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阜南样板”系列报道——情系王家坝

编者按:近年来,安徽省阜南县基层医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结合医共体试点契机,从体制机制入手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把脉问诊”取得了显著成效。阜南县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高度重视基层医疗三级网建设,群众得实惠、医生有激情、医院得发展的医改目标得以实现的成功经验值得大力推广。近日,中国网城乡频道再度走进这个国家级重点扶贫县,听听医改先锋和群众对医改工作的点评。

医改“阜南样板”系列报道:情系王家坝

王家坝,位于淮河上游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闸是淮河洪峰到来时缓解下游防洪压力的重要设施。开闸泄洪期间,这个县王家坝镇、曹集镇、黄岗镇、郜台乡等濛洼蓄洪区一片汪洋,濛洼地区人民为了国家的利益、大局利益听从指挥、舍小家顾大家,濛洼人民、王家坝精神正感召着这里的干部群众奋发前进。

多年来,随着国家的富民政策、移民政策的逐步落实,阜南县濛洼地区群众的住房、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就医不便依然是党和政府最大的牵挂。阜南县委、县政府在拔穷根、补短板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医改工作基本实现了“大病县内治、小病就近看、未病共同防”的目标,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医改“阜南样板”系列报道——情系王家坝

(图为:2017年12月8日,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在王家坝卫生院调研。)

中国网三下王家坝 倾听院长谈变化

7月16日,2018年夏季入伏的前一天,阜南县王家坝镇,骄阳似火,湛蓝色天空时而掠过朵朵白云,天高云淡,一派江南水乡风景。这是中国网自宣传报道阜南县医改工作以来,第三次走进王家坝,前两次分别是随“华东六省一市基层医改经验现场会(阜南)”代表团参观、“安徽省公立医院暨医共体牵头医院院长培训会”在阜南召开时到王家坝卫生院观摩,也是随团参观。每一次来到阜南县人民医院王家坝分院,都能看到医院明显的进步。

张玉豹,原是阜南县人民医院外科医生,建设医共体后,他先后到朱寨分院、王家坝分院担任外科手术主力,并负责向分院外科医生传授技术,现担任王家坝分院院长。

张玉豹介绍:阜南县人民医院王家坝分院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约3.2万人。2016年被县人民医院托管。分院在地面积1.6万平方米,病房大楼、门诊大楼、公共卫生综合服务楼、行政办公楼各一幢。在职职工34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2人,中专学历20人。分院配有救护车2辆、直接数字化X光机、彩超机、呼吸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等医疗设备。医院开放床位50张,设置有外科、内科、儿科、妇产科、口腔科、放射科、国医堂、中药房等14个科室。能开展普通外科、妇科、五官科等手术,年均开展手术520例。王家坝镇新农合参合率达95%以上,分院实行信息管理,全面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2017年全年接诊病人4.1万人次,2018年1至6月份接诊病人2.6万人次。2017年分院结余150万元,另获县医院奖励30万元。实行新农合病人就诊直报制度,新农合报销覆盖面100%。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6%,电子录入管理率100%。

医改“阜南样板”系列报道——情系王家坝

(图为:阜南县人民医院王家坝分院院长张玉豹向记者介绍医共体建设情况。)

张玉豹笑着说:“要说医改前后的变化,从面上看最大的变化就是环境和硬件设施。他说,在我们县委书记崔黎关心和县医院领导支持下,将分院原有的大门进行改建、扩建,将南面的以前是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整合过来作为公共卫生服务楼、将西面围墙外的荒废地(镇里原来计划作为商业开发使用)划拨给分院,建设作为医院职工公寓楼,面积由原来的5000平方米增加到1.6万平方米。医院绿化、路面黑化,从环境上讲,咱们医院是全县最漂亮的乡镇医院。”

