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的九子奪嫡,康熙爲什麼對胤礽那麼好,不到萬不得已不廢掉太子?

可樂男孩


其實,在康熙的心中,他只有一個兒子,就是胤礽。其他的皇子都僅僅是皇子而已,康熙真正像父親一樣去調教,關愛和維護的,只有胤礽一個。



胤礽的血統非常高貴

出生於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誰想搞魘鎮,可以記住),母后赫舍裡皇后難產去世,只有21歲,諡號“仁孝皇后”。

赫舍裡皇后是康熙心中永遠不可替代的愛情,康熙與皇后年輕成婚,感情特別好。赫舍裡去世,令康熙悲傷萬分,而胤礽是他和皇后陰陽相隔,心靈聯結的紐帶,是他永遠無法割捨的思念。

胤礽週歲即被立為了儲君



康熙十四年,康熙帝冊封剛滿週歲的胤礽為皇太子,舉行了隆重的冊封大典:

“帝王紹基垂統,長治久安,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誕生嫡子,已及二齡。茲者欽承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建儲大典,宜即舉行。今以嫡子胤礽為皇太子。爾部詳察應行典禮,選擇吉期具奏。”

“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御寰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朕纘膺鴻緒,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謨烈昭垂,付託至重;承祧衍慶,端在元良。嫡子胤礽,日表英奇,天資粹美。茲恪遵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於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授胤礽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大典告成,洪恩宜霈,所有合行事宜,開列於後。於戲。主器得人,益篤靈長之祜。綸音式渙,用昭浩蕩之仁。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胤礽其實是個好孩子。

胤礽自幼聰慧,勤奮好學,文武雙全,不僅能夠熟讀諸子百家、詩詞文章,而且騎射功夫也是相當不錯的,五歲就能開弓射箭。

胤礽儀表堂堂,長成後數次代皇帝行祭祀大禮,並數次被康熙委命監國,取得不俗的政績,名聲也很好。

這與康熙的著力培養是分不開的。

康熙為胤礽鋪好了路。

即然心中只有胤礽是真正的兒子,康熙對於其他的皇子,則都是按照輔臣的標準來對待的。

比如大阿哥胤禔,康熙著重從帶兵方面去培養,讓他學習領兵打仗,做守衛國家的將軍。而皇十三子胤祥和十四子胤禵也是從軍事能力上培養,康熙的意圖一目瞭然。

三阿哥胤祉是按照文士的標準來培養的,將來國家的禮儀典章就要靠他費心。

老四胤禛和老八胤禩是按照理政大臣的標準來要求的,讓他們領差辦事,培養理政能力。

其實,我們能夠發現,胤礽這個儲君是很容易做的,他不需要有太強的能力,也不需要有多高的智慧,更不需要有強大的勢力。他只要安份守己,帝位遲早要落入手中,他的障礙其實就是康熙的障礙,康熙會替他掃清一切困難,把他扶上寶座。



