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第一谋臣:一生算无遗策,却被人算计而死!株连九族

西晋灭亡后,五胡乱华,中原地区进入了“十六国”混战时期,攻伐战乱,连年不休。直到前秦苻坚的出现,北方才迎来了短暂的统一。但随着苻坚在淝水之战的战败,前秦帝国土崩瓦解,北方陷入更为混乱的分裂。最终使北方再归一统的是北魏的拓跋焘。拓跋焘极具军事天赋,十二岁就曾带兵打仗,在他四处征讨下,使得“十六国”以来的混乱局面得以结束。然而在拓跋焘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有一个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被誉为“南北朝第一谋臣”的崔浩。

南北朝第一谋臣:一生算无遗策,却被人算计而死!株连九族

崔浩出身于清河崔氏,是北朝汉族门阀士族第一大姓,其族联姻也皆是高门士族。崔浩生性聪颖,极具才华,从小就博览经史,精通百家之言,玄象阴阳,无不涉及,其造诣在当时无人能与之匹敌。历任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朝。拓跋焘即位后,准备要讨伐胡夏赫连昌,知道崔浩很有才能,就和他商讨攻伐大计,不久就攻破胡夏都城统万城,俘虏了夏主赫连昌。

此后在拓跋焘发起的一系列统一北方战争中,崔浩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重大的军事决策上,能做到算无遗策。所以拓跋焘十分重用个崔浩,凡有军国大事不能决断,一定要先问过崔浩才施行。可以说没有崔浩,拓跋焘即使再有军事才能也很难统一北方。然而就是这么信任崔浩的拓跋焘,最终却诛杀了崔浩九族。

南北朝第一谋臣:一生算无遗策,却被人算计而死!株连九族

太延五年(439年),拓跋焘命崔浩修撰国史,并叮嘱他写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崔浩据此要求,详细收编了魏国的历史资料。《国记》修毕后,有人建议把它刻在石碑上,崔浩认为不错,太子拓跋晃也表示赞赏。于是崔浩动用300多万人,营造了一个方圆一百三十步的碑林,让天下人皆可观之。

皇帝本意是想借此来宣扬国朝的丰功伟绩,然而由于崔浩修史时秉公执笔,详实而无所避讳,其中记载了不少魏国早期的羞耻秘事,比如“兄长死后,弟弟可娶嫂子”,看到的人无不瞠目结舌,暗自嘲笑。鲜卑贵族看到无不愤怒,先后向拓跋焘指控崔浩有意宣扬国恶。于是拓跋焘下令逮捕并亲自审讯,崔浩惶恐不能应付。

南北朝第一谋臣:一生算无遗策,却被人算计而死!株连九族

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拓跋焘诛杀崔浩,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汉族豪门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北方士族由此受到沉重打击,其实“国史之狱”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鲜卑贵族对以崔浩为代表的赵魏旧族早就心存不满,两方势力都在互相猜忌。

后经证实,这一切其实是有预谋的,这种阴谋是为了制衡两大势力。鲜卑贵族借助崔浩修史这一导火线,严重打击了汉人士族势力,从而达到巩固了鲜卑贵族的势力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