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周行:網貸行業解決了個體戶借貸哪些問題?

如今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個體戶逐漸成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也為越來越多的人提供了就業機會。但是在企業發展中,資金瓶頸成為制約個體戶發展的致命難題,讓很多創業人員的夢想擱淺。但是自從P2P網貸的出現,有效擴寬了個體戶借貸的渠道,幫助眾多小企業起死回生。那麼,個體戶在融資中主要面臨哪些問題呢?P2P網貸又如何化解個體戶的融資困境的呢?

一、小微企業融資困境

(一)融資難度大

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分為內部融資、銀行貸款、民間借貸、P2P借貸、發行股票債券等。由於小微企業規模小、盈利能力有限,內部融資不足以支撐企業運營發展,所以還需藉助銀行等外部力量。然而,小微企業資產少、技術落後,企業信譽、財務和業務狀況透明度低,銀行從安全角度考慮不願將資金貸給小微企業。此外,小微企業發行股票門檻高,發行債券數量少,很難獲得批准機會,導致小微企業融資困難。

(二)融資成本高

一般情況下,貨幣資金供不應求,金融機構常常採取緊縮型政策,導致信貸價格隨之提高。由於小微企業的自身特點,金融機構很難掌握小微企業的全面信息,財務報表因缺乏可靠性而達不到銀行放貸的標準,小微企業要想獲得融資只能被動接受更高的貸款利率標準,外加保證金、諮詢費、評級費等一些不合理收費,使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通常高於一般企業。

(三)融資風險大

由於銀行對小微企業融資要求較高,大部分小微企業便轉向民間借貸。民間借貸操作簡單,方式靈活,一般不需質押或抵押也能夠獲得大量資金,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融資成本高;二是對借貸雙方具有較高風險,一旦小微企業無法還款極有可能造成民事糾紛;三是小微企業借到長期資金具有一定難度,因此只能進行短期借款來滿足企業經營發展需求,為了獲得足夠資金支撐企業運營,小微企業需要頻繁借債舉貸,造成債務過多而不能到期償還,增加了企業債務負擔,使企業面臨更高的融資風險。

二、P2P對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化解

(一)信用評價多元化

小微企業很難向金融機構提供完善的財務信息,在傳統金融模式下難以取得貸款。P2P實現了對傳統商業銀行的金融脫媒,將有融資需要的小微企業與有理財需求的投資者聯繫在一起,在信用評估方面不僅僅拘泥於向融資機構提供完整的財務信息,還能夠根據商家過去交易活動中的信用積分來進行評判。另外,P2P平臺可以利用小微企業在電商平臺的交易數據及目前的發展狀態,對其財務狀況及發展趨勢進行評估和預測,綜合評價小微企業的經營能力和誠信水平,為投資者的選擇提供保障。

(二)降低融資成本

由於信息不對稱,銀行審批小微企業是否滿足貸款要求過程中,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採集信息,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審批效率。P2P一改傳統銀行耗時費力的審批過程,利用網絡資源和電商平臺等多種數據資源便可獲得小微企業的經營收入和信用等狀況,且信息收集成本幾乎為零。P2P這種借貸雙方直接對接的方式省掉了傳統金融許多複雜的營銷環節,大大降低了交易過程中的協商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滿足小微企業時效性強的特點。

(三)不受地域限制

P2P基於互聯網進行操作,將資金提供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無形地聯繫在一起,在一個虛擬的市場上進行資金交易與管理,不再受傳統金融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既可以減少摩擦也可以提高交易成功率,省時又省力。

總之,P2P網貸開闢了個體戶借貸的另一種有效途徑,與銀行貸款形成了有效互補,助推了個體戶的發展,成為繁榮中國經濟的重要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