胤礽錯在去爭。

看著其他皇子勢力漸漲,胤礽開始不放心了。他想維護自己的勢力不受損,就多方結交,壯大實力。

他沒有搞明白,在大清王朝的天下,所有的所謂“實力”都是假的,只有康熙的實力才是真的,有永遠保質期的。

結交和來往,就要花錢。本來按照胤礽的收入,過上好生活,綽綽有餘,但要與朝臣們結交來往,就要花錢,還要花不少。

錢不夠用,從哪裡來。從戶部借,這就著了別人的套。

康熙清理虧空,太子借了的錢要還,還不清怎麼辦,賣官鬻爵,刑部冤案,以錢代法,落下的把柄越來越多。

康熙處理起來,替他打掩護的難度就越來越大。



太子穢亂後宮,這就讓康熙第一次傷了心。

康熙對胤礽要求不高,父子情深,兄弟友愛,就足夠了。胤礽政事上胡作非為,治國上亂七八糟,再穢亂後宮,那麼父子情也要斷絕。

這種情況下,康熙怒不可遏,但他仍然給了胤礽改正的機會。

二次復立太子,仁至義盡。

但太子胤礽仍然不吸取教訓,為報私仇而廢公事,後來又企圖逼宮。這就徹底讓康熙絕了念頭。

康熙一再原諒和容忍,是因為在他心中,只有胤礽才是真正的兒子。胤礽是他與早逝的皇后唯一的血脈,是自己最大的期望。

他為胤礽鋪好了通往皇位的金色階梯,而胤礽卻選擇了從危崖向上攀爬,終於一失足成千古恨。


饞嘴肥貓1


康熙為什麼對太子這麼好?

你看這話問的,那是太子啊,康熙的嫡長子,康熙十四年就立為太子了,他的衣食住行,舉手投足都是按照帝王的標準在培養的,是未來的接班人,康熙當然要對他好啦!

這個太子胤礽是在康熙十三年出生的,也就是說,剛滿週歲就被立為儲君太子了。

而其他的皇子,對於康熙帝來講,就是未來太子的左膀右臂,所以在他們的能力建設方面,也是有區分的,比如有專門練帶兵打仗的,比如十三阿哥、十四阿哥;有專門搞精神文明建設的三阿哥;只有管錢的八阿哥,還有鐵面無私的四阿哥等等。

這些人都是給太子服務的。

其實太子也沒有壞心眼,只是有點小心眼而已,做了三十多年太子了,心裡多少也是有點委屈的,歷朝歷代做這麼長太子的皇子還真不多。

如果康熙帝沒有在位這麼長時間,我想太子當政,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就是因為太子做的久了,其餘皇子又蠢蠢欲動,弄得太子總感覺自己的位置不穩,搞了一些讓康熙帝反感的事情。

一般情況下,一個儲君是學習了太多的禮儀,而且很多接見其他部落首領的任務也一直是太子在做。

不管是朝廷,還是在其餘人的心中,都認為以後太子要當政的。

而康熙帝貿然換掉太子,對國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也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會對朝廷造成分裂,也讓其餘皇子無法安穩的度過後面的日子。

其實事實也證明了,太子被廢,四阿哥當了皇帝,結果很多皇子都沒有什麼好點的結局,如果當初就是太子登基,我想這些皇子的命運不會這麼悲慘。

而康熙帝是何等英明,他當然知道會有什麼後果,所以,不在萬不得已的時候,他是輕易不能廢太子的!

所以,只要太子穩穩當當的別做出格的事,不需要太優秀,也必然傳位給他,偏偏他跟其他皇子爭寵,結果害了自己!


楊角風發作


第94期總680期

康熙皇帝的後宮嬪妃眾多,自然兒子就多,序齒的兒子就有二十四個,在康熙皇帝這二十四個兒子當中;康熙帝對這位二兒子胤礽最好,也特殊!

先說說康熙皇帝的後宮;康熙帝有名分的后妃有三十九人人。其中皇后四人,皇貴妃三人,貴妃一人,妃十一人,嬪十人人,貴人六位,庶妃四位,可想而知康熙皇帝的精力是充沛的,但是在眾多的皇后嬪妃當中有一位皇后是康熙皇帝最喜歡的;那就是為大清江山社稷立下汗馬功勞的“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索額圖的侄女“赫舍里氏”。

康熙帝八歲登基,眼看鰲拜權傾朝野,祖母孝莊文皇太后為達到遏制鰲拜的目的,轉而籠絡索尼父子,一改太宗、世祖均在蒙古科爾沁部落家族中選擇皇后傳統,冊立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為皇后。




【網絡圖片:皇后赫舍里氏】

康熙四年,十一歲的康熙皇帝和十二歲的赫舍里氏皇后遵照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懿旨舉行大婚典禮。

