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雷潮」持續蔓延 四大因素致使互金現狀

“爆雷潮”持續蔓延 四大因素致使互金現狀

7月19日消息,在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金融科技也越來越發達的同時,也同樣產生了金融風險增大、金融亂象頻發等問題。尤其是目前網貸平臺爆發了大規模的爆雷潮,多家網貸平臺被查,不少老闆、實控人失聯跑路,更加凸顯了這一問題。本次爆雷潮發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

一是由於備案延期,部分能力較弱的平臺逐漸在競爭中敗下陣來。由於平臺合規成本的增加,並不能完全逼退違規平臺,而且P2P平臺數量過多,使得行業的合規整改進度難以在原定時間內完成。這導致投資人對網貸平臺,尤其是對中小平臺的態度趨於保守,使得部分平臺的資金流不再健康。

“爆雷潮”持續蔓延 四大因素致使互金現狀

二是由於平臺風控能力差,且互金法律體系不健全,導致平臺逾期風險大。不少P2P平臺風控能力差,處置逾期、壞賬的手段也是十分有限,尤其是在銀保監10號文出臺後,暴力催收逐漸被淘汰,更是加劇這種情況的惡化。再加上我國互金法律體系也很不完善,面對借款人逾期,雖然平臺有打款記錄和基本借貸關係合同,要打贏官司並不困難,但要耗費極長的時間,而且想要追回資金,最激烈的手段也只是送借款企業老闆上失信人名單,以此迫使其還款。這使得許多平臺為了防止逾期導致恐慌情緒蔓延,違規利用殼公司等在平臺上發標募集資金,以填補逾期、壞賬導致的資金缺口。

三是由於網貸平臺自身的違規。國務院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此前已經明確提出“三個確保”要求,確保業務規模不能增長、確保存量違規業務必須壓降、確保不再新增不合規業務。而如今仍有部分平臺業務規模違規增長,如廣州以六月底為基數,摸查發現有8家平臺沒有落實這一規定,個別平臺的借貸餘額相比6月增長了66%。

“爆雷潮”持續蔓延 四大因素致使互金現狀

四是按照金融邏輯,對於P2P服務的借款客戶,應該匹配相應的合格投資人,但我國現在的P2P並非如此。現在網貸行業面對的借款人,多數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篩選後略帶瑕疵的客戶。雖然平臺會對其財產證明等資料進行借貸決策,但是我國互聯網個人信用體系還不完善,材料真實性難以確認。然而多數網貸投資人是追求平臺高返利的群體,例如某些中老年群體。所以現在網貸平臺是將一群高風險借款人和一群並不都擁有高抗風險能力的投資人匹配起來,且不少平臺並未完全披露借款人信息,更加加劇了其中的矛盾。

今後互聯網金融發展,需要各方面配合,一起鼓舞投資人信心。首先需要健全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增加互聯網金融的違法成本;其次應引入第三方數據保管網貸企業數據,以保護個人隱私及交易信息安全;最後還應加快備案進度,控制好監管力度,驅逐劣幣,讓行業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