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是國寶幫毀了傳統文化?

即之愈希


所謂國寶幫,就是一幫可恨又可憐的人,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能自拔,卻用自己不正確的收藏經驗去影響周圍的人,讓更多的人變成和他們一樣的國寶幫。這些人在古玩圈裡不受歡迎,甚至被古玩圈的人視為害群之馬。



國寶幫最近幾年最大的案例無非就是河北冀寶齋事件了,一個村支書不知道從哪裡來的錢,弄了一堆“國寶”級瓷器,搞了一個規模不小的冀寶齋博物館。結果冀寶齋一開館就新來了圈內人士的質疑,在輿論的壓力下,該館館長王宗泉鬱鬱而終,至死不明白自己的國寶只是一堆譁眾取寵的假貨。


冀寶齋事件,只不過是國寶幫的一個集中表現,不難看出國寶幫對於仿品的辨別能力幾乎為零。但是所有的國寶幫都是理論知識一套一套的,能把所有的人侃的暈暈乎乎。甚至有的人頭頂著國家級教授、專家的光環幹著國寶幫的勾當,他們對於古玩仿品的辨識能力還不如一些古玩販子,卻四處撈錢,把一些明顯的仿品說成珍品。這一點,我是親身體驗過的,對於這些到處撈錢的專家們只能是呵呵了,冀寶齋之所以能鬧成大烏龍就有他們的功勞。
&冀寶齋的國寶級瓷器


在這些“專家”中,國家級的有被稱為玉石泰斗的周某泉,民間有瘋狂發假貨發文章罵博物館的周業勇,被古玩圈稱為國寶幫“二週”。這一類人利用國家給予的職稱或者利用給自己臉上貼金的厚臉皮,肆意歪曲古玩真偽標準,把仿品說成是真品,把真品說成是仿品卻不自知,極大的擾亂了古玩的正常鑑定秩序。這些走穴的“專家”誤導盲目收藏者,他們打造的冀寶齋又何至一個。

&國字號國寶幫幫主



國寶幫、全真派、“專家”、騙子公司目前沆瀣一氣,極大的擾亂了古玩市場的正常秩序,已經成為古玩圈的公敵,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馬未都對於國寶幫曾說過:“有一類人是無知者無畏,他們沒有歷史觀,他不認為歷史是有框架、有高度的,所以就會很輕易地衝出這個框架,就敢在瓷器上寫個黃帝啊、炎帝啊,這不單單是指冀寶齋。”


風雲說收藏


誰是國寶幫?不會有人承認自己是國寶幫。“國寶幫”這個詞等同於“傻冒”,是詆譭異己的貶義詞。

每個人都罵過別人是傻冒,也會被人罵過是傻冒,但絕不承認自己是傻冒,可是想起來自己確實幹過傻帽的事。國寶幫就是這種心理狀態,但是絕對沒有“國寶幫”這個組織,也沒有人承認自己是“國寶幫”。

一、“國寶幫”弘揚了文化,坑害了自己。

國寶幫是用正確的理論收藏一堆假貨的人。他們都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定的研究、見解並喜愛傳統文化、願意傳播傳統文化的人。但卻是自己花了錢買了一堆假貨,如同大義凜然毀家紓難的傻冒被人嘲笑,也在嘲笑著別人。

就傳統文化而言,他們也算是有貢獻的。如同七八十年代,每個人都愛唱幾句京劇,儘管野腔無調,如同歌廳裡的自娛自樂,甚至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但是京劇普及了。今天沒什麼人唱野腔無調的戲了,京劇反而需要振興了。

只要你不去坑害別人,甚至還能娛樂他人,只賣理論不賣貨,這樣的國寶幫我們是歡迎的。 二、他們是唐吉柯德,勇敢地衝向風車。

心裡學上說:“人的眼睛只能看到大腦選擇的東西”。所以一旦大腦產生認知錯誤會導致行為錯誤。就像唐吉柯德,他的大腦認定風車是怪物就勇敢地衝了過去。

其實這就是收藏行裡說的“打眼”,每個搞收藏的人都交過學費都打過眼,只不過他們自己不說。嘲笑他人是國寶幫的人自己最有可能也是國寶幫。

三、古有“棒槌”,今有“國寶幫”。

今天說的“國寶幫”就是過去古玩行業裡叫“棒槌”的人。正因為有這些人的存在,收藏才能火起來,文化才能傳播下去。否則,人人都理智,貨物都保真,這個行業早就不存在了,文化也就無法傳播了。俗話說:“水太清則無魚”就是這個道理。