他們是真正的青梅竹馬、情投意合的小夫妻,少年的康熙皇帝和赫舍里氏皇后這對小夫妻婚後互敬互愛,彼此感情頗深。

因此,他們兩個小夫妻共同度過了鰲拜專權的每一個日夜,赫舍里氏以自己“賢淑皇后”輔佐,使得康熙無後顧之憂,集中精力料理國政。



【康熙皇帝:影視資料】

赫舍里氏作為康熙皇帝第一位正宮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於康熙十三年生第二子允礽,皇后赫舍里氏產後逝;康熙皇帝由於過度悲傷,為了給已故皇后赫舍里氏安慰,康熙帝出於愛屋及烏允礽被立為太子。

康熙十三年至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犯事,這期間太子胤礽經歷了漫長的三十四年培養,耗盡了康熙皇帝的半生心血,包括太子胤礽的師父都是康熙皇帝親自選擇的。

閒暇之餘的康熙皇帝還要親自給太子胤礽授課,這些不能不說康熙皇帝對已故的皇后妻子赫舍里氏給予了良心上的交待和慰籍。

【影視資料:太子胤礽】

太子胤礽的小時候的生活是優越而積極向上的,由於過早的確立太子的原因使太子胤礽自小就是一位“天之驕子”,對於他的嬌生慣養使他逐步在眾皇子之間有一種唯我獨尊的習氣,這使大部分兄弟反感他!

儘管如此,康熙皇帝想到了既然確立了他這個兒子胤礽作為一國之儲君就要給他樹立威信,朝廷上下大臣們對康熙皇帝確立儲君也十分認可,如果輕意廢黜,必然會引起朝廷上下極大震動,人心不穩。

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推理及滿清歷史資料記載;到了康熙四十七年前後,太子胤礽的一系列行為已經讓康熙皇帝無法忍受,特別是太子胤礽的一些詭秘做法讓康熙皇帝感到恐懼,感到太子胤礽有弒君意圖,比如太子胤礽窺探康熙寢宮,這些舉動引起了康熙帝反感。


【影視資料:康熙廢黜太子】

太子胤礽的一舉一動和康熙皇帝的態度引發了眾皇子“奪嫡”的希望,他們更希望太子胤礽出事、出差,只有這樣眾皇子才有機會奪嫡。

康熙皇帝終於在這次的熱河木蘭秋獮中第一次廢了太子胤礽,原因是太子胤礽嚴重失德,淫亂後宮等等罪名加身,此刻正是按照上書房大臣張廷玉所說;禍起蕭牆!

康熙皇帝的二十四個兒子當中除了太子胤礽外;老大胤褆、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老八胤禩及老九老十老十三胤祥,十四阿哥胤禵這八個兒子一窩蜂似的站了出來。


【影視資料:眾皇子圖片】

此刻的康熙皇帝慌了,沒想到眾皇子有這麼大的勢力,以康熙皇帝的睿智,馬上改變了廢黜太子胤礽的策略,重新恢復太子胤礽位置以澆滅眾皇子“奪嫡”的這場大火!

此刻的康熙皇帝還是幻想寄希望於太子胤礽能成為大清朝未來的優秀繼承人。可是康熙皇帝的幻想失敗了,在太子胤礽重新復立太子位以後更是變本加厲的報復曾經反對他、排斥他的人,竟然做出讓康熙帝意想不到的事情;謀反!

康熙皇帝徹底失望了,結黨營私是作為一名“儲君”的最大禁忌,為什麼皇帝都稱為“孤家寡人”,正因為電視劇中“鄔思道”所說:皇帝行的是光明正大之事,未來天下都在你手裡掌握,還用結黨營私苟且偷生。

不得已;康熙皇帝在康熙五十一年徹底廢黜太子胤礽,自此起碼在康熙一朝不立太子,這是康熙皇帝說的;我太祖太宗三十年沒立太子,天下不是照樣太平嗎?

