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資金補貼 可申請事業編制丨牡丹江市出台人才新政打造創新創業沃土

面對國內省內大中城市新一輪“搶人大戰”和人才工作短板制約的形勢,牡丹江市著眼於人才政策的頂層設計和優勢再造,於近日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引進和培育急需緊缺人才激勵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據瞭解,《若干意見》組合運用了資金補貼、政治待遇、評優獎勵、融資支持、服務保障等多類別政策,是牡丹江市歷年來人才政策創新與突破最大的一次,整體“含金量”在我省人才政策中處於較高標準,從而吸引了省內外眾多關注。

在引進重點人才方面,《若干意見》規定,引進“兩院”院士,與用人單位簽訂3年及以上勞動或聘用合同,連續3年、每人每月給予1萬元補貼,在牡丹江市購房的,一次性給予安家費100萬元; 凡符合全市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與用人單位簽訂5年及以上勞動或聘用合同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雙一流”或原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全日制本科畢業生,連續5年、每人每月分別給予2000元、1500元和1000元補貼,在牡丹江市購房的,一次性分別給予安家費10萬元、5萬元和4萬元,其中,聘用到事業單位的,一年試用期滿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任正科級領導職務,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可任副科級領導職務。建立事業編制週轉使用制度,實行“政府給身份、企業給待遇”的人才共享機制,對主導產業領域內支柱企業引進的急需緊缺人才,5年合同期滿後,有意願到事業單位工作的,可以申請納入週轉編制管理,此舉也打通了企事業人才通道。

在招引重點人才的同時,牡市通過 設立市“傑出人才貢獻獎”, 完善人才津貼制度,推進市級“專家工作室”建設等措施,加大力度培育開發本土人才。他們積極推動在牡高校、職業及技工院校與企業合作培養技能人才,規定每年向市內企業累計輸送100人以上畢業生,且與企業簽訂3年及以上勞動合同的,每人按標準給予院校獎勵。支持引導市內企業與高校開展校企合作,經批准設立的實訓基地,按其接收高校大學生人數,每人按標準給予企業補助。據牡市人才科科長尹濤介紹,此次人才新政充分考慮牡丹江市的引才實際,普惠到創業大學生、企業引進人才、技能人才為主的基礎性人才,特別是針對企業引進人才多為非重點高校本科生、部分行業技能人才短缺的實際,制定專項支持條款,省內鮮有,有利於吸引“鳳還巢”惠及實體經濟。

據瞭解,在《若干意見》出臺的同時,牡市還編制了《牡丹江市2018年度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目錄》共編制牡丹江12個產業領域、46類急需的人才131名,近期,他們將成立人才招聘工作組,分赴東北三省部分“985”211工程院校,開展宣傳推介活動。(德健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