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发明的这个职业,为何在后世成了官方青楼?

有一种职业,是唐太宗李世民发明的,而且只能由女性担任,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明朝的女子对此深恶痛绝,却十分流行。

李世民发明的这个职业,为何在后世成了官方青楼?

李世民刚开始发明这一职业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决定在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职业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个机构,那就是教坊。唐朝时期的教坊主要作用就是管理宫廷音乐、掌教习音乐的官署,这些人的上司一般都是以宦官首,从宫女中挑选一部分资质优异的女性,进行系统的培训。

李世民发明的这个职业,为何在后世成了官方青楼?

而这些经过培训过的宫女一般都是用于祭祀朝会或者岁时宴会等等,作为一种活跃气氛的手段罢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唐朝的教坊机构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只不过到了明朝,教坊被更名为教司坊。尤其是到了朱棣时期执行了“瓜蔓抄”,也就是一种连坐罪行,再加上厂卫的酷刑,让教司坊的成员数量急剧增加,而这里面的作用也开始走向了另一种不一样的道路。

李世民发明的这个职业,为何在后世成了官方青楼?

如果大家看过刘诗诗所演的电视剧《绣春刀》,应该就知道教司坊在明朝的时候,对于女性来说,无异于是一场灾难,让她们失去了原有的幸福生活。明朝的教司坊成员除了一些进行招募得来的女子之外绝大多数都是来源于战争时被俘虏者的妻女,或者是在战乱中强取豪夺民间妇女而来的。

李世民发明的这个职业,为何在后世成了官方青楼?

当然在这里面还有一类人,那就是原本幸福生活的千金小姐,因为父辈犯了事,最后抄家被迫送进了教司坊。而这些千金小姐也是教司坊最喜欢的一类,因为她们自身条件就不差,培训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不过送去教司坊的女性也就意味着终身都别想摆脱了,只能当这歌姬或者舞妓,她们的社会地位永远只会比他人低上一等,直接进入了贱籍。

李世民发明的这个职业,为何在后世成了官方青楼?

一些长相貌美的歌姬一旦被哪一位王公大臣看中了,自然是少不了一番侍奉,但别认为这些歌姬都可以让她们进行服侍,只有那些真正的王公贵族才能享受到这一待遇,因为她们面向的服务对象就是贵族。教司坊台面上是归于礼部管理,但在众人眼中,它的私下作用其实也就是一个官方版的青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