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學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現象特點

古玉器的表皮呈現出白色或是乳白色的一層看似“包裹物”的東西,稱作為灰皮,由於顯示白色霧狀,又稱為灰皮白霜。

灰皮白霜主要為玉器表層材質微晶晶粒或晶體在一定的溼度或水分的長期作用下,膠結緊密度逐漸降低,晶體集合結構逐漸膨化疏鬆形成的形態不一、程度不同的白色細粉狀斑點、斑塊或散佈在器物表面的白色、灰白色霜狀或霧狀現象。

經拉曼光譜分析研究,灰皮白霜其成份與器物未白化部分的玉料成份是一致的。之所以成份未變的原因,是玉石質地由緊密的物理結構形態變為膨化疏鬆的物理結構形態,導致玉石失去原有的透明度、硬度等物理屬性,而非玉石原有成份發生了化學變化。其原理有如將水製成冰,成份未變,但由於物理形態成為緻密的結晶體,具有了透明度、硬度等屬性。如果冰在消融中膨化疏鬆呈雪狀,成份仍未變,但由於緻密結晶體物理形態變為鬆散的結晶體物理形態,其原有的透明度、硬度等屬性就會失去。

如此表述太那個學究了,還累不?學步就用一句話來概括吧:就是玉器入埋後因環境因素導致物質酥鬆了,或者說是玉器起溶解變化的現象(這個不愛聽可以拍磚噢)。

當然,專家的話還是要聽的,畢竟是搞專門研究的。有玩家把灰皮白霜的現象放在在高倍放大鏡下觀察:

①玉原石的微觀圖(圖1)

古玉學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現象特點

圖1-1:和田羊脂玉籽料原石

古玉學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現象特點

圖1-2:玉原石的高倍電子顯微圖

上圖可以看出:玉原石質地細膩、結構緊密,在高倍電子顯微圖上可以清晰看到排列整齊的透閃石晶體,晶體之間排列緊密毫無間隙。

②透閃石玉器灰皮白霜電子顯微圖(圖2)

古玉學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現象特點

圖2

上圖可以看出:透閃石由於晶體排列發生了次生的變化,形成了晶體間的空隙。改變了光線的反射路徑,從而造就了玉器表面的白化白化現象。

③蛇紋石的玉器灰皮白霜電子顯微圖(圖3)

古玉學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現象特點

圖3

蛇紋石古玉的白化變化基本不外乎三類由粉化、再結晶、取代轉化三個因素形成,上圖顯示蛇紋石粉末狀白話部分的晶體空隙極多。

無論透閃石、蛇紋石,它們之間有著共同的特徵,即由於入埋後環境因素導致的晶體空隙的生成和不斷加大,空隙改變了光線反射的路徑,造成了視覺上的白化——灰皮白霜的視覺效果。簡而言之:產生空隙,現在比較一下更能充分感覺(圖4)。

古玉學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現象特點

圖4

這就使我們掌握了灰皮白霜的特點:由晶體空隙自然生成的原因——活的;而用酸鹼等化學方法仿製的“灰皮白霜”,人工腐蝕——堵死的,兩者有本質區別。

感覺根根毛孔(晶體空隙)舒張、視覺效果縹緲的真品灰皮白霜(圖5):

古玉學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現象特點

圖5-1

古玉學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現象特點

圖5-2

6

古玉學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現象特點

圖5-3

看起來器面封死呆板的仿古“灰皮白霜”(圖6):

古玉學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現象特點

圖6-1

古玉學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現象特點

圖6-2

比較一下,細細感覺其中的微妙差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