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算无遗策,三国明哲保身第一人——谋士贾诩!

身处乱世,是指点江山,风光无限,还是明哲保身,低调做人?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回首三国年代,谋士们们指点江山的风仪让人心驰神往。所谓谋士,是指运用巧妙的或狡猾的计策而完成某一事业或得到某一结果的人,《墨子·号令》有云:"县各上其县中豪杰若谋士、居大夫、重厚口数多少"。然而,无论是英年早逝的大都督周瑜,还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诸葛亮,抑或是为王佐之才的谋士荀彧,下场却都颇为凄凉。

审时度势,算无遗策,三国明哲保身第一人——谋士贾诩!

不过,有一人在乱世中审时度势,以一介凉州士人之身位列三公,造下杀孽无数却不光自己在乱世之中以77岁高龄寿终正寝,更保全了家人。这就是堪称明哲保身第一人的谋士贾诩贾文和。

审时度势,算无遗策,三国明哲保身第一人——谋士贾诩!

若说三国之中,亮眼的文臣不说一百也有八十,想在那样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段中留名实在不易,若是提及贾诩能留下偌大的名头的原因,就是不得不谈谈他最出名的三事:

一说当初董卓被王允一套连环计下去,让自己的干儿子吕布给捅了个透心凉,董卓的下属李傕郭汜本想收拾铺盖赶紧跑路,贾诩一听立马坐不住了,你们都跑了,我一个小喽喽,又是文官,想跑也跑不过你们,这怕是要玩完啊,于是立马跑去劝说两人:二位将军现在还有下属,这要是直接跑路,随便来个人就能把你们抓了领赏,何不先杀一个回马枪?若是成功那就赚大了,就算不成功,也不损失什么,到时候再跑也不迟嘛。这句话的后果嘛,倒也不算严重,无非就是坑了两京百姓,公卿百官……而已。

审时度势,算无遗策,三国明哲保身第一人——谋士贾诩!

审时度势,算无遗策,三国明哲保身第一人——谋士贾诩!

二说曹操袁绍较劲之时,官渡之战尚且没打。贾诩却从蛛丝马迹中看出天下大势的脉络,然而此时人在张绣麾下,投奔曹操未必得到重用,怎么办呢?好说,带着主子一起投奔,自然就万事大吉了。于是贾诩力劝张绣:虽然你杀了曹氏家族的第一继承人,这恰好说明你厉害啊,如此才有招揽价值,更何况,曹操袁绍僵持,我们去袁绍方,他们兵强马壮必然不看中我们,相反,去了曹操那边,正是雪中送炭,更何况,曹操这人野心极大,为了天下,肯定不会计较你杀他儿子这事的。结果嘛,曹操确实没计较,还给了张绣不低的礼遇,不过被张绣所杀的曹昂不光有个心怀天下的爹,还有个很念情分的弟弟,魏略记载,曹丕最终逼死张绣,诛戮其子,让张绣一家断子绝孙。

审时度势,算无遗策,三国明哲保身第一人——谋士贾诩!

三说曹操晚年,儿子都很优秀,立谁为储实在犯难,于是咨询麾下谋士。不过嘛,这皇子争位,最忌讳外人掺合,前面杨修死的不明不白的例子尚在眼前,贾诩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但是话说回来,自古以来干嘛升官最快呢?答案当然是从龙了,毕竟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新皇帝都得给自己的支持者奖赏,让自己坐稳江山。于是贾诩面对曹操"屏退左右"的私下询问,嘿嘿一笑很荡漾,笑的曹操犯嘀咕,赶紧问他,我问你话呢,你傻笑什么,贾诩这时才说,哎呦不好意思,刚才想袁绍和刘表的事,一下入神了。这句话可简直太神了,被后世演讲与口才列入必读科目,为什么呢,这句话好像什么也没回答,但是又说了不少东西。袁绍和刘表关立储什么事呢?因为这俩人无一例外是没立长子为接班人,结果最后身死族灭,曹操一听,立马决定立长子曹丕为接班人,结果呢,大家都知道了,曹丕一上任,立刻任命贾诩为三公之首的太尉,可谓位极人臣了。

审时度势,算无遗策,三国明哲保身第一人——谋士贾诩!

贾诩一生,不光工于谋国,更精于谋身,一生之中做事低调,别人不问他,他也不主动出谋划策,但是一生算无遗策,几无失手,决策者听之者胜,不听者败,也可堪称三国历史之最了。

就是这样一个在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武将,是每个三国类游戏中都无法跳过的经典角色,但是将贾诩的"算无遗策"真正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是网易全自由三国策略手游《率土之滨》:

审时度势,算无遗策,三国明哲保身第一人——谋士贾诩!

率土之滨中,给了贾诩一个非常独特的游戏机制"试图释放" ,这个机制的效果是:当敌军受到算无遗策伤害后会在行动前进行判定,敌军每佩戴一个主动战法,就要受到一次伤害。

正如同历史上的贾诩一样,不动时韬光养晦,一旦定计,敌人也就离死不远了。

率土之滨的世界,你可以做谋士指点江山,规划战略,也可以当虎将一骑当千,有我无敌;可以广交朋友,八面玲珑,也可以偏安一隅,笑傲江湖,在这里,有兄弟、有风景、有纷乱、有人情。

怎么活,你自己做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