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落後了?美軍上一代核潛艇我們還沒趕上:人家第六代即將開工

又落後了?美軍上一代核潛艇我們還沒趕上:人家第六代即將開工

據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網(USNI News)報道,美國海軍日前遞交了關於下一代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計劃報告書,申請2019財年首筆哥倫比亞級潛艇的前期採購、建造以及相關研發費用,共計約37.1億美元(首批六代核潛艇)。如果得到批准,美國海軍將有可能在2019年開工建造第一艘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美國海軍計劃希望爭取到12艘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建造費用,總計需要1021億美元,其中包括129億美元的研發費用與892億美元的採購費用。這樣算下來,每艘艘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單價將高達85億美元。如果考慮到建造期間通貨膨脹因素,那麼每艘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造價將超過100億美元,相當於3艘“海狼”級或4艘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快趕上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的造價,堪稱史上最貴的核潛艇。

又落後了?美軍上一代核潛艇我們還沒趕上:人家第六代即將開工

美國審計署的報告指出,整個哥倫比亞級核潛艇項目由於開支巨大,很可能會影響2020年至2030年美國海軍在其他方面的經費。美國海軍自然清楚這麼大的費用會擠佔其他裝備的發展和採購費用,因此曾向美國國會反應,希望將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建造預算從常規預算中剝離,成立單獨財政項目,結果遭到美國國會拒絕——想得美,地主家現在也沒餘糧,1000多億美元如果單獨劃撥,那意味著其他軍種的蛋糕就要被切小,或者削減美國政府其他部門開支,人家還不得罵死。

又落後了?美軍上一代核潛艇我們還沒趕上:人家第六代即將開工

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長171米,耐壓艇殼直徑13.1米,水下排水量約2.1萬噸,比現役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增加了2000噸。該級艇的動力將採用先進的綜合核能-電力推進系統,由反應堆帶動發電機發電,再由發電機帶動電動機驅動潛艇的泵噴推進器。美國海軍計劃為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研製全新的核反應堆,使堆芯壽命與艇體壽命相同,在42年的服役期內無需更換核燃料,這是導致哥倫比亞級核潛艇造價飆升的重要因素。哥倫比亞級不再像俄亥俄級核潛艇那樣採用24具導彈發射筒,而是採用四個全新研製的四聯裝“共同彈道導彈發射模塊”(CMC),優勢在於能夠靈活更換其他模塊,從而大幅提高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任務靈活性。比如在更換巡航導彈發射模塊之後哥倫比亞級將可變身為巡航導彈核潛艇,更換無人機、水下潛航器、特種部隊任務艙等新型模塊後,哥倫比亞級將能成為多任務核潛艇。

又落後了?美軍上一代核潛艇我們還沒趕上:人家第六代即將開工

由此可見,哥倫比亞級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戰略核潛艇,而是一款全新概念的多用途核潛艇。在作為戰略核潛艇使用時,哥倫比亞級的CMC模塊將繼續裝填 “三叉戟”ⅡD5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哥倫比亞級的艇體、聲吶、電子設備、魚雷發射管等將最大程度地沿用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Block3的成熟設計。例如艇首聲吶就是與弗吉尼亞級相同的“先進高頻適形陣列聲吶系統”(LAB),艇體表面敷設的消聲瓦、指揮台圍殼、非穿透式電子潛望鏡系統、AN/BGY-1潛艇綜合作戰系統等也都與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相似。不過,哥倫比亞級的尾舵不再採用十字形尾舵,而是X形尾舵,這也是美國海軍首次在核潛艇上採用X形尾舵設計。

又落後了?美軍上一代核潛艇我們還沒趕上:人家第六代即將開工

儘管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技術性能很先進,但是在美國國內部存在著不小的批評聲音,理由是該項目的進展太倉促,像新的反應堆、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共同彈道導彈發射模塊等都未進行充分的技術驗證,這樣就會給該級艇的可靠性埋下隱患。特別是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的技術成熟度較差,無論是英國的45型驅逐艦還是美國海軍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都被綜合電力推進系統不斷出現的技術問題感到頭疼不已。如果哥倫比亞級不能很好地解決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的可靠性問題,未來很有可能出現不少麻煩。然而,美國海軍不想繼續等下去,急於建造哥倫比亞級來替換掉14艘已經日趨老舊的俄亥俄級,為此不僅冒險宣佈結束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論證階段,開始進入細節設計階段並提前申請預算,甚至不惜推遲弗吉尼亞級Block4攻擊核潛艇的建造工作,以全力保證哥倫比亞級的建造。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和視頻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