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照片拍的通透清晰?

李薔薔


首先,要分析照片為何不通透。顏色不夠純正,黑白對比不明顯,很多灰色變成了霧霾。銳度不夠,照片看起來模糊;對比度不夠,明暗變化不明顯。


總結來說可以分這四個方面:對比度(影調),色調(飽和度和明度),顏色純淨度,銳度(細節方面)。


我們在用數碼相機或者單反拍攝時,可以選擇RAW格式,因為可以保留大量細節,便於後期的調節。


一、對比度。

其實就是要控制好照片的明暗對比關係。這種色調的特點是整體明亮,但不會因為過曝產生刺眼的感覺。該亮的地方亮起來,暗的地方保留一定的細節和亮部呈現對比關係,這樣整個畫面看起來會比較透。

(圖片來自網絡)

處理好黑白場關係”,觀察眾多這類型的片子,你可以發現這種色調的特點就是照片整體是十分明亮的,但不會因為過曝而產生刺眼的感覺,也就是該亮的地方是亮起來了;而暗的地方,就保留一定的細節和亮部呈現出對比關係,有這樣的對比整個畫面看起來就會透,而且會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光影質感。

這裡我們可以通過ps、lightroom或者手機軟件調節。RAW格式的照片一般用lightroom或者camera raw 打開進行後期。增加對比度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直接提高對比度,調整色階,使用曲線等。可以先調整體,再調局部。

二、色調(飽和度和明度)

1、色調方面比較複雜。需要長期實踐和觀察才能總結出經驗。影響色調的原因主要有色相、飽和度、明度。電腦可以用lightroom或者camera raw調整。專業的手機修圖軟件潑辣修圖、Snapseed、mix等都可以做到單獨調整這些。

1. 色相搭配。

淡色系和黑白照片容易看起來比較乾淨,因為有一種主色,沒有干擾。淡色系類似的鄰近色也會達到類似的視覺效果。

(圖片來自網絡)

2.互補色

互補色也是很常用的配色方案,但往往也是導致畫面不乾淨的主要原因。比較好的方法是讓互補色各佔據畫面的一部分相互承託,或者以一種顏色為主題,另外一種做烘托。

(圖片來自網絡)

4.飽和度

降低飽和度可以讓畫面更清新。增加飽和度則可以讓照片最終像油畫一樣,同時也能突出主題。當主體和其他區分不明顯時,統一飽和度會效果更好。但是如果飽和度過高,也會讓照片整體更突兀。

5.明度方面

在主色或者主體顏色中,高明度搭配低保和度會使照片整體清爽,很多小清新風格的照片都是採用這種方法。而高明度搭配高飽和度會顯得鮮豔,濃郁;低明度搭配低飽和度會有恬淡的氛圍。總之,還是要靠個人喜歡,去實現想要的效果


三、顏色純淨度

1顏色的純淨度對畫面也有很大的影響。

色彩的純度取決於該色中支持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的比例。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色彩發灰,是因為該色中混入了大量的消色成分,導致色彩不純。

為了理解這一部分,我們先得理解物色的三原色:Cyan 青,Magenta 品,Yellow黃。其中青+黃=綠,青+品=藍,黃+品=紅。] 在上面的這個色環之中,我們把某種顏色相鄰的顏色叫做他的相鄰色。

這時候通過曲線或者可選顏色等方法來消除雜色,使顏色更加純淨。選擇某以顏色為其添加臨近色來減少不色,就會使這種顏色更加透徹。


2簡單的來說若要加強藍色,就要增加青色和品紅,耳減少黃色。加強紅色就要增加黃色和品紅,減少青色。

提高紅色:加黃加品

提高黃色:加紅加綠

提高綠色:加黃加青

提高青色:加綠加藍

提高藍色:加青加品

提高品色:加紅加藍


四、銳度(細節方面)

最後就是細節方面。一張照片畫面邊緣要足夠清晰,足夠銳利,同時也要過渡自然。

很多夜晚拍攝的照片噪點多,顆粒多,或者隔著玻璃、霧霾拍攝,都會導致畫面不清楚。除了調節色彩和明暗,還要調節細節。可以採用降噪、銳化的方式調整。但要注意的是後期不要亂加顆粒,也不要過度銳化。