(圖片來自網絡及影視資料)
《雍正王朝》詳細解剖還在後面,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帶你繼續解剖分析雍正朝!歡迎網友評論、互動、留言!


日堯居k古史


歷史紛繁複雜,但是對於康熙不得已才選擇廢太子這件事情上,原因有以下幾點:


  • 胤礽出生不久就被立為太子,這就意味著,對於康熙來說,這個孩子從一開始就是太子人選,從那個時候開始,康熙就沒有想過再讓別人成為太子。也算是一種先入為主的想法了吧,自然不願意輕易改變。
  • 胤礽是康熙和赫舍裡皇后愛情的見證。兩人其實算是青梅竹馬了,而且成婚後也伉儷情深,為了生下胤礽,赫舍裡皇后甚至難產而死,年紀輕輕就香消玉殞。就算是為了給心愛之人一個交代吧,康熙皇帝也不願意輕易做廢太子的事情。

  • 既然前文說了,胤礽出生不久就是名正言順的太子。那康熙皇帝自然在他身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為了保全他,不停為他鑄造關係網,可謂是耗盡心血。那麼,這也就意味著要培養以為皇位繼承人是要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的,康熙第一次廢他的時候,他都已經好幾十歲了。也就是說,康熙花費了那麼多年的心血培養接班人,豈能說換就換。說白了,康熙肯定心裡在想:你以為養個太子容易啊!
  • 太子關係到江山穩固問題。一旦太子被廢,其他人必將虎視眈眈望著這個位置,甚至直接群起而爭搶之。這可不是簡單的小孩子過家家搶個玩具啥的。動輒千軍萬馬,死傷上萬,最終受傷害的還是百姓,還是大清江山。康熙皇帝很聰明,他自然懂得這些道理,所以,他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廢太子。
  • 他始終對胤礽抱有希望
    。就算廢了他一次,康熙依舊覺得自己細心培養的兒子只是一時糊塗,再拉出來教育教育就會好的,他也願意再給兒子一個機會。所以才會廢了又啟用,最終康熙在失望之後胤礽才徹底被廢。


綜上,主要原因還是為了避免儲位之爭導致江山不穩,其次就是他確實喜歡這個孩子,最後是培養接班人並不容易。

雪大球醬


康熙為什麼對太子胤礽那麼好,有多方面的原因,聽日慕鄉關一一道來。

(1)太子胤礽是嫡長子

中國古代皇帝立儲講究“立嫡不立長”,嫡子的地位是很高的,皇帝雖然實行一夫多妻制,但確切的說法應該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除了皇后其他都是妾,而妾的地位是很低的,所以立儲以嫡長子為優先級最高。

同樣的故事在中國其他朝代也曾多次發生,例如晉武帝司馬炎,明知道兒子司馬衷是個傻瓜還是傳位給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司馬衷是他的嫡子(嫡長子早逝,司馬衷是第二個兒子)。唐太宗李世民傳位,只在原配長孫皇后的幾個兒子中挑選,縱然李承乾被廢,皇位還是給了老九李治;朱元璋在長子朱標死後寧願傳給嫡孫朱允炆,也不給其他兒子,就是這個道理。

清朝雖然起源於關外,但在立儲制度上深受漢文化影響,胤礽的母親是康熙原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雖然是第二個兒子,但卻是嫡長子,所以康熙愛惜這個兒子也就不奇怪了。

(2)康熙十分喜愛赫舍里氏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是滿洲正黃旗人,輔政大臣索尼孫女,領侍衛內大臣赫舍裡·噶布喇之女,她與康熙是同齡人,十一歲兩人成婚,可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康熙八年赫舍裡生第一個兒子承祜,不幸夭折,康熙十三年生第二個兒子胤礽,卻因為難產不幸去世。康熙痛失愛妻,十分悲傷,在得到皇祖母同意後立剛滿週歲的胤礽為太子,按照滿人習俗,皇帝生前不預立皇太子,康熙打破這一祖宗加法,凸顯了對亡妻的偏愛,愛屋及烏,所以對兒子胤礽也是百般愛護,縱然太子屢屢犯錯,康熙依舊是寬宏大量,希望他能懸崖勒馬。