医共体上下联动 让病人少跑路

王家坝分院现在病房环境都是按照县医院标准建设,另外建设标准化手术室,2017年至今已做500例手术,包括三类手术。

“我们宁愿自己多跑路,也不让病人多跑路。病人多跑路就是多花钱,看病负担自然就会加重。”张玉豹说,我们分院外科和县医院外科是合作共建关系,咱们手术器械全部送到县医院消毒处理,有特殊手术县医院外科医生和麻醉师一同过来,尽可能的把病人留在当地。

王家坝镇崔集村三组村民乔恩友,今年58岁,妻子前几年患病离世,他家因病致贫。2018年3月份,老乔被检查出患胆结石,县医院外科医生来到镇医院为他做手术。老乔住院1周没有花1分钱。

乔恩友说:“别的不说,我这个手术要是到县医院做,来回路费、家人去伺候这些负担都够呛的了。在镇医院治疗、住院,我想吃啥跟儿媳妇说一下,她在家做好骑个电瓶车就送到医院了,这多方便呀!”

医改“阜南样板”系列报道——情系王家坝

(图为:王家坝镇崔集行政村村民乔恩友向记者讲诉治病经历。)

王家坝分院副院长杨旭说,像乔恩友这样的手术病人,如果到上级医院做手术,至少要多开支3000元。按照这样计算,王家坝分院每年500例手术,我们可以为当地群众节省开支150万元。

现年68岁贫困人口张西芳是王家坝镇王家坝村三组村民,一家7口人,她患冠心病(心脏肥大)多年,每次病情发作都是镇分院安排急救车火速送到县医院急诊。

在张西芳家里,她告诉记者:“我心脏病发作10多次了,住院总计才花700多块钱。每次急救车给我送到县医院住心二科,都不用排队,先诊疗后办手续,非常方便。县医院的医生跟我家里说不要惹我生气,容易犯病;村卫生室医生也经常来关心我,告诉我饮食起居要注意哪些事项。”

阜南县正在对试行由镇分院对村卫生室实行托管,王家坝村卫生室就是托管试点单位之一。张玉豹说,我们实行医疗资源下沉,安排分院医生邢仁阔到王家坝村卫生室担任负责人,带领其他村医负责该村的医疗、公卫、健康脱贫、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

李锦斌:让王家坝人民足不出镇享受专家服务

2017年12月8日,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就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在深入阜南县王家坝镇李郢村蹲点走访期间,到阜南县人民医院王家坝分院调研基层医改工作。

李锦斌在王家坝分院认真细致地观看了阜南医改成果和听取张玉豹汇报后指出,安徽县域医共体改革是新时期基层医改的机制、体制创新,把县乡村医疗机构重新塑造出一个整体,共同为老百姓的健康服务。阜南县在践行医共体建设工作中,对深化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改革内容完全符合国家综合医改精神,特别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医防融合,有力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建设精神和要求,创新和延伸了基层医疗改革的内涵。

李锦斌边观看阜南县医改发展历程展板,边听取工作人员介绍,在多次看到、听到阜南县委书记崔黎经常深入一线抓医改后讲道: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干就不难!一把手敢于担责,勇于挑战,就能把医改工作做好!李锦斌对王家坝分院能够开展手术、家庭医生签约、十种疾病实行同病同价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嘱咐省直相关部门对王家坝卫生院要重点扶持,尽快实现智慧医疗,建立远程医疗,让王家坝的人民足不出镇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

医改“阜南样板”系列报道——情系王家坝

张玉豹告诉记者,有了省、市、县领导的亲切关怀,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目前,由于阜南县人民医院增强了治大病的能力,围绕常见病人、多发病、重点打造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呼吸、消北、肿瘤治疗中心、特别是外科肿瘤、心脑血管介入等疑难杂症的治疗水平,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专科。第一医共体内县外就诊率由原来的36.1%下降到20.3%,乡镇分院的收治率由原来的40%增长到65.2%。真正做了让病人留在家门口看病。(中国网:陆宏晓 魏振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