海棠果丷


想讓圖片更清晰?在拍攝方面,樓上已經做了比較全的解釋,我就簡單地帶過去了,我的重點放在怎麼把已經被拍成不清晰的變得清晰上。

怎麼才能讓照片變得更清晰,更通透,一直都是大家很頭疼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對那些不會後期,不會拍攝的人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了。

解決的辦法分為兩種,也可以將這兩種結合起來,那就是:拍好和後期。

1.拍好

想要講照片拍得更清晰,更通透,就會要求拍攝者對相機有一個很好的認識、會調參數、懂得環境光等等,一般常用的方法在網上都能搜得到,黃金構圖、參數上加一些銳化如果能運用得當,對拍出來的照片是很有幫助的。

2.後期

作為專業從事此行業的人來說,前期我們是控制不了的,今天我就帶大家做一個簡單的案列~

在進行操作之前,我們做一個理論小科普。

色光原理:(色光:我們在屏幕上看到的顏色的品相)

色光:我們在屏幕上看到的顏色的品相。

色光=紅+綠+藍;

紅+綠+藍相互交叉形成無數的顏色;

我們按這個順序,製作了這樣色相環,由圖我們可以得知:

紅是黃+品紅混合而成的,青在紅的對立面,那麼一張圖像凸顯紅,我們可以加黃和品紅,或者減青;

綠、藍原理同上。

我們拿這張圖做一個操作。

打開Photoshop-文件-打開為

找到我們的圖片-Camera Raw-打開。

我們進入 Camera Raw 工作界面。

Camera Raw 工具面板。

進入 Camera Raw 工具面板後,我們根據實際圖片的情況進行大致的調整。

左邊表示工具的名字,括號表示我們根據這張圖做的一個調整。

色溫、色調:整張圖的冷暖調性(偏冷-色溫)

曝光:整張圖的曝光增減(沒根據,不動)

對比度:色彩分明度(顏色髒、混在一起了,需要+對比度)

高光:整張圖的高光部分(不需要,-高光)

陰影:整張圖的陰影部分(不需要,-陰影)

白色:整張圖的白色部分(留一點,-一部分)

黑色:整張圖的黑色部分(需要,-一些)

清晰度:整張圖的清晰度(需要,+多一點)

自然飽和度、飽和度:整張圖的飽和度(自然飽和度+一些即可)

整體部分結束,現在做進一步的調整。

曲線

曲線是個十分強大的功能,在這裡可以對整體和紅綠藍通道進行單獨的調整。

整體:偏暗部缺少細節,需要加一些;亮部剩餘過多,減回來一些。

根據圖片,大概調這個樣子是比較合適的。

單通道

紅通道

進入紅通道,我們根據最上面提到的色光原理和上一條整體曲線的原理,根據圖片的實際情況對紅通道進行

減紅=增青。

藍通道

減藍=增黃。

綠通道依然。

到此,我們已經對圖片已經做到6分的大手術了,接下來,我們還有一個可以增加1分,那就是做細節的調整。

選擇鏡像漸變,選擇合適的參數

在需要改變的地方刷、調整位置。

刷了之後還可以及時地做參數的調整。

完成。

記得保存,或者打開圖像用Ps進行更為細緻的調整工作。

前後對照圖。


堪典歷史


風光攝影中的清晰範圍,這樣控制效果好

景深是什麼?很簡單,景深所指的是拍攝完成之後,呈現清晰的範圍。有的畫面景深很淺,只有一部分是清晰的。比如這隻鴨子。頭部是清晰的,背景都是模糊的。我用了F2.8的大光圈。

二次曝光拍攝的梅花也是這樣,我用了F3.5的大光圈,所以梅花的主體是清晰的,而背景是虛化,模糊的。

下面來看看草原圖片,前景的草和遠景的風車,都是清晰的。我採用了小光圈。

(ISO100,F11,5秒,呼倫貝爾大草原)