(3)廢太子有傷國本

胤礽生於康熙十三年,第一次被廢已經是康熙四十七年,三十四歲的胤礽此時已經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人望黨羽十分複雜,廢掉太子意味著這一切都要推倒重建,必然導致朝堂混亂,所以歷朝歷代皇帝對廢太子都十分慎重,輕則株連甚廣,重則重要國本。所以康熙思慮再三,才有了康熙四十八年的復立太子,但胤礽依舊是難以勝任,從做父親做皇帝的角度,康熙可謂仁至義盡。



日慕鄉關


向敬之

康熙若不是感到皇權甚至人身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他也未必會對胤礽兩度立廢。

康熙在位超長待機,他甚至有準備提前交權,將政事交付胤礽,自己選擇一方水土佳處,欣賞胤礽的大有作為,“以獲優遊養性”(《清聖祖實錄》卷二百三十五)。

這話是康熙四十七年十月甲辰日對胤礽說的,此時正是第一次被迫廢儲時。康熙因胤礽“逼近幔城,裂縫窺伺”(《清聖祖實錄》卷二百三十三),惱怒他心懷叵測,但很快平息下來,又捨不得廢棄胤礽了。只可惜他金口玉言,得到了反太子的滿朝文武的聯合呼應,而最後不得不派人告祭天地、太廟、社稷,正式廢儲。

康熙情非得已,他一再力保胤礽,既有公心,又為私情。

一、他是在康熙十四年初立兩歲的胤礽為太子的,時為平藩大戰全面打響之際,國家情勢危急。康熙學習漢人的嫡長子皇位繼承製,得到了漢人官員和士大夫的支持,從而合力平定三藩。

二、胤礽為康熙首任皇后赫舍里氏用命換來的難產兒,由康熙親自撫養宮中,教以讀書騎射,使之成為諸皇子中的佼佼者,就連西洋來到傳教士白晉也誇“他那英俊端正的儀表在北京宮廷裡同年齡的皇族中是最完美無缺的”。胤礽既是康熙對髮妻的情感所繫,又是自己教育成果的體現。

三、胤礽窺伺事發後,康熙很快發現皇長子胤褆與皇八子胤禩蠢蠢欲動。他在肯定胤褆護駕有功的同時,表明並無立胤褆為皇太子之意。從而警示其他庶出皇子不得妄動!遍覽史書的康熙,不想本朝出現儲位之爭。後來出現“九子奪嫡”,讓他身心疲憊,日漸衰頹。

四、康熙自許文治武功,開疆拓土,卻不想因為選擇接班人之事,為臉上抹黑。他在第一次廢儲後,很快找到了胤礽被人陷害、鬼魅纏身的理由,搬出了孝莊太后託夢,要復立胤礽。


以禮觀書


三點理由吧。第一,胤礽是康熙從小開始培養的接班人不二人選,寄予厚望;第二,廢太子會讓朝局動盪;第三,對胤礽母親孝誠仁皇后的思念。


首先說第一點。皇太子胤礽,生母為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胤礽是除去幼殤的幾位皇子中的皇次子,也是嫡長子,加上母親赫舍里氏生他難產而死,年僅週歲就被冊封為皇太子,那一年是康熙十四年,那時康熙皇帝本人也就年僅22歲。所以說,康熙等於是和贏礽一起成長起來。康熙對胤礽是寄予厚望,從小當作接班人的不二人選,這種感情是其他所有皇子都及不上的。在胤礽犯錯之前,康熙其實根本就沒考慮過要立其他人,別的皇子最多隻是當作輔臣來培養的。這種情況下,即使發現胤礽不行了,那也是不會忍心直接完全否定的。且不說是親兒子,是接班人,就算是買的一隻股票,對它寄予厚望,從開戶第一天就買了,跟了你多少年,怕是也不能說割肉就割肉吧。


