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仙子國「花嶴島」

花岙島位於寧波市象山縣高塘鄉。花岙,顧名思義,山間平地鮮花成群。花岙島以自然景觀為主,素有"海上仙子國、人間瀛洲城"之稱。早在南北朝時就被道家稱為"南天七十二福地","海上十洲"之一。清光緒元年(1875)準令開禁,始有居民遷入。島上山巒疊翠,景色迷人,36岙,108洞,岙奧有"景",洞洞有"仙"。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浙江海上最高的火山岩柱峰

不少人專程到韓國濟州島參觀海濱火山岩柱狀節理景觀。其實花岙島上也有柱狀節理群、花岙島海蝕崖,花岙島石林是火山岩地貌、海蝕地貌罕見的酸性火山岩原生柱狀節理群,層層疊疊的石柱大小不一,高低各異,蔚為壯觀,有著石林的美名,又因其出露於海邊,舉世罕見,故又稱"海上第一石林"。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花岙島石柱群色彩明快、形態渾樸,規模宏大又地處海岸,是相當罕見的流紋(斑)岩石柱群。石柱體量碩大,甚至比直徑達四五十釐米的英國巨人堤石柱還要粗壯,長梁大石,鬼斧神工,環視中國沿海,如此雄渾壯觀的海上石柱群景觀實在難以尋覓。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島上還有月牙兒形的清水灣礫石灘、仙子洞海蝕穴、海蝕溝、蜈蚣洞海蝕穴、長嘴頭海蝕穴等海蝕海積地貌景觀以及張蒼水兵營遺址。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花岙島,寫給象山最美的情書

小島風光映眼前,山花浪簇緊相連。

青山有幸佳人顧,碧海何曾仙客還?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象山花岙島

島上山巒疊翠,景色迷人

山海相融相映

它是寫給象山最美的情書

東方不老島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花岙島別名大佛島、大佛頭山,位於浙江省東部沿海,被譽為"海山仙子國、人間瀛洲城"。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自然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形成了以"億年石林、萬年大佛、千年古樟、百年蒼水"為核心的旅遊勝地。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自然生態環境優美,山海相融相映,濱海沿岸地質地貌形態多樣。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配置有序,生態環境優良。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花岙島顧名思義,就是島上多花多岙,古人稱花鳥島。因為它百鳥爭鳴,山花漫爛。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花岙島擁有近30公里海岸線,整個海島零工業零排放,千百年來島民一直從事農業與漁業,空氣質量很高。自有"仙人鋸齒"、"洛陽橋上石,花岙山中取"等傳說,島上景景如畫,畫畫喜人。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每當日出時分,在晨曦的朦朧中,可以看到海浪正前仆後繼地擊打著礁石,前晚曾經顯露的礁石已經再次沒入水中,如夢如幻,勝似仙境。

石林奇觀

花岙島的石林實際是侏羅紀晚期的中心式火山岩漿的通道。世界上火山岩原生地貌僅有3處,一是北愛爾蘭的"巨人堤",二是我國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臺路溝鄉的"大疙瘩石柱群",第三處便是象山花岙島的"海上石林"。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花岙島懸壁陡峭,岩石柱狀節理髮育,號稱"石林",岩層或巍然挺拔,或斜倚橫僕,尤其是海蝕地貌景觀堪稱東南一絕:宏偉壯麗的萬柱崖、琳仙嶼,神奇的洞穴,雄偉的大佛頭山,神秘的偉人座像,奇特的大小岬山,五彩鮮豔鵝卵石鋪就的清水岙石灘,環境幽雅秀麗。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夜幕從東方一步步趕走了夕陽,海天逐漸暗淡下來,那些石柱顯現了最後的猙獰後,都隱入到了暗夜裡,天上的星星成為此時的主宰者,而海浪的拍擊則更加低緩。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海上仙子國“花岙島”

在花岙島有很多美麗的傳說,相傳在當時觀音菩薩為建洛陽橋,化作一個美麗動人的少女,亭亭玉立地站在洛陽城內繁華的十字街頭高臺上,聲稱誰能用銅錢丟其身上,即隨他去當"妻妾",此言一擊,轟動整個洛陽城。

那些公子、王子競相湧此,頓時銅錢似雨如蝗般飛向觀音,但見銅錢不是向前,就是向後,無一能中,三日之後銅錢堆積如山。這時剛走來一位布衣書生模樣的年青人,仔細打量了臺上少女後,微微一笑,手指夾著銅錢,輕輕一彈,疾飛觀音,觀音大驚,慧眼一看,原是剛出道的小仙呂洞賓。迅即作法拉洞賓上天庭評理,天庭責洞賓違反仙規,判罰建洛陽橋。洞賓無奈只好前往察看地形,請用工匠,收集材料,經半月餘的準備,尚欠建橋條石、楔石。為此他踏遍五湖四海,仍難尋覓,萬難中碰到了南極仙翁,談起建橋和尋材之事,仙翁笑到:"大瀛之中,花香鳥語,佛座底下,有此頑石。"洞賓按仙翁指引來到大瀛海,但見一座白峰,雄峻挺拔,嚴然像一尊大佛,山脈逶迤,林木鬱蔥,山花遍野,鳥語四蕩,蟬鳴山谷,好一派錦秀風光,心想此島正應竭語,按落雲頭,在此作法劈石,至今流傳著"洛陽橋中石,花岙山中取"之謠。

地址: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高塘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