罵他人是“國寶幫”,顯得自己高尚;被別人罵成“國寶幫”,說明自己是行里人,顯得自己專業。您看,“國寶幫”就是一個娛樂詞彙,跟“傻冒”一樣。


於鴻雁老於


國寶幫是幹嘛的呢,就是拿一些假的甚至不存在的仿冒藝術品等,冒充最頂級的珠寶玉器、文玩古董。他們喜歡誇誇其談其來歷,吹噓其價值,往往拿一些玻璃珠子廢銅爛鐵招搖過市,對於最基本的歷史知識和現代鑑定手段嗤之以鼻。更為奇葩的是,他們裡面有一部分人揣著明白裝糊塗,招搖撞騙,還有一部分人卻是深受其騙但卻執迷不悟,痴迷之心不下傳銷。

但是要說它毀了傳統文化,那就太過了。傳統文化太大了,文學、藝術、音樂乃至人們衣食住行等等方方面面。國寶幫不過是在古玩珠寶這一塊掀一點小風浪而已,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信,成不了大氣候。

國寶幫一般有啥表現呢,從品類來說,在珠寶裡面最喜歡拿染色玻璃冒充高檔珠寶,比如玻璃種帝王綠啦,高冰紫羅蘭啦,幾百克拉的紅寶石啦,幾百克拉大鑽石啦。遠看晶瑩剔透,價值幾個億,近看都是玻璃蛋。



看看這塊大玻璃,冒充鑽石,從來就沒有大克拉鑽石採用這種千禧切割,妥妥的忽悠人。但是人家吹的可厲害啦,最大的圓形鑽石,幾個億都不賣云云。

再看看這個紅玻璃,冒充星光紅寶石,如此高透明度如此豔麗的星光紅寶石從來沒出現過一顆,何況還是一串。有星光效應的紅寶石十分罕見,多的是粉色星光藍寶石。而且星光紅藍寶淨度都一般,否則也很難產生星光效應。但是人家宣傳這個就敢吹噓是星光紅寶石,還是一串,價值一個城。

這些東西鑑別十分容易,稍微懂行的人一眼就看出假,如果要出示證據,隨便一個監測站就行了。

還有一種就是針對古董文玩,國寶幫特別喜歡找一些有爭議或者十分稀少的東西。比如說宋代哥窯、定窯、柴窯,元代青花等等。這種在博物館都是鎮館之寶的東西,在他們那到處都是,而且價格也是特別高。



像這種隨便就敢說是定窯,價值幾個億,而且人家還不止一個。

國寶幫是一個特別奇特的存在,在整個珠寶文玩圈子裡,國寶幫佔據了一小撮比例,但絕對數量不算少。在這個圈子裡,又有少數人可以憑藉其忽悠騙錢,而大部分人只能死守著自己認為的國寶終其一身。其實他們的圈子也是蠻封閉的,大多數行內人對其表示不屑,他們的“寶貝”只能在自己圈子裡流通,偶爾有人可以騙騙絲毫不懂行的新人,最後守著一堆破爛,也就那樣了。

國寶幫的危害我覺得在錢財上倒是其次,最主要是在思想上,有些單憑興趣愛好絲毫不懂行的人扎進了國寶幫,聽不進科學的鑑定和歷史的推敲,侷限在錯誤的迷途裡無法自拔。本來玩玩古董,陶冶一下情操,結果誤入歧途,最後節操都快掉沒了。


張三鳴


說國寶幫毀了傳統文化,真是抬舉他們了。實話說,他們沒有這個能耐,也起不到這樣的效果。



國寶幫的興起,是近些年的事,是民間收藏熱起來之後的副產品。有些人賺了一些錢,急於尋找更好的投資領域和投資品。看到藝術品市場紅火一時,價格打著滾地往上翻,急於投身其中,分一杯羹。但由於缺乏文化底蘊,又沒有收藏知識的積累,病急亂投醫,被一些似懂非懂的文化掮客引入了歧途。套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國寶幫就是一夥“有意或無意的騙子”,“有意的騙子”做了局,“無意的騙子”上了當。