第二點,最重要的一點,換太子勢必造成朝局動盪。自古來,廢長立幼、廢嫡立庶都是國家大忌。胤礽作為嫡長子,有他身為太子,地位穩固的話,朝中自然安定。一旦康熙展現出對胤礽的不滿,朝野上下勢必蠢蠢欲動。事實也確實如此,康熙一廢太子後,命群臣推薦新太子人選,立時暴露大臣與皇子結黨營私,互成派系,互相爭鬥不停。康熙不得已,才知道太子廢不得,復立胤礽為太子。但惡例已開,其他皇子看出太子地位並不穩固,奪嫡之戰毫不停息,各種不利於胤礽的證據接連爆出,才導致康熙在心力俱疲的情況下二廢太子,並不再立新太子。奪嫡之戰依然延續到了自己臨終。甚至在雍正即位後還嚴懲了好幾個兄弟。


第三點,那就是對亡妻的思念。雖然康熙作為皇帝,自然不缺女人,但嫡妻畢竟不同。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出身名門,是康熙早年輔臣之首索尼的孫女,也得益於索尼的勢力和索尼之子索額圖的幫助,康熙順利除鰲拜親掌朝政,對赫舍里氏是又敬又愛。赫舍里氏為其所生的嫡長子承祜也是兩歲早夭,更是在生下胤礽後因難產而亡故。對於妻子的敬愛與思念,讓他愛屋及烏,對胤礽總是多加照顧。也正是這樣,胤礽才得在週歲之際便獲封太子,並由康熙親自撫養。這種感情是任何一個兒子都比不過的。

綜上三點,康熙對胤礽是真的寵愛有加、器重有加。而胤礽也確實不爭氣,或許是做了三十多年太子讓他懈怠,也或許是逐漸增長的儲君權力最終威脅到皇權,最終才讓康熙徹底對胤礽失去希望。


伊耆角木


康熙不到萬不得已不廢掉太子胤礽,並不僅僅是對胤礽好這麼簡單。這個事情,至少要從兩個層面去理解。

第一,康熙是從大局考慮問題。

自古以來,廢立太子都是一件大事,是關係到國本社稷的。所以,但凡太子不犯大錯,皇帝一般是不會廢掉他的。即使皇帝想廢掉太子,大臣們也會死諫。

康熙作為少有的明君,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直到胤礽犯了不可饒恕的罪行,康熙才不得不廢了他。廢掉胤礽後,太子之位空缺,皇子們的奪嫡之爭愈演愈烈。康熙為了平息眾皇子的覬覦之心,不得不再次復立胤礽為太子——這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

