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角兽” 毛病有点多

中国“独角兽” 毛病有点多

中国独角兽企业一路疯狂扩张,隐忧不断。

很多大有前途的创新型公司还未大施拳脚便黯然离场。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目前中国市场上有3/4的独角兽企业创立不足8年,1/4不满4年。在调查了中国101家独角兽企业高管后,他们发现,中国独角兽企业面临的危机不容小觑。

不同于传统企业,独角兽企业的组织架构变化频繁,企业高管与员工的年龄差距较小——这些特征都曾赋予独角兽高度的灵活性和敏捷度。但另一方面,很多独角兽管理者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人才荒,生态环境的瞬息万变,让人力市场的供给很难达到他们对于多元化技能的要求。

28%的独角兽企业意识到自己现有人才结构,存在明显的能力缺口,虽然超过半数的受访企业表示现有人才大体满足业务要求,但数量也尚不达标。他们普遍认为,这一缺口给技术开发带来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科技领域,其次是企业的高级管理能力、领导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普华永道认为,随着独角兽企业的快速发展,他们对技术开发能力的关注,会被对管理能力、领导力和企业文化建设能力等“软实力”的诉求所超越,但是目前,大多数独角兽企业尚未准备好如何应对变化,而员工年龄的断层,也对独角兽企业的内部转型造成了阻碍。

虽然组织内人员普遍年轻、高管和员工年龄相仿,但双方经验差距和对工作的目的、价值和体验的诉求,有非常明显的差距。仅靠高管以创业前景作为驱动力,难以持续维系团队的稳定和高投入度,他们急需培养员工的企业家精神。

近七成中国独角兽企业研发投入占总成本的20%以上,超过半数的独角兽企业的营销投入超过成本的20%。独角兽的“烧钱”进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企业,资金链危机已经拉响了警报,比如,日前OFO就因资金链不足开始大规模地贩卖车体广告。与此同时,41%的受访企业认为自己缺乏资本运作能力的相关人才,而多数独角兽已经开始谋划上市,他们应该及时对财务、税务和内控方面进行系统梳理。

此外,安全风险对于独角兽企业来说也不容忽视。调研显示,目前仅有10%的中国独角兽经历过网络和数据方面的危机,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颠覆性突破时有发生,独角兽企业需密切关注科技对网络、数据安全的影响,及时防范风险。

虽然身处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但仅有39%的受访企业表示自己有危机应对计划并进行过测试,还有44%的独角兽企业没有任何危机应对计划及预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