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真的是鐵齒銅牙嗎?

真正歷史上的紀曉嵐和影視劇中的紀曉嵐是有天差地別的,說出來可能會讓大家跌破眼鏡。

影視劇中的紀曉嵐是個長相端正,衣食簡樸,不近女色,口齒伶俐,清風傲骨,敢於和權貴鬥智鬥勇的風流才子。

紀曉嵐真的是鐵齒銅牙嗎?

但是現實中,各種史料表明——

首先,他是個胖子。

其次,他是一個愛吃肉,噬肉如命的胖子。

而且,他還是一個毫不修飾,愛和美女玩耍的胖子。

最後,他還是一個懂得明哲保身裝糊塗,巴結乾隆的胖子。

紀曉嵐真的是鐵齒銅牙嗎?

大家最關注的,無非是他是不是真的不畏權貴,鐵齒銅牙,敢和和珅PK,敢在乾隆面前耍嘴皮子。

我們不能回到當時的環境裡,所以說什麼都只不過是臆測,非常主觀。但是,通過一些史料和旁證,完全也可以窺得端倪。

紀曉嵐出生於漢大臣紀容舒家,家父是康熙末舉人,官至雲南姚安知府。也就是說紀昀雖不是平民草根,但是他的家世背景在當時也不算大。和和珅相比,和珅是滿人,而且還有爵位。在清朝,一個漢臣和一個滿人地位是很不平等的。哪怕是到了清末,沒落的八旗子弟,和漢人官員也是有主次之分。

從出生上說,紀昀是萬萬沒有那個膽量和習慣去和和珅PK的。此外,他1724年7月26日出生,和珅1750年7月1日出生,一個比和珅大26歲的大爺,也犯不著和晚輩計較。

乾隆用紀昀,主要是讓他編書的,一個關門做學問的文化人,對朝堂上的政事,沒有必要過問,也沒有過問的權力。既然沒有太多幹政的權力,也就沒有必要鐵齒銅牙,東說西評,到處出頭了。

最後,從史料上看,紀曉嵐也從不表現自己在政治權力方面的精明強悍,而是圓融幽默,甚至還給人傻和糊塗的感覺。

紀曉嵐真的是鐵齒銅牙嗎?

紀昀喜歡開玩笑,常常拿大臣們開玩笑。牛應之在《雨窗消意錄》中記錄

注意和大臣們開玩笑,與和他們爭論國事完全是兩碼事。朝堂上一個嘻嘻哈哈開玩笑的人,給人的感覺是不靠譜,沒心機,不用擔心。而經常遭侮同僚,自以為聰明這種性格,要具體有什麼行政作為肯定是很難的。所以估計在朝堂上也就是個殺傷力為零的BUG一般的存在。之所以能這樣存在,也是因為乾隆愛才,特備關照,嘉慶尊老,特別優待,至於乾隆為什麼愛才,除了他博古通今,其實也和會拍乾隆馬屁有關。紀昀聰明,有才學,但是在清朝官場中,絕對不是什麼堅持原則的清流,由於在朝中任職的時候,知道乾隆要查親家盧見曾,於是給他寄信,裡面放著鹽和茶,即提醒案犯朝廷要查鹽政虧空。事發之後,紀昀被髮配新疆烏魯木齊。還是劉統勳來為他開脫,最後才得以被召回。可見紀昀除了有才學,還是一個知道為自家謀利,以及非常會搞關係,在官場有幾個要好朋友的老油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