之所以說國寶幫毀不了傳統文化,是因為他們並非傳統文化的真正傳承者。在傳統文化的研究者,或者真正的收藏大家看來,國寶幫和他們那些稀奇古怪的藏品,不過就是一個笑話,從來就沒有得到學術界和收藏界的承認,登不了大雅之堂。



從文化傳承的角度看,國寶幫的興起只是一個暫時的現象。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認知的逐步復甦,隨著收藏知識的逐步普及,國寶幫們活動的領地將越來越小,直至銷聲匿跡。這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漲勢如鴻


“在商言商”。古今中外都是一個模子。珠寶玉器,書畫墨寶,都是古董商人倒手致富的職業生涯。尤其是皇家藏品。是中外收藏家垂涎的品種,圓明園的半片汝瓷都是寶。逃難的溥儀,帶著的皮箱也富可敵國。幾十噸的石板都用輪船運走。,,文物古董使人類的貪婪無度難以描述。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古董商人低買高賣,全憑“法眼”。“琉璃廠”、“城隍廟”歷來的商家都是把自己的寶貝賣到最好價錢。願打願挨,各憑神通。管你紅鬍子藍眼睛,只要你出得起高價。

當年,張大千先生用500兩黃金買下了“清明上河圖”,沒有讓外國買家得逞,1950年以2萬美元(象徵性)轉售給政府。

“平復帖”,是大收藏家張伯駒先生幾千件寶貝中的一件寶貝。當年也是差點被日本人帶走。在愛國人士的勸導下,商家才良心發現。少賺了幾百兩黃金。解放後,張伯駒先生把收藏絕大多數贈送給政府。包括平復帖。

有人對金錢的追求到了令人叫絕的地步。據報道,有天才的做舊人才,做出了化石標本,連考古學家都上當受騙,“你是考古學家,我是製造化石的專家!”,也有專業仿製古書畫的,他們把現代的國畫做舊,付出專家鑑定費用,然後炒作,賣給附庸風雅的大亨們。業界已經畸形。

專家們雖有滿腹經綸,為了名氣和生存,也在維護社會財富的不均衡,也在歷史和傳統文化之間保持一定的行業操守,比之那些文物販子,還算有點自律,畢竟身敗名裂是自己飯碗的警鐘。


老遊59


我很認真的回答這個問題。但請問啥是國寶幫?啥是傳承有續?啥是盛世藏亂世金?是誰在媒體炒作宣傳藝品?讓後把這些熱愛收藏加上國寶幫的罪名。😂

馬未督收藏就國寶?楊子9200萬買的一套沒有落款的套壺真是顧壺?是誰在汙衊歷史文化?

我要很嚴肅的回應今天的收藏早已失去收藏考證的學習,一天到晚追捧名星級的磚家、賤定師、大師。我把這三類歸於拍賣三寶。另外華豫、雅昌、王剛鎚列為收藏三害。😁😁😁

國寶幫是樂於自己收藏,真正的歷史文化傷害來自拍賣炒作。言盡於此,廣大收藏家受的傷害來自拍賣宣傳炒作淪為流拍。還要擔當國寶幫之名。實在有失體統。

拍賣水深,藏家勿進,宣傳炒作全是套路,流拍且要擔當國寶幫之名。實在好笑。











汪汪愛收藏


是國內那批到處鑑寶的那批偽專家搞亂了古玩市場,破壞了民族文化傳承,他們強調所謂流傳有序,什麼國內無元青花,什麼汝窯67件半,什麼空白期,什麼成化無大器,更有吳樹之流,民藏95%是贗品,這批人完全是利益集團的走狗,更是崇洋媚外的洋奴,配合洋人,洗劫中國土豪們的財富,搞什麼迴流文物,洗劫納稅人的錢搞所謂愛國文物迴流,更有甚者利用拍賣洗錢,這些文化走狗,處處打壓民藏,把民藏逼到絕路,使古玩市場走進寒冰期,這是民族文化之不幸,可悲!可憤!可恨!