景深的大小與鏡頭焦距的長短、光圈的大小以及攝影的距離有密切的互動關係。通常鏡頭焦距越長(例如說是長鏡頭)、光圈越大、攝影距離越近,景深就會越淺;而鏡頭焦距越短(例如廣角鏡頭)、光圈越小、攝影距離越遠,景深也就會跟著變深。

(ISO50,F16,10秒,青島海濱)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都希望照片從近到遠,都是清晰的。這就需要我們採用小光圈,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就會有一個大的景深。

例圖-:西藏瑪旁雍錯的霧虹

(ISO100, F11,1/50秒)

例圖二:印尼巴厘島海神廟日出

(ISO100,F13,0.5秒)

例圖三:霧靈山遠眺

(ISO100, F16, 1/5秒)

例圖四:年寶玉則仙女湖朝霞

(ISO50, F16, 0.4秒)

這些片子,是不是從近到遠都清晰?因為我多采用了F11-F16之間的小光圈。把對焦點放在由近到遠的三分之一處,就可以實現一個大的景深。

(深秋阿爾山,小光圈拍攝)

前景過於突出的場景,可以通過“景深合成”的方式來實現大景深,飛俠稍後會有詳細介紹。

光圈不是越小越好,要儘量使用鏡頭最佳光學分辨質量的光圈。比如微單鏡頭一般在F5.6-F8左右,單反鏡頭在F8-F11左右,中畫幅鏡頭在F11-F16左右。

現在用好你的光圈和焦點位置,也拍出大景深的攝影作品吧。


網際飛俠


把照片拍的通透清晰應該是眾多攝影愛好者的需求。

但其實通透和清晰是兩層概念,我們先說清晰。

把照片拍清楚這事兒很容易,一方面要穩,一方面要準。

穩就是說穩定,快門速度並不一定要有多快,甚至很慢也可以(上面的照片曝光了30s),但是一定要和你的被攝體保持相對靜止,那麼拍攝的畫面才是穩的。想要穩一方面可以使用三腳架,一方面手持的話要注意保持安全快門(快門速度是焦距的倒數),另外正確的握相機姿勢,按下快門輕盈也是保持相機穩定的訣竅。

準就是指對焦了,如果沒對上,快門再穩也沒用。對焦看似說是相機自己決定的,但其實也不盡然。在拍攝一張風光照的時候,可以適當縮小光圈,增大景深,讓處於焦平面以外的事物也儘量清晰。而在拍攝人像的時候,如果對焦的位置不合適,對焦後重新構圖,還要考慮大光圈淺景深下餘弦誤差造成的焦點偏移。如果不放心,就用手動對焦確認焦點位置。

清晰的問題說完,再聊聊通透。對於拍風光這事兒,通不通透有時候是老天決定的。那麼如果天公作美,想要把照片拍通透,首先要保證曝光準確。不要以為適當過曝就通透了,過曝之後反差降低會讓照片有霧感,反而不通透。

而所謂的通透其實更多時候需要後期完成,對比度不要太高,高光不要過,暗部陰影不宜太多。另外清晰度不要調太高,這也會讓畫面顯得“髒”。


熊天宇Bearsce


什麼是照片不通透?我個人認為就是拍出來的照片跟肉眼看到的景物相比有點模糊,或者多了一層霧。那麼影響照片通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解決呢?

我覺得主要原因有,光線差、攝影器材的原因、雜亂光線,逆光、反射光。

那麼知道了影響照片通透的原因後,我們就可以逐步的解決了。

光線差的原因,如果沒必要不拍。實在要拍,選擇好一點的攝影器材,比如大光圈、三腳架、閃光燈。這些也是儘可能的讓照片效果更好。

攝影器材的原因,換成像好的器材,包括機身、解像力高的鏡頭、閃光燈。

雜亂光線的原因,帶上遮光罩,避免雜亂光線進入鏡頭。

逆光的原因,避免逆光拍攝,或者改變一下角度,比如側逆光。並且帶上遮光罩。

反射光,包括偏振光,可以使用偏振鏡濾掉這些雜光。

以上是我個人理解的照片的所謂通透的概念,以及解決辦法。其實對於照片通透一詞,不同的攝友會有不同的解釋。比如色彩的亮度、飽和度、對比度之類的,經過調節確實有效果,這個算是後期。我覺得拍攝風景時正常的霧靄不是不通透;把藍天白雲弄得太分明,那種所謂的通透也失真。


攝影中級班


好難回答這個問題呀!


