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首都爲什麼選擇開封,而不是洛陽?

歷史小小達人


宋太祖趙匡胤還真有過遷都洛陽的打算,不過最後沒有落實。至於原因,本文將在後面介紹,在此之前,先來看一看開封為什麼能在一開始被宋朝定位首都。

需要明確一點,開封作為中原王朝的都城,並不是從北宋開始的,而是從五代時期的後梁就開始了。當時,因為梁太祖朱溫在擔任宣武軍節度使之時,其封地就是以開封為行政中心的。此時的洛陽,因為在一百餘年前的安史之亂時被焚燬,後來雖然有一定的恢復,但是始終沒有能夠恢復到武周時期的繁華。所以,朱溫之所以定都開封,一是因為汴梁為自己的根據地,其在汴梁的根基穩固,二來是汴梁的此時的發展不錯。後來,汴梁又相繼成為了後晉,後漢,後周的都城,經過四個朝代的建設,開封城已經成為了一所具備首都資格的繁榮大都市。

而宋太祖的江山,是受到後周“禪讓”得來的,自然而然,就繼承了後周的國都汴梁城。在此時,洛陽的地位還是相當高的,其為北宋的西京。因為當時尚處於諸侯割據的時代,遷都又是一項比較大的工程,不易完成,所以以統一天下為第一目標的宋太祖趙匡胤並沒有在當上皇帝后就立即選擇遷都。

當宋太祖趙匡胤相繼滅掉南漢,後蜀,將吳越,南唐納入附屬國行列,將北漢打得再也沒有還手之力時,遷都一事,便提上了日程。

在談趙匡胤遷都這個問題之前,需要明確一件事,從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而言,開封非常適合做都城,原因如下:

其一,開封經過四朝的經營,其經濟已經相當繁榮,且人口也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已經具備了首都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功能

其二,當時開封由於汴河的緣故,漕運便利。同時周邊地形平坦,交通方便。

然而,宋太祖還是看出了定都開封的隱患,那就是地形太過於平緩,基本無險可守。當時以為契丹已經佔領了燕雲十六州,所以對於中原王朝而言,北方的屏障已經不復存在。一旦北方少數民族突破邊境的防線,那麼,汴京城將會直接暴露在其鐵騎之下,如此一來,形勢便會變得危急;另一方面,宋太祖在洛陽出生,比較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這算是一個私人原因

基於以上考慮,宋太祖決定遷都洛陽

帝生於洛陽,樂其土風,嘗有遷都之意。始議西幸,起居郎李符陳八難,帝不從。既畢祀事,尚欲留居之,群臣莫敢諫

但是宋太祖的遷都計劃遭到了群臣的阻止,其阻止的理由,無外乎前文提到的開封城的地理優勢

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乘間言曰:“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帝亦弗從。晉王又從容言遷都非便

趙匡胤並沒有聽從勸諫,但是此時又有一個人出來勸阻,此人就是時任晉王且兼任開封府尹,後來的宋太宗趙光義。趙光義在勸諫後,趙匡胤還是沒有打消他的計劃,反而是告訴群臣,洛陽並不是最終的定都之地,最終的都城是長安

話王叩頭切諫,帝曰:“吾將西遷者,非它,欲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德不在險”,帝不答。

趙匡胤的理由很簡單,長安地理位置險要,且有潼關作為屏障,如此一來便可以應對外來威脅,同時可以減少都城的駐軍數量從而節儉軍費,周朝,漢朝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興旺的。但趙光義卻用“在德不在險”來回應,於是乎,趙匡胤也不說話了。

但是,在趙光義離開後,趙匡胤對群臣說了這麼一句話

王出,帝顧左右曰:“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晉王說的固然有道理,但是如果不遷都,那麼不出一百年,宋朝就會民力疲敝,難以長久。

之所以要詳細介紹這件事,是因為在某種意義上,宋朝的都城,決定了宋朝的國運。趙匡胤除了是皇帝之外,他還是一位久經沙場的傑出將領,因此其軍事戰略眼光很獨到。從軍事的角度講,長安最安全,其次是洛陽,最次是開封。因為宋朝此時已經面臨契丹的威脅,宋太祖不能保證以宋朝的國力一定能徹底擊敗契丹,於是為了保險起見,決定最終遷都長安。之所以要以洛陽為中轉,是因為長安當時已經破敗,而洛陽當時已經基本被修復,再加上當時天下還沒有統一,遷都洛陽的成本相對小一些,所以他決定先遷都洛陽,在統一之後,再遷都長安。此時趙匡胤應該已經看出,契丹並不是短時間能夠消滅的,遷都長安,就是在為和契丹打持久戰做準備。

然而,趙光義卻並不同意。趙光義不同意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是開封府尹,他自己的人脈以及其他政治資源都在開封,一旦遷都,這一切的資源將會毫無意義,所以,他一定要阻止遷都計劃,甚至不惜對趙匡胤說出“在德不在險”這種包含不敬語氣的話。

趙匡胤之所以沒有責怪趙光義,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因為趙匡胤對待自己的家人很好,根據記載,趙匡胤在後周擔任都點檢的時候,曾經被自己的親妹妹拿著擀麵杖從家裡趕出來而不反抗,可見其對自己弟妹的包容;二來趙光義當時的勢力已經很大,公開與他叫板,並不是明智之舉。所以,此事就一直耽擱下去,直到宋太祖離奇去世。

事實上,趙光義不願意遷都的原因,個人認為還有,他自信可以徹底消滅契丹,所以不需要將都城遷到險峻的地方。這一點從他在滅掉北漢之後,命令軍隊不加休整就直接北伐契丹可以看出。然而,兩次對契丹的大敗,使得宋朝再也無力北伐,而開封此時,也已經是一切都具備,再要遷都,花費的人力物力巨大,所以遷都已經是不可能了。

