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論市:日本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在走日本老路,卻又太輕視美國

近日,日本著名經濟學家藤田亜矢子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正在走日本的老路,但中國能從日本的歷史中學到很多經驗。

藤田亜矢子是野村資產管理株式會社高級經濟學家,曾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亞洲地區經濟學家,對亞洲經濟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她表示,中國目前需要提高就業率和開放資本,一味提高表面GDP並不是好事。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中國需要儘快打開經濟,與其他國家進一步合作,讓企業參與到國際競爭當中,提高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加快管理模式和科技發展轉型。

彭文論市:日本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在走日本老路,卻又太輕視美國

“開放市場並非壞事!”藤田亜矢子表示,自由競爭是市場的健康狀態,一味扶持部分產業會弱化企業競爭力,且企業的發展方向與架構模式會畸形。中國很重視這點,並且做出了非常多行之有效的新措施,也希望這些新措施能繼續出臺下去,同時也應對國民、企業做好引導工作,不能一味追求利潤忽視基礎建設。高回報相伴的是高風險,要注意風控。

中國目前處於去槓桿的早中期,這個時期是最為痛苦的階段,不僅非常考驗本土企業的韌性,而且也是對國家經濟掌控能力的一次考驗。去槓桿對任何國家都是一個痛苦但重要的過程,中國其實不需要維持如此高的GDP增長率,對中國而言,更重要的是就業率。以目前中國的人口結構和勞動力比率而言,5%都是一個合理的水平,充分釋放人口的優勢,創建合理的經濟增長模式。

日本也曾經面臨過中國眼下的處境,但日本選擇了錯誤的貨幣政策。大量的貨幣寬鬆使日元增長,而日本央行沒有正視這個問題,在面對巨量的資產泡沫,處理方式是加息。這一決策對市場的衝擊非常大,我不能說當時決策有很大問題,但“廣場協議”的簽訂確實是所有近代日本經濟學家避不開的話題。而且美聯儲在全球經濟史上的所作所為,都是每一次經濟蕭條的背後黑手。

彭文論市:日本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在走日本老路,卻又太輕視美國

藤田亜矢子表示,中國的優勢是已經有人走過這條路,並且把過程和結果都剖開到明面上,中國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但中國也有繞不開的對手,美國已經把中國作為首要解決的對手了。中國人講求合作,喜歡和氣生財,但這一套在外貿方面不管用。這應該是中國文化的影響,在資本國家,優勝劣汰是健康發展的過程,不論對市場還是對企業都有好處。一群獅子像綿羊一樣生活,獅子就會長成綿羊。美國把中國當成主要對手打擊,中國還希望能和談,如果中國人還不警醒,1900年會再度重現。

即使是最近的市場中,美聯儲都在扮演一個非常不光彩的角色。

受益於特朗普的財政刺激和減稅政策,美國資本市場依舊保持穩定增長。但從年報角度看,泡沫成分居多,美股相關回報率顯著低於09~17年QE時期(股票回報率16%,債券回報率4%)。而且在全球範圍內,年初以來34個MSCI指數都在下跌,只有11個上漲,與此同時,全球28個股票市場下跌超過10%,且下跌的幅度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板塊細分如下圖:

彭文論市:日本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在走日本老路,卻又太輕視美國

今年主要的贏家有石油(17%),科技(9%),俄羅斯(7%),美國(7%),CCC垃圾債(4%);主要的輸家:基本金屬(-12%),銀行(-8%),新興市場(-7%),消費必需品(-6%),新興市場債市(-4%)。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長短債之間的息差持續走低,在未來幾個季度美債甚至可能出現長短債息倒掛的現象,這一數據是傳統意義上預測衰退的主要指標之一。難怪美國政壇元老、曾三次精選美國總統的前共和黨議員羅恩.保羅警告稱:“美聯儲正在持續製造泡沫,這會扭曲事物;如今,他們試圖縮減資產負債表,我不認為他們真的能在這一問題上走得很遠。”

不僅如此,美國還有一位喜歡花錢鬧事的總統,在上週的訪英當中,又給歐洲局勢來了一記“重拳”。繼與中國、歐盟、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打開貿易戰後,又在上週訪英中建議特蕾莎·梅起訴歐盟。同時特朗普許諾,若梅能儘快帶領英國脫歐,美國將與英國達成一筆“巨大的交易”(彌補硬脫歐所帶來的損失)。

此舉頗得我國千金買骨的真髓,特朗普意在提示還在歐盟內的經濟強國,脫歐的損失由我負責,有興趣的找我詳談。此前在接受南方財富網專訪的時候,彭文提過,美總統特朗普正在實施的手法正是里根所採取的“經濟大循環”。當年里根減稅、加息、貿易戰打垮了毛子,現在這一手牌差不多把歐盟打的名存實亡。另一個能源聯盟,歐派克也被特朗普借“伊核協議”整的接近解散,可惜五國聯合起來幫伊朗抵抗美國製裁,這一局解圍了,但特朗普肯定不會這麼容易放棄,且看後手。

彭文論市:日本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在走日本老路,卻又太輕視美國

梅會答應特朗普的“邀約”嗎?

