吵架罵人無敵那種,跟鄰里關係也不好那種!

大嫂孩子自己帶的,女孩,特別聰明乾淨,現在二年級,每年三好學生,膽子也大,跟男孩也敢打架,特別痞,不過情商很高,我接觸的幾次,印象不錯。

弟媳孩子,算她帶的,帶到四歲多,只比大嫂孩子小几個月,現在依然在幼兒園,膽子很小,很善良那種,很呆板,做什麼都是小心翼翼,吃米飯恨不得一顆顆吃,看上去就是那種笨笨的人,身體特別差,經常頭疼腦熱那種,還是每次生病都很長時間才好。並且髒兮兮的,臉上和衣服都是,鼻涕很多,很難想象吧,現在小孩子還有長蝨子的!

哎,說起她,我也覺得好可憐,她爸媽去年離婚了,現在更可憐了。

我婆婆最引以為傲的是她帶大了這個孫女,這個孩子以前依戀她。她每次說,小孩胖是她養的好,頭髮黑是她剃的勤,哎所有好的都是她的功勞,不好的她就不說了。

這個小孩小的時候,婆婆還算年輕,手上有錢,只要生病就打針吃藥,零食也不斷,她是覺得以前沒錢,現在有了,對孩子捨得就是對她好,不缺吃缺穿就是對她好,她的標準真的不一樣,每次都說她對小孩多好多好。。

其實真的是以前條件太差,她對自己孩子是沒有這麼好過,她說她連坐十年月子吧,養活了四個,孩子缺吃少穿,都長的瘦小,沒有給孩子做過早餐,反正她子女現在都或多或少對她有埋怨吧!

我第一次去她家,看到弟媳孩子,很髒,五一就身上長滿了痱子,尿不溼沒穿,婆婆在廚房做飯,她蹲在地上拉屎,然後菜端上桌子,她手就伸過去抓了,當時我就想,以後堅決不讓婆婆幫忙帶孩子。

哎,沒想到呀,還是來了!

其實,她來是催生,四個孫女,沒有孫子,在村裡抬不起頭呀!

好像跑題了,算了,我是支持自己孩子自己帶的!

帶回老家就算了,婆媳住一起帶,早晚會爆發戰爭!


夏至微風23


許多年輕的父母不得不為了工作而把一兩歲大的孩子,甚至才是幾個月大的新生兒交給他人來照顧,其實父母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缺席給兒童的大腦發育造成終身性的消極影響卻沒有被廣泛瞭解。


在加拿大的麥吉爾大學,有神經科學家在小老鼠身上做了一個後天哺育環境影響壓力相關基因表達的實驗。剛當上媽媽的母老鼠會用舌頭不停到舔新生小老鼠身上的毛髮來梳理它們孩子的毛髮並傳達愛意,這種用舌頭來傳達。愛意的方式能影響到小老鼠們日後的焦慮水平。那部分經常得到老鼠媽媽舔毛的小老鼠們的焦慮水平比起那些被媽媽舔毛較少的小老鼠要低,並且前者在遭受壓力後到恢復能力也比較強,認知表現也會更好。不過這裡的舔毛頻率高低對於區分老鼠。媽媽是好是壞並不是一個標準,舔毛的多少隻是反映了不同的養育模式並且是對成長環境的一種間接反應。比方說在一個相對不安全,有著很多捕食者的環境中,老鼠媽媽會因為要警惕周圍的情況而相應地降低對小老鼠的舔毛頻率,這種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小老鼠會有著更高的焦慮水平,但他們對環境中潛在的危險也會更加敏感,這幫助到他們,更好的適應危險的成長環境。但對於人類嬰兒來說,不存在需要提高焦慮情況,提高警覺來應對捕食者。在撫育過程中,

父母的撫摸和肢體接觸會改變孩子的基因表達。所以父母在對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缺失會轉而提高孩子在成長道路中產生不必要的焦慮和抑鬱的幾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