可過了一段時間後,康熙發現胤礽面對他的那些虎狼兄弟們,確實沒有能力彈壓得住。即便讓他繼了位,以後的江山也難以坐穩。於是,只好忍痛再次廢掉了他。

可以發現,康熙做的所有決定,都是從維護江山社稷的大局出發的。

第二,康熙對胤礽的感情當然深厚,因為他是康熙第一任皇后所生的嫡長子。

康熙的第一任皇后,是顧命大臣索尼的親孫女赫舍裡。當時,兩人都是十幾歲年紀,少年夫妻,情投意合,感情甚篤。

而且,在康熙扳倒鰲拜的過程中,索尼家族起了很大作用。所以,康熙對赫舍裡又多了一份感激之情。

可惜,赫舍裡僅僅21歲就死了,是死於難產。而這個難產的孩子,正是胤礽。

所以,康熙把對赫舍裡的懷念之情,都投射到了胤礽身上,自然對他懷有不一樣的感情。

康熙對胤礽廢了又立,當然也有感情的因素。


趣談秘史


首先,康熙對胤礽以及他的母親是有深深的感情的。

胤礽的母親是康熙嫡後孝誠仁皇后,也就是赫舍里氏,索尼孫女,領待衛內大臣噶布喇的女兒,這是康熙早年最最寵愛的皇后。在少年康熙父親出家,艱難親政的過程中,除鰲拜,滅三藩,哪一件事都是驚心動魄,一個孤獨的少年都要隻身面對。這時候索尼家族給予了大力支持,而當康熙主外的時候,赫舍里氏賢良淑德,主理後宮,把一切打理得僅僅有條,是康熙後方堅定的支持者,感情的依靠。

赫舍里氏十一歲嫁給康熙,二十一歲因為生胤礽難產而死。康熙非常悲痛。赫舍里氏給康熙生的第一個兒子夭折,第二個兒子就是胤礽,於是康熙有諭:

“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嫗愛惜親加訓諭”

1675年年底,作為康熙嫡後嫡子,年僅兩歲的胤礽冊封為皇太子,作為儲君。人養個寵物都是有感情的,更不要說養個兒子。不得不說,康熙立胤礽有點衝動,感情因素佔大部,而且過後也比較溺愛。所以從小嬌寵之下的胤礽成了皇帝教育的小白鼠,不如他後來那些每天沒人疼愛,卡BUG, 提心吊膽的弟弟們遭遇的困難,經受的鍛鍊多。

其次,作為千古一帝,康熙的威權之下,是仁愛。

康熙是一個很自信,很有威望的皇帝,他的威權不是來自於暴力,而是來自於仁愛。一個以仁愛治天下的皇帝,不是殺人如麻的暴徒。對犯了錯誤的太子,乃至於皇子,臣子,只要不太過分,都是以教化,引人向善為主的。動不動就廢了立立了廢,不是康熙的性格。

第三,文化傳統立嫡長不立庶幼。

中國幾千年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在滿清入關不久以後,依然遵循這個傳統——立儲一定是要嫡、長,不到萬不得已,不敢擅廢宗法祖制。實際上我們來看,康熙在廢除太子以後,庶長子大阿哥因為巫術出局,庶三子允祉因為能力不行出局,接下來順排就到了胤禛,康熙也沒有隨便點一個五、六、七、八、九、十、十三、十四......

封建皇族統治的根基在於宗法,今天你可以隨便想立誰就立誰,那麼以後下面的人就可以想造反就造反,所以哪怕皇帝不情願,還是要遵守遊戲規則。到了清末,宗法完全亂了套,王朝也逐漸風雨飄搖,兩個壞因素互相影響。

實際上雍正即位就打破了嫡長繼承這個傳統,雍正並不輕鬆,一輩子都戰戰兢兢,一輩子都好面子,而就算這樣,江湖上還是要流傳他害死父親,篡改遺照的謠言,可見歷史文化的慣性有多可怕。

第四,在九子奪嫡的大環境下,隨意廢除太子不利於穩定。

康熙晚年已經知道了各種人甚至幫派勢力為爭太子蠢蠢欲動,一旦矛盾公開化,亂起來,頓時也就是天下大亂,自己死都不能安寧,所以為了穩定大家的情緒,放一個太子在位子上,總比虛位待爭要好得多。實際上電視劇裡八爺黨送死鷹,康熙按住不表這些情節雖然可能和史實無關,是藝術創作,但是也很好象徵了當時有人惟恐天下不亂的心態。

最後,關於太子本人,並不是因為犯了大錯不配繼位,而是做儲君時間太長,太打眼,被各種坑,最後被玩殘了。

復立太子,其實是康熙為自己爭取主動權,秘密立儲,是他對自己早年感性化選擇,犯下錯誤的反省和糾錯。自此之後,秘密立儲就成了清朝一個重要的經驗,太子胤礽,不得不說,成為了歷史和政治的犧牲品。

所以有時候啊,命好不見得能笑到最後。開局光屁股,裝備全靠撿的雍正,一生辛勞,跑步進圈,最後苟到吃雞,不得不說命運在大方向上還是有公平的一面。


HannibalLecter


謝謝邀請,先分析:康熙為什麼對胤礽那麼好?