蘭花清香6


全國人民搞收藏熱是好事還是誤入旁門,我個人看,人不吃飯不行,但一生不買這些自己搞不明白的器物是無關緊要的。什麼是收藏家,可以傾盡財力,用深厚文化知識去研習歷史文化,百年奉獻給國家傳給世人博覽這才是收藏家,所謂經濟實力雄厚的收藏家們一定是求名爭力侵蝕國家利益的蛀蟲們,因為他們大肆揮霍線財,虧空的要有神話一樣的抵質證明,正是這樣,當三十年改革紅利用盡之後,又在督促國家搞活文化與金融的鏈接和發展,第二次挖空國家銀行儲備的鬼影時時在等待掠奪機會,試問,十四億人口,有十二個億人能有機會嗎?國寶幫炒作是別有用心,什麼元青花有弓為數不多,汝瓷六十七件半,令人費得,在民國倒推清王朝外侵入八國聯軍的歷史博物館裡陳列器物有百分之八十是從中國搶走的。人民應當醒醒啦,別湊這熱鬧,國家費大力氣為百姓提高生活水平,千萬別再去爭這份不現實的利益。


61752427145王先生


他在尋找靈魂的歸宿!




wang靜波


我是個農民,田地裡的農作物幾乎每年都有病蟲害,而且每一塊地的病蟲害都不一樣,時間長了才發現,病蟲害不僅與氣候有關與土壤也有關係,是什麼樣的土壤,就有什麼樣的病蟲害。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運行持續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極大提高,盛世收藏,才有全民收藏熱,愛國家,愛民族,愛文化,愛收藏,這都是積極的和正面的。可是人性又是趨利的,仿品贗品隨之出現。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我國在古玩鑑定方面始終沒有建立科學鑑定體系,這才讓贗品大行其道,讓某些專家招搖過市,讓收藏愛好者真假難辨。於是,就有國寶幫,也有全世界汝瓷不足百件的笑料。

解放後,由於我國沒有及時走上知識優先的正確道路,文盲較為普遍,那時所有文盲都有一個稱呼叫睜眼瞎。現在想想這個稱呼真叫恰當,眼晴雖然沒有失明可是在知識面前什麼也看不見,又和盲人有何區別呢?說起來睜眼瞎還是很幸運的,因為那些在知識面前看得一清二楚的人無不慘遭命運的折磨,有知識懂文化的人是右派,飽讀詩書又能育人者都是臭老九。比起那些藝術大家來他們也算是幸運的了。小白玉霜不甘受辱而自盡 ,楊朔蒙怨而自殺,老舍不屈而投湖,還有那些所謂的命大者,進豬舍,入牛棚顛沛流離。天哪!天理啊?還是讓命運一詞代為緬之吧!

時過境遷,從前幸運的睜眼瞎已耄耋老終,如今 已是文盲難覓80後90後狀元輩出的時代。又有多少可以在文玩國寶面前談笑如鴻儒呢!還不是院仕學者也多淪為魅俗之輩,而那些時尚女哪個不是左手牽著浪蕩狗,右手挎著LⅤ,她們的浪蕩狗隨地便溺害得那些不識路術的追從者而溺屎。 還有那些油膩男,哪個不是蠻子串滿身,視銅鏽為文化,視邋遢為儒雅。 還有那些大導名角,哪個不是拜金而敗俗。還有更加滑稽的從業者們, 卻要規定在那些被淹沒了的寶貝面前豎上工藝品之牌方可營業。在這片文化的大地上,卻因荒唐滑稽而自諷,因無知愚昧而自嘲。

天哪!在這片文化的土地上,有多少寶貝而遭肆虐,又有多少國寶、文物而被視為垃圾和廢品。曾幾何時,國家博物館的紅山文化C形龍是被某村兒童在土地上拖耍, 又險些遭受被鋸碎的命運。她們的命運更堪稱離奇,中華民族的厚土風情使她們深埋地下不見天日幾千年,如今盜墓者要經84處理,要麼使其淪落街頭, 要麼流落異國他鄉。逢有個別者將其捧上拍場也要冠以明清時期而代之。難道是寶貝曾觸犯天條地律乎?非也!是從業者之罪,是睜眼瞎之過,是識寶者甚少也。還是讓命運一詞代為緬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