綜上,就是北宋沒有遷都的原因。


庭州行者


其實很簡單!宋朝是在後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並且這個大宋王朝來的有點名不正,言不順(杯酒釋兵權),現成的都城,何必遷都??趙匡胤也是為了把國家建設的更好更富裕而已,不想為了後周的小皇帝賣力而已,(我感覺給一個小孩打工,不如自己創業,為自己或者他是想為國家做點更大的貢獻而已,我感覺是趙匡胤當時的想法,因為,他登基之後,並沒有殺害後周的皇親國戚,還有,退位之後,並沒有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他的弟弟)

不管怎麼說,開封,根據當時的水文,地理,文化,經濟,位置,還有當時宋朝皇子們對開封城的感情等等因素,都具備作為都城的條件,不用遷都!!從歷史的角度出發,開封已經具備了作為都城的條件,要不是當時開封城也成不了世界上僅次於現在美國紐約市的第一大城市,這就是潛力!

有人說,開封是平原,不像北京,西安,洛陽,三面環山,開封沒有靠山,從哪個角度講,都不具備作為都城的條件,我想說的是,那個城市達到過世界上第一大城市過??我想說的的是,都有靠山是吧?!對於現代的原子彈戰爭來說,有靠山和沒有靠山有啥區別?!所以,開封不用遷都,開封,就是這麼任我行!

雖然,現在淪為了四線城市,但是,開封曾經輝煌過,並且還沒有哪個城市超越過,包括北上廣深(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城市,經濟,軍事,綜合國力成為世界第一的)!!

不過說實在的,作為開封人,過去的已經成為過去式了,最重要的還是要看今朝。所以,現在的開封更需要國家的重視和扶持,需要再給開封機會,多關注開封的發展,畢竟開封也為國家的文明建設出了不少力,國家不能忘了開封!當然,這裡不能忽視開封人民的自身發展,必要時需要別人扶持,當然,咱們開封人自己還要努力,凡事還要靠咱們自己艱苦奮鬥,把自己的家鄉建設的更美好!!因為,歸根結底,歷史都是人民創造的!!

總之,希望開封發展的越來越好,越來越富裕!!開封人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A乾皇君朕A


因為當時的洛陽百廢待興。不能承擔建都的重任。其實,定都開封的時候,趙匡胤曾說過,以後還是要搬去洛陽的。但是後來,唉。。。

看到了一個收藏,既然會有人看,那我就再講一點。

隋朝初立時,隋煬帝建造了大運河。大運河剛剛建造的時候,和現在的並不一樣。雖然都是南起杭州,北到北京。但是當時,大運河是彎的。是彎到洛陽的。而洛陽當時依靠長安,貨物在洛陽可以很快的送往長安。可以說,洛陽的興旺發達全在於這條運河上。沒有這條運河,就沒有洛陽的首都地位。因為,當時,在李唐建立以後,長安雖然很繁華,但是僅靠關中的糧食是養不活那麼多人的。所以,這就需要洛陽往長安送糧。大家都知道,古代嘛,肯定還是水路最有效率,但是,三門峽這個地方在古代是基本上不能過商船的。後來三門峽水庫的建立也是一大敗筆。扯回來接著說,那麼從洛陽到長安就要走陸路了,但是陸路效率又太慢。這就是為什麼武則天當政初期,會前往洛陽避暑的原因。說是,避暑,其實就是長安糧不夠了,皇上呢,就帶著那些官吏們去糧多的洛陽吧。別和老百姓掙了。夏天的時候,河流流量比較大。三門峽那裡就會過不去。

而到了宋朝呢,巧了,開封到洛陽那一段運河堵了,糧食只能到開封。到不了洛陽。所以,就只能選擇在洛陽。如果更往南的話,就很容易偏安一隅,等於是把整個北方不戰而棄。


不良人4235


北宋實行兩京制,東京汴梁西京洛陽。為什麼始終沒有把政治實體搬到洛陽,原因很複雜。由於北宋開國採用杯酒釋兵權的策略,導致全國各地出現了大批的貴族和大地主階層。過度主張重文輕武,造成軍隊的高級統帥均是文官~樞密院。大批的貴族和大地主階層利用關係,進入軍隊中層管理層不作為吃空餉,日積月累北宋隨號稱百萬大軍,實際編制虧空很大且文官不重視武力和戰力,戰鬥力及弱。北方胡人長年從北京南下侵擾,不得不把重兵至於北方,皇帝要掌控軍隊只能留在開封。另一個原因就是北宋皇帝換的特別快,貴族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土地,又不想離皇帝太遠,阻止遷都洛陽,雖然洛陽也修建皇家宮殿和園林,但始終沒有迎來過皇帝。當時反對王安石變法的文學家都聚集洛陽,停職留薪。所以北宋大量給皇家歌功頌德的詩詞出現,文學出現空前繁榮。


勇者奇緣


開封作為都城是從五代第一個朝代後梁開始的,開封是他的根據地,朱溫滅唐以後以開封為東都,洛陽為西都(陪都),以後除了後唐以洛陽為都,後晉、後漢、後周均以開封為都,這影響了北宋,北宋代周以後沿用開封為正式都城稱東京,洛陽為西京,應天(河南商醜)為南京,大名(河北大名)為北京,作為陪都,洛陽由於唐末以來的戰亂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壞,後唐試圖恢復唐代洛陽舊制已不能成功,所以自後晉以至北宋降為陪都,終於被開封取代。



唐代明堂天堂皇宮模型圖



漢宣清乾麗水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d3ce4045d59ceba0c458337c6b200af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