首先從胤礽的生母赫舍裡說起,康熙四年九月初八,康熙帝大婚,此時他年僅11週歲,迎娶了比他年長3個月的一等公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同日冊立為皇后,入主坤寧宮,成為清朝歷史上第一位滿族皇后,剛開始的時候由於是政治聯姻,康熙也談不上多喜歡赫舍裡,而且那時候正是康熙一生之中最艱難的時候,鰲拜當權。但是赫舍裡知書達理,溫柔賢惠,能撫慰少年康熙內心的痛苦和煩惱,對康熙剷除鰲拜也有很大的幫助。陪伴了康熙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十年。直到康熙十三年(1674年),皇后因生胤礽難產2小時謝世,享年22歲,赫舍裡去世成為了康熙心中的一道傷,康熙帝萬分悲痛,隆重治喪。因為愛赫舍裡,所以對胤礽也無限的寵愛,親自承擔起撫養皇后遺孤胤礽的重任,在第二年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初三日,康熙帝冊封胤礽為皇太子,同年十二月十三日,康熙帝於太和殿舉行冊封大典,授予胤礽皇太子冊、寶,正位東宮,十四日正式頒詔天下。康熙對赫舍裡的愛全轉移到了胤礽身上。

接著分析:不到萬不得已不廢掉太子。

胤礽是康熙帝自己親自帶著長大的孩子,康熙付出全部心血希望胤礽不付厚望,能做一個偉大後世之君。幼年的胤礽也不負康熙帝的期望,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很多他的老師都對他有高度的評價,認為自己的學識比不上皇太子胤礽。胤礽稍大一點了,還能為康熙帝分憂,這讓康熙帝更是以胤礽為驕傲。

隨著胤礽年齡的增長,一些壞毛病也有了,就開始變的蠻狠無禮,惑亂後宮,他還曾對人發牢騷時說過:“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大有奇怪康熙為什麼還不死的意思的混賬話。而且政務能力自身修養上也體現出沒大局觀。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康熙皇帝帶著八個兒子圍獵,為的是教育兒子們不要忘了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可惜還沒等到地方,去接受教育的十八阿哥胤衸就突發疾病死在了路上。各位阿哥都漠不關心,這讓標榜以仁孝治理天下的康熙痛心不已,尤其是胤礽,面對這樣的變故,絲毫看不到一絲傷心。康熙對胤礽的冷漠舉動十分不滿,順帶著把隨行的眾阿哥們大罵一頓。這讓胤礽心裡很不放心,不知道老爹康熙心裡想的啥,越想心理越沒底,所以就在夜幕降臨後去康熙帝的寢帳外窺視康熙!想起胤礽的種種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侵犯了皇權,跟索額圖結黨,所以就把胤礽給廢了。康熙把索額圖給解決了之後。過了段時間,康熙氣也消了,又想起了胤礽的種種好。於是召集眾大臣,說他夢到了孝莊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因為廢太子的事很不高興,把胤礽的種種錯誤歸結為他有病,康熙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於是在1709年下詔立胤礽為皇太子。畢竟廢掉太子也是對自己能力和多年心血的否定,也是心有不甘。

第二次被廢重屬胤礽自找,時間一長還是故態復萌,重新結黨營私,朝中大臣為了跪天將來的主人,都圍上了胤礽。一個嶄新的太子黨又誕生了。隨著太子黨的不斷壯大,康熙再次出手打擊太子黨。1712年,再次廢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插個題外話:康熙眼看著自已從小開始練的號被自己給練廢了,心有不甘。就把老四胤禛的小號拿過來接著練,還好康熙沒看見,自己練的第二個號,其實也沒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