彭文認為可能性不高,歐洲和我國文化傳承不一樣,歐洲歷史的發展始終圍繞著戰爭和兼併。從目前英企的反應可以看得出來,不希望退出歐盟,即使在已成定局後,依舊希望能保持和歐盟的合作。歐盟內有英企數十年建立起的多邊貿易網,一旦硬脫歐成功,英企損失慘重。美國無法承擔也絕不會去承擔英企的損失。但這並不影響梅以此作為脫歐談判的籌碼,可以說放出這個信號,對於美英兩者都是有利的。

市場上很多投資者都把目光放在7月12日公佈的《英國與歐盟未來的關係》(TheFutureRelationshipbetweenTheUnitedKingdomandTheEuropeanUnion)上。這是基於7月6日梅與內閣成員達成協議的進一步細化版本,核心是建立一個新的英歐自由貿易區,但包括銀行業在內的服務業將無法輕鬆進入歐盟市場。

《英國與歐盟未來關係》(以下簡稱白皮書)是迄今為止最詳細闡述未來英歐之間如何貿易合作的一份文件。據梅在前言中所言:“這將帶來一個有原則的、切實的英國脫歐,這符合英國的利益,也符合英國和歐盟之間共同的利益。”

據白皮書提議,英國與歐盟將就貨物自由貿易達成一個“共同規則”,將維持與歐盟之間商品無摩擦貿易,並計劃採取“分階段措施”,落實新的便利海關安排,以避免在愛爾蘭造成“硬邊界”。

在服務貿易方面,白皮書則稱,英國將尋求“自由規劃自己的道路”,這意味著,脫歐後,包括銀行業在內的服務業將無法輕易進入歐盟市場。值得一提的是,服務業在英國經濟的比重高達80%。

此外,英國政府希望推行對商業有利的移民政策,計劃在英國脫歐後,允許公民在沒有旅遊簽證和臨時商務簽證的情況下自由旅行。不過,英國政府將在英國脫歐後結束英歐人員自由流動,並終止歐洲法院對英國的直接管轄。

英國政府還希望參與歐盟機構,包括歐洲化學品管理局、歐洲航空安全局和歐洲藥品署,英國政府將接受這些機構的規則,並承擔相應成本。

彭文論市:日本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在走日本老路,卻又太輕視美國

英國還考慮離開能源單一市場,尋找在電信網絡領域通過平等競爭進入歐盟市場,但英國警示歐盟或無法享有數據共享協議的風險。

白皮書顯示,英國退歐後,英國進入歐盟市場的障礙將比現在多。關稅協議將使英國與歐盟看似聯合,但在服務業領域方面分化。

有分析指出,在這個方案下英國和歐盟將繼續保持緊密的經濟聯繫,但也意味著無論是經濟與政治,英國仍然將受到歐盟的部分控制,這也是“硬脫歐”派不滿的地方。

7月12日,歐盟首席英國退歐事務談判官MichelBarnier表示,歐盟將對英國退歐白皮書進行評估。

實際上,歐盟對於英國拿出的這份白皮書很不滿意,他們認為這是“一個英國佔盡了便宜的方案,它允許英國繼續享受同歐盟貿易上的便利,但又規避承擔對歐盟應盡的義務”。

不論能否達成,我們都要做好兩手準備。若歐盟方面認為英央行脫歐提議可取,則預期英鎊/美元或升至1.33-34一線;若這份計劃不可取,則英鎊或挫至1.30一線下方。彭文論市認為歐盟不太可能對這一計劃完全認同,預期在10月份截止期限之前,歐盟將繼續讓談判保持艱難的狀態。

想知道兩者的態度也不難,關注英銀8月前能否加息即可。上週五時段,英國央行副行長坎裡夫(JonCunliffe)歐盤發表鴿意講話,其在哥倫比亞警告,當前不應加息過快,暗示英銀8月份加息可能不是最終定論。坎裡夫的這一警告與此前英銀行長卡尼對英國經濟近期的鷹派觀點互相對立。兩者對於加息時間的看法正是反映英國政壇對於脫歐的普遍態度。

一流的交易思想加三流的技術能盈利,但一流的技術加三流的交易思想大部分會以悲劇收場。

看文章主要是借鑑思路,具體點位以實時指導為準。

本文由彭文論市 分析師團隊獨家策劃,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內容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搜彭文論市每日行情分析、中長線佈局指導盡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