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改革大潮 40年西安印記」千年古都,沿著新時代的夢想

「40年改革大潮 40年西安印記」千年古都,沿著新時代的夢想

2018年是唐長安城建城1400年,改革開放40週年。這特殊的時間節點是歷史的不經意為之,而對西安來說,卻有著深刻的意義。

西安是一座有歷史的城市,唐都長安至今已1400年。回望千年時光,我們有詠、有情、有感、有嘆;西安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改革開放40年來,西安走過了不凡的發展歷程,向我們講述數不清的精彩故事;西安是一座有夢想的城市,以夢為馬,厚積而薄發,西安正用努力和實力托起古城的發展新夢。

長安,長治久安,這是一座城市對生活於這片土地上的百姓綿延千年的承諾。如果說“復興”是歷史給出西安的考卷,那麼,探索歷史與現代融合發展正是西安給出的答案。如今,千年古都插上了夢想的翅膀,復興之路已經開啟。

長安如夢 一眼千年

西安,是時光雕刻的傑作。

時光變換,古城依舊。置身西安城中,總會讓人有種“穿越”感,幾多深情幾多夢,相隔千年宛如初見。

會讓人怦然心動,用手撫摸城牆的一磚一瓦,在鐘樓之上舉目四望,在大明宮遺址公園悠然散步,在護城河邊聽高亢蒼涼的秦腔……那種對心靈的衝擊勝過萬語千言。

會讓人肅然起敬,周秦漢唐,絕代風華,西安這座天然的歷史博物館,擁有無可比擬的資源。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在西安,歷史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隨時隨地都可以與歷史對話,感知歷史的脈搏。在今年熱播的節目《如果國寶會說話》中亮相的人頭壺,正是來自西安半坡博物館。隨著《博物館之城建設總體方案(2018—2021)》的實施,西安正加快建設各類國有和民間博物館,打造絲路文化高地,建設中華文明精神標識地。

會讓人賞心悅目,在大唐芙蓉園暢遊,在秦嶺山中徒步,在灞橋岸邊賞柳,在渼陂湖上泛舟……風景“醉人”的西安從古美到今。

會讓人寄託情懷,歷史上的文人墨客對西安頗為青睞。長相思,在長安。長安是詩、長安是歌、長安是酒,寫不盡、詠不完、品不夠。

會讓人味蕾滿足,“600年的城牆如今讓你隨便觸摸,西安的小吃足夠讓你變成吃貨”,抖音上大火的《西安人的歌》裡這樣唱,涼皮、肉夾饃、臊子面、羊肉泡饃、甑糕……西安的特色美食讓人垂涎。

長安,以其開放包容,故成其弘。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長安承載著絲綢之路的輝煌和繁盛,是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絲路精神的歷史淵源。

樹有根,水有源。以史為鑑,從歷史中汲取發展的力量,西安正努力把歷史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復興長安盛世。

長相思,在長安。一眼望千年,猶如夢迴長安。

改革開放 歲月如歌

西安,是勤勞鑄就的城市。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40年的時間並不算長。但對於一座城市的發展和生活在這座城裡的人們來說,它足以讓人銘記。

從1978年到2018年,改革開放大潮下的西安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片熱土,值得回望,也註定將再次被歷史矚望。

“小時候我覺得家門口那條馬路很寬,6層的樓房很高,鐘樓離我們家很遠。”1976年出生的西安市民胡蘭告訴記者,“當時,我爸的工資只有50元左右,要養活家裡5口人,還是很艱苦的,吃肉穿新衣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作為在改革開放春風下長大的一代人,我親身感受到日子越過越好,西安城也越變越好。我家附近的幸福路地區正在進行綜合改造,將成為西安城內最大的綠色廊道,林帶的地下空間還能分為三層利用。這在幾十年前,我想都不敢想。”胡蘭說。

1990年,當陳玲從陝北搬到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附近定居時,高新區還是一片農地。她說:“以前高新區太荒涼,一個人不敢去。現在,高新區高樓林立,不熟悉路況的話還會迷路呢。”

1991年3月,西安高新區成為首批國家級高新區。這個從2.5平方公里起步的開發區,以其眾多的“第一”成為陝西和西安最強勁的經濟增長極和對外開放的窗口。現在,西安高新區擁有科技企業近1.4萬家,2017年GDP突破千億元大關。

西安雁塔區在改革開放前以農業為主,改革開放後,雁塔區逐步將工作重心轉到經濟建設上,進行產業結構調整。2017年,雁塔區GDP達到了1521.2億元,躍居西部第一。全區常住人口150萬人,城鎮化率達到100%。

改革開放改變了西安。西安以實幹的創業精神譜寫出了輝煌的發展篇章,成功躋身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發展最成功的40個城市之一。

統計顯示,西安地區GDP從1978年的25.35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7469.9億元,總量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進至第9位,實現歷史性跨越。

由封閉、落後、缺乏生機到開放、文明和充滿活力的國家中心城市,西安人用勤勞和汗水鑄就出一個嶄新的大西安。

西安,讓人尊敬。歲月如歌,放歌共抒懷。

追趕超越 只爭朝夕

西安,擔當起復興的重任。

改革開放後,西安步入了發展快車道。1984年10月,西安被國務院列為計劃單列市;1992年被批准為內陸開放城市;1994年被批准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和副省級城市。

西安是國家明確建設的3個國際化大都市之一、全國第9個國家中心城市,先後獲評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形象最佳城市、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全國第四屆第五屆文明城市,連續6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經過40年的發展,西安以強大的科技實力、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和日益成熟的城市服務體系成為中國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及輻射北方中西部地區的金融、科技、教育、旅遊、商貿中心。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關中平原城市群等多個發展機遇疊加,西安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西安,正站在加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城市發展方式的重要節點上,正奮力奔跑在向國際化大都市邁進的征程上,正挺立在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潮頭上。

追趕超越,只爭朝夕。2017年,西安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17年,西安市GDP達7469.9億元,同比增長7.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8536元和16522元;全年簽約引進項目847個,投資規模達2.35萬億元,為歷年最高,被環球網評為“2017最受國際關注中國投資城市”;市場主體總數達到101.6萬戶,成為全國第7個過百萬的副省級城市。

西安不斷優化升級戶籍、人才和創新創業“三大新政”,吸引數以十萬計的人才落戶西安,煥發出強大的吸引力。招才、留才、用才,西安,值得為之奮鬥。

西安,讓人期待。“風起於青蘋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千年古都的復興與夢想,你我共見證。

(本報記者 劉曌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