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城市視角:三十而立,海南如何自救

Kopu導讀:風從海上來,潮起海之南。如今正逢海南建省成立經濟特區30週年之際,海南人以"闖海人"的飛揚激情,改革瓊島的窮破。海南,經歷了太多的滄桑鉅變,但對比深圳,海南在特區不特的經濟缺失中,正在消磨"闖海人"激情和膽魄,三十而立的海南,如何完成自我救贖。

Kopu城市視角:三十而立,海南如何自救

如果說老人在東南沿海畫了個圈,一個富了深圳,一個便開放了海南。彼時的海南島地理位置位於中國南大門,"加強防衛、鞏固海南"的國防定位是海南島的主旋律,儘管鐵、石油資源豐富,但除了橡膠,再無其他致富產業,居民收入以及財政收入一片慘淡。最後改革的春風吹醒了封閉保守的海南島,10萬人才闖海南,爭相追逐海南夢。從建省之初的資本喧囂,到樓市泡沫破滅,再到工業主導經濟低迷,最後旅遊制勝擺脫貧困,海南這塊改革的試驗田見證了太多了歷史的滄桑變化,但,Kopu產業在線知道,儘管變化巨大,與深圳同為特區,海南至此也未實現與深圳的平起平坐。

Kopu解讀:經濟短板

首先來看一組數據:

Kopu城市視角:三十而立,海南如何自救

Kopu城市視角:三十而立,海南如何自救

海南與深圳在建立特區之初都源於基礎底子薄,然而在多年的經濟發展中,海南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2016年全省實現GDP不到深圳2009年水平的一半,只有深圳2016年水平的1/5略多;人均GDP,同樣不到深圳2009年水平的一半,只有深圳2016年水平的1/4略多;全口徑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略相當於深圳2009年水平的2/5和3/4,2016年水平的1/7和1/5;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分別對應深圳2009年、2016年水平的70.6%、42.4%,66.3%、39.1%。數據的對比不難得出結論,建特區近30年,海南經濟特區的經濟成果和效率幾乎只有深圳特區的一半,今天的絕對差距更是越來越大。還有一組數據,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更是不容忽視,海南2016年外貿出口總額140.68億美元,分別只相當於深圳2009年外貿出口總額1619.79億美元、2016年外貿出口總額15680.4億美元的1/12、1/120。這顯然與設立經濟特區時對海南寄予的經濟厚望大相徑庭。

反觀深圳,人均GDP已躍居內地大中城市第1位,GDP排名第4,與第三位已相差無幾;外貿出口總額連續24年居全國內地城市首位。並且"深圳速度"舉世聞名,"深圳效益"領先全國,深圳理念"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影響了改革開發後的中國人。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深圳為當時期全國經濟發展急需解決的全局性問題——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探索、由內向型經濟向外向型經濟轉型貢獻了經驗,引領中國從當年的計劃經濟時代成功轉型為今天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

Kopu解讀:人才短板

且不談海南的經濟短板,海南目前的經濟支柱為第三產業——旅遊業,但是在旅遊成績光鮮靚麗的同時,Kopu產業在線認為,海南目前在人才以及環境建設方面也存在很大問題,這些問題或許是致命的。國際旅遊島建設遙遙無期(最大的成就是吸引了一大批北方買房過冬的中老年人,東北人在三亞佔比甚至達40%);第三產業剛剛起步,就業崗位匱乏(街道上遍地的電摩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人們開玩笑說未來的海南場景就是:男的都去做保安,女的都做服務員);經濟依賴房地產比例過重,2017年海南GDP房地產佔比已經達到50%以上(三亞更是達到80%),比第二名高出20多個百分點,是名副其實的房地產大省。由於過重依賴房地產,海南島內塔吊和工地遍地開花(早已深入鄉鎮和農村),形形色色的人工島(海花島、如意島等)阻斷了正常的海水循環流動,海洋生態環境也遭受了較為嚴重的破壞,原本人們夢想中的山水田園早已成為過去。又因為過重依賴房地產,其他產業凋零,失業率高企(不要看數據,看市井街面現象),房價物價居高不下,年輕優秀人才大批被迫離開海南,只留下大量北方"候鳥"老年人前來過冬,成為名副其實的"老人島"。

Kopu城市視角:三十而立,海南如何自救

海南,在特區不"特"的失落中、在小有所成的自我慰藉和小富即安的自我陶醉中,正消磨掉作為特區最不可或缺的激情、勇氣和膽魄,現在擺在海南面前的或許不只是特區不特的問題,是時候好好思考自我救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