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廣東科學家改寫國際指南,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療有了新方案

近日,記者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獲悉,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牽頭,聯合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以及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組成鼻咽癌協作小組,一起開展的一項基於誘導化療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個體數據的國際多中心合併分析,在國際上首次確定誘導化療具有確切療效。該研究結果於2月在線發表於全球頂級腫瘤專業雜誌《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並被選為當期亮點文章(Highlights)(2017年影響因子10.2分)。

厲害了,廣東科學家改寫國際指南,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療有了新方案

來自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陳雨沛博士介紹,鼻咽癌是中國南方常見的頭頸腫瘤,發病以廣東最多,因此亦稱為“廣東瘤”。2017年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收治的新發鼻咽癌病例達5609例。遺憾的是,超過2/3的鼻咽癌患者在就診時已經處於局部區域晚期。目前這部分患者的治療根基是同期放化療,但仍有約20%的患者在治療後出現遠處轉移,成為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

厲害了,廣東科學家改寫國際指南,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療有了新方案

馬駿教授團隊

針對局部晚期鼻咽癌,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根據低發區臨床試驗結果,推薦的標準治療方案是“同期放化療聯合輔助化療”並作為Ⅰ類推薦。

可這樣的方案卻並不適合鼻咽癌高發區。2012年,馬駿團隊完成了一項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在國際上首次證實,“同期放化療+輔助化療”的效果並不比單純的“同期放化療”好,相反,輔助化療還會帶來明顯的嘔吐、黏膜炎等毒副反應。 該研究發表當年即被歐洲指南採納,次年(2013年)被美國指南採納。

馬駿教授表示,亞洲人群和歐美人群體質不同,對化療的耐受力有較大的差別。美國指南推薦的後期輔助化療治療方案,可能在歐美人群中有較好的療效。但是在中國的臨床試驗中,後期輔助化療增加了高達42%的嚴重毒副作用,對於患者來說大大延長和增加了痛苦,臨床試驗證實輔助化療對於亞洲人群來說基本是無效的。

厲害了,廣東科學家改寫國際指南,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療有了新方案

“那麼在同期放化療的基礎上能否有辦法提高療效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馬駿教授及孫穎教授團隊再接再厲,再次以一項多中心三藥誘導化療(多西他賽+順鉑+5-氟尿嘧啶)隨機對照試驗,在國際上首次證實同期放化療前使用誘導化療可顯著降低遠處轉移率並提高患者生存。

與此同時,該中心洪明晃教授團隊亦發現順鉑+5-氟尿嘧啶兩藥誘導化療方案有潛在趨勢降低遠處轉移率,隨後陳明遠教授團隊進一步通過該臨床試驗建立了可預測誘導化療療效的分子模型。

基於以上研究成果,2018年,美國最新版指南已將誘導化療方案從持續8年的3級證據上升至2A級證據。國外著名媒體beforeitsnews等以《鼻咽癌綜合治療里程碑:來自中國學者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報道。

厲害了,廣東科學家改寫國際指南,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療有了新方案

新方案讓患者 5年遠處轉移率降低7%

“運用誘導化療加同期放化療,患者遠處轉移率降低多少呢?這是最後的目的。”馬駿向記者解釋,為了最終明確誘導化療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地位,由馬駿教授、洪明晃教授牽頭,聯合新加坡及香港的研究者,對鼻咽癌流行地區的1,193例患者進行了個體數據合併分析,發現相對於單純同期放化療,誘導化療聯合同期放化療可將患者的5年遠處轉移率降低7%,5年總生存率提高6%,明確了誘導化療可通過降低局部區域晚期鼻咽癌的遠轉風險而轉化為生存獲益,確定了誘導化療在鼻咽癌治療中的地位。

有趣的是,陳明遠教授用“飯前喝湯健康,還是飯後喝湯更健康?”來比喻兩個方案同期化療加輔助、誘導化療加同期化療。他認為不同情況有不同的答案。而馬駿團隊在鼻咽癌放療(吃飯)與化療(喝湯)如何結合的研究中,找到了“答案”:放療前“喝湯”比放療後“喝湯”更健康。

厲害了,廣東科學家改寫國際指南,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療有了新方案

對話專家

記者:請詳細解釋一下兩個方案的特點,也就是您說的“飯前喝湯健康,還是飯後喝湯更健康?”(放療(吃飯)與化療(喝湯))

陳明遠:“飯前喝湯”有三個好處:

1. 快速緩解飢餓感;

2. 增進食慾;

3. 促進消化。

同樣,在放療之前,先打兩三個療程的誘導化療,能夠取得以下效果:

1.快速縮小腫瘤,緩解頭痛,頸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2. 增加放療敏感性,減少遠處轉移,提高療效;

3. 改善放療放療高劑量區分佈,提前患者生存質量。

“飯後喝湯”對少數食量大,吃不飽飯的人可能有一定的好處,但缺點更明顯:

1. 增加飽腹感;

2. 難以消化;

3. 浪費食材。

同樣,放療之後再打輔助化療,有很多缺點:

1. 患者經過放療之後,口腔潰瘍,身體虛弱,對再次化療很不耐受,非常痛苦;

2. 放療後的化療,可會會進一步摧殘患的營養狀況和免疫力等,難以提高療效;

3. 輔助化療給患者帶來痛苦,又不能增加療效,還帶來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

名詞解釋

1. 誘導化療:又稱新輔助化療,是指放療前使用的化療,可在短時期內減少腫瘤負荷並減輕由於腫瘤引起的各種臨床症狀,改善血供提高放療敏感性,對亞臨床轉移灶也有一定的作用。

2. “同期化療”:就是在放療的同時,給予患者口服或靜脈的化療藥物

3. 輔助化療:對身體的腫瘤進行手術治療和放療後,應用化療,使原發腫瘤縮小,同時可能消滅殘存的微小轉移病灶,減少了腫瘤復發和轉移的機會,提高治癒率而進行的化學藥物治療成為輔助化療。

文|健康養生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