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爲一張滿分的成績單,毀了孩子的終身學習力,你越早知道越好!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當你們面對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候,可曾有焦慮過,而你們的焦慮又都源自哪裡呢?

比如,現在的興趣班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推崇,舞蹈班、鋼琴版、繪畫班、歌唱班等等各種特長班,讓你和孩子有些目不暇給對不對?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面對孩子人生之初,你的抉擇是否卡殼了?是否很焦慮?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是這樣說的,孩子別太優秀,停一停!

一個優秀的孩子,會彈鋼琴、又會跳舞,還會畫畫,學習成績還好。長大了,讀初中了也什麼都會,每次考試前幾名,考上重點高中,高考又成為狀元或者前幾名,考上國外或者國內最好的大學。

別為一張滿分的成績單,毀了孩子的終身學習力,你越早知道越好!

相信有很多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幾年以後讀研究生,在讀博士。

你看,父母也榮耀了,感覺孩子很優秀,不到45歲就是副處級幹部,不到50歲就是正處級幹部了,見到親戚朋友、同學、家人逢人便說孩子有出息。然後,不到55歲他就進監獄了。父母這個時候還流著一行老淚:“我的孩子怎麼會出現這個情況?!”

這樣的教育、這樣的結果是我們想要的嗎?

當年我們追求分數、琴棋書畫、那麼多才幹......我們就要思考了,教育的問題出在哪裡?教育的核心問題不是出在學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術層面。我們的教育缺乏靈魂的東西,中國教育技術層面已經走得太快了,“靈魂”跟不上了。

是的,太快了,“靈魂”就跟不上了。

就像我最近讀的斯蒂芬·卡馬拉塔一本書《直覺養育的力量》,第五章“別為一張滿分的成績單,毀了孩子的終身學習力”給我上了一堂課,讓我受益匪淺!作者斯蒂芬·卡馬拉塔成功教育自己的七個子女,全程參與每個孩子的成長曆程,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養育經驗,享譽世界的兒童發展專家,語遲孩子的守護者!

別為一張滿分的成績單,毀了孩子的終身學習力,你越早知道越好!

《直覺養育的力量》這本書它是【美】斯蒂芬·卡馬拉塔著,彭小華譯的!

書中拿孩子語言來舉例告訴我們,要養成一個複雜、靈活的“語言”大腦,關鍵在於讓嬰兒接觸他正在學習的語言的語法句例,以直覺式養育的技術,在有意義的環境下給他們提供大量學習新單詞的機會,無須特殊的訓練和工程,你就可以成為孩子優秀的語言老師。也就是說自然的學習過程能夠使孩子發現規則,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是幫助他們通過自然的發展過程發現知識,他們不成熟的大腦天生就做好了以這種方式學習的準備,父母需要為孩子提供的是與他們說話,以及讓學習得以發生的機會。

其他許多方面的學習也是一樣,不是讓孩子以死記硬背的方式記住特定的形式或者瑣碎的知識,更有效的辦法是幫助他們的大腦攝取有限的信息,通過歸納過程,學習新東西,形成新知識,一旦瞭解了一套規則、原則和一些基礎知識,他們就可以推導出未知的知識。

別為一張滿分的成績單,毀了孩子的終身學習力,你越早知道越好!

所以針對嬰幼兒和年齡較小的孩子的教育要點是幫他們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其他能幫助他們成為終身學習者和創造型思想者的能力。也就是說比考出好成績更重要的是實現全腦整合。

我從這句話深刻的體會到教育就是“慢”的藝術。

什麼是教育?教育就像養花一樣,一邊養一邊看,一邊靜待花開,我們的子女就應該這樣養,要慢,不要著急。因為上帝讓他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就一定會給予他存在的價值體現,“存在即是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