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现象特点

古玉器的表皮呈现出白色或是乳白色的一层看似“包裹物”的东西,称作为灰皮,由于显示白色雾状,又称为灰皮白霜。

灰皮白霜主要为玉器表层材质微晶晶粒或晶体在一定的湿度或水分的长期作用下,胶结紧密度逐渐降低,晶体集合结构逐渐膨化疏松形成的形态不一、程度不同的白色细粉状斑点、斑块或散布在器物表面的白色、灰白色霜状或雾状现象。

经拉曼光谱分析研究,灰皮白霜其成份与器物未白化部分的玉料成份是一致的。之所以成份未变的原因,是玉石质地由紧密的物理结构形态变为膨化疏松的物理结构形态,导致玉石失去原有的透明度、硬度等物理属性,而非玉石原有成份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原理有如将水制成冰,成份未变,但由于物理形态成为致密的结晶体,具有了透明度、硬度等属性。如果冰在消融中膨化疏松呈雪状,成份仍未变,但由于致密结晶体物理形态变为松散的结晶体物理形态,其原有的透明度、硬度等属性就会失去。

如此表述太那个学究了,还累不?学步就用一句话来概括吧:就是玉器入埋后因环境因素导致物质酥松了,或者说是玉器起溶解变化的现象(这个不爱听可以拍砖噢)。

当然,专家的话还是要听的,毕竟是搞专门研究的。有玩家把灰皮白霜的现象放在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

①玉原石的微观图(图1)

古玉学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现象特点

图1-1:和田羊脂玉籽料原石

古玉学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现象特点

图1-2:玉原石的高倍电子显微图

上图可以看出:玉原石质地细腻、结构紧密,在高倍电子显微图上可以清晰看到排列整齐的透闪石晶体,晶体之间排列紧密毫无间隙。

②透闪石玉器灰皮白霜电子显微图(图2)

古玉学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现象特点

图2

上图可以看出:透闪石由于晶体排列发生了次生的变化,形成了晶体间的空隙。改变了光线的反射路径,从而造就了玉器表面的白化白化现象。

③蛇纹石的玉器灰皮白霜电子显微图(图3)

古玉学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现象特点

图3

蛇纹石古玉的白化变化基本不外乎三类由粉化、再结晶、取代转化三个因素形成,上图显示蛇纹石粉末状白话部分的晶体空隙极多。

无论透闪石、蛇纹石,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特征,即由于入埋后环境因素导致的晶体空隙的生成和不断加大,空隙改变了光线反射的路径,造成了视觉上的白化——灰皮白霜的视觉效果。简而言之:产生空隙,现在比较一下更能充分感觉(图4)。

古玉学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现象特点

图4

这就使我们掌握了灰皮白霜的特点:由晶体空隙自然生成的原因——活的;而用酸碱等化学方法仿制的“灰皮白霜”,人工腐蚀——堵死的,两者有本质区别。

感觉根根毛孔(晶体空隙)舒张、视觉效果缥缈的真品灰皮白霜(图5):

古玉学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现象特点

图5-1

古玉学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现象特点

图5-2

6

古玉学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现象特点

图5-3

看起来器面封死呆板的仿古“灰皮白霜”(图6):

古玉学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现象特点

图6-1

古玉学步(78):古玉灰皮白霜的成因解析和现象特点

图6-2

比较一下,细细感觉其中的微妙差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