挑戰一下!


首先要空氣透明度高,不管拍什麼都是如此。


其次,空氣好的天氣,自然陽光強烈,非常適合表現物體的細節反差。但是此時就要控制好,不要去拍明暗差異太大的東西。


總之,好的照片先看天氣,再看取捨。


遇到夏天台風季節的好天氣,隨手拍拍都很美。


好天氣,能夠創造出足夠的反差。反差出來了,照片自然通透無比。

好天氣,正常的大平光照明下,無論紅的、綠的,都好通透。



好天氣下只是提供了拍好通透的照片先決條件,這時候的挑戰來了。陽光很強烈,會帶來很亮的區域和很暗的陰影。如何處理好,就是對攝影者取捨的挑戰了。這幅照片就是一個對於極端例子的運用。



這幅也是處理強烈反差的例子。處理的還行。



天氣不好怎麼辦?移動到室內喝杯咖啡吧!


91拍照聊相機


這個問題問的好,但是要先說明一點。清晰和通透是兩個概念。想要照片清晰可以用光圈和對焦控制被攝景物。拍攝小物體時(非風光照片)只要對焦準確光圈合適,一般都能把物體拍攝清晰。

風光照講究通透,到底什麼是照片的通透,每個人的理解不同。但個人認為在拍攝風光照的時候除了選擇合適的光圈(一般比較小),底iso,穩定的機身等等問題,也就是解決了技術層面的問題後,一般我們還是很難得到一張稱得上通透的照片,這裡的因素很多,包括霧霾、光反射等因素太多。所以一般的時候還是要使用raw合適拍攝,然後加上LR或是PS等軟件適當的後期加工,才能讓一張照片達到看起來通透的效果。

也就是說,想照片清晰一般情況下只要解決技術層面的問題基本就可以了,但是想要照片通透除了要解決技術層面的問題還需要後期。以上回答屬於個人見解,歡迎大家討論。


小辛51191766


一張照片看起來通透,清晰,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怎麼才能拍出來呢?下面聊聊這兩點。

1.通透

這一點基本上是不能人為控制的,比如外景,那得看老天臉色。比如說同一個地方,陰天拍的和大晴天拍的,肯定大晴天的效果好,天藍草綠,水清,這種自然而然的給人通透的感覺,要是陰天或有霧氣,再怎麼也拍不出通透感!兩張圖對此一下



攝影嘛,都有後期的,這個問題可以交給後期去霧的手法解決

2.清晰

這一點是評判這張照片是否合格的標誌,呵呵,照片都看不清那叫什麼攝影,當然排除故意表達模糊的照片。怎麼能清晰呢?第一可以設置高速快門,讓圖像瞬間定格,前提得光線足夠好,第二,使用三腳架或其他東西固定住相機,一個理念就是穩,相機穩才能清晰,尤其長曝光的片子!

要清晰的片子只能靠拍攝的時候了,相機不動,用好反光板預升功能,儘可能的減少或者不抖動。


勇哥好拉風


照片的通透清晰,其實應該是兩個概念。通透不一定清晰,清晰也不一定通透。如果手持拍照,相機很穩定,或者用三腳架拍,加上對焦精準,照片就會清晰。通透的前提是人和景的拍攝環境本身就很通徹透明,即使你用手機來拍,照片也會通透。當然,如果攝影器材超級棒,那效果會更好。

有時候拍攝並不一定要追求通透,如果有晨霧等,會為照片加分。霧霾除外。

如果拍攝環境並不是很通透,又想讓照片通透起來。有一個補救的辦法,就是在PS裡面調整。

如圖:


湘水漂漂


前景物不要喧賓奪主。儘量用大光圈虛化背景。光線也很重要!儘量選擇光線比較明亮的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