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尊「板凳佛」已成爲拍賣場上的精品

這一尊“板凳佛”已成為拍賣場上的精品

唐朝初期佛像一般仍多保留著隋代的造像遺風,造型多呈身形豐肥,飽滿壯碩,佛像的頭部略顯偏大,身體稍短,面相飽滿而偏方。衣紋上多喜用拱起如圓繩狀的紋線,又圓形或六角形的臺座上搭敷披布,布的紋褶轉機曲復,成為一時流行的款式,這種臺座款式和紋線是以前所見不到的。

這一尊“板凳佛”已成為拍賣場上的精品

佛的髮髻從北朝晚期到隋的較為陡峭矮小的款式開展到較為挺拔,螺發所見漸多。水波式髮髻又變得翻卷自在,紋理生動,崎嶇顯著。菩薩的提示稍顯豐肥,姿態向更自若開展。佛、菩薩、羅漢弟子、天王、力士、供養人等組成一堂,各尊的職守愈加清晰,個性化更強,可以說佛經上所描繪的各神祗都已齊備。

這一尊“板凳佛”已成為拍賣場上的精品

由於武則天稱帝,和尚們假造大雲經,聲稱武則天便是彌勒佛出生,在此風影響下,各地多造彌勒大佛。彌勒佛多取善跏趺坐姿,即雙腿下垂倚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