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時度勢,算無遺策,三國明哲保身第一人——謀士賈詡!

身處亂世,是指點江山,風光無限,還是明哲保身,低調做人?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回首三國年代,謀士們們指點江山的風儀讓人心馳神往。所謂謀士,是指運用巧妙的或狡猾的計策而完成某一事業或得到某一結果的人,《墨子·號令》有云:"縣各上其縣中豪傑若謀士、居大夫、重厚口數多少"。然而,無論是英年早逝的大都督周瑜,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丞相諸葛亮,抑或是為王佐之才的謀士荀彧,下場卻都頗為淒涼。

審時度勢,算無遺策,三國明哲保身第一人——謀士賈詡!

不過,有一人在亂世中審時度勢,以一介涼州士人之身位列三公,造下殺孽無數卻不光自己在亂世之中以77歲高齡壽終正寢,更保全了家人。這就是堪稱明哲保身第一人的謀士賈詡賈文和。

審時度勢,算無遺策,三國明哲保身第一人——謀士賈詡!

若說三國之中,亮眼的文臣不說一百也有八十,想在那樣一個輝煌的歷史時段中留名實在不易,若是提及賈詡能留下偌大的名頭的原因,就是不得不談談他最出名的三事:

一說當初董卓被王允一套連環計下去,讓自己的乾兒子呂布給捅了個透心涼,董卓的下屬李傕郭汜本想收拾鋪蓋趕緊跑路,賈詡一聽立馬坐不住了,你們都跑了,我一個小嘍嘍,又是文官,想跑也跑不過你們,這怕是要玩完啊,於是立馬跑去勸說兩人:二位將軍現在還有下屬,這要是直接跑路,隨便來個人就能把你們抓了領賞,何不先殺一個回馬槍?若是成功那就賺大了,就算不成功,也不損失什麼,到時候再跑也不遲嘛。這句話的後果嘛,倒也不算嚴重,無非就是坑了兩京百姓,公卿百官……而已。

審時度勢,算無遺策,三國明哲保身第一人——謀士賈詡!

審時度勢,算無遺策,三國明哲保身第一人——謀士賈詡!

二說曹操袁紹較勁之時,官渡之戰尚且沒打。賈詡卻從蛛絲馬跡中看出天下大勢的脈絡,然而此時人在張繡麾下,投奔曹操未必得到重用,怎麼辦呢?好說,帶著主子一起投奔,自然就萬事大吉了。於是賈詡力勸張繡:雖然你殺了曹氏家族的第一繼承人,這恰好說明你厲害啊,如此才有招攬價值,更何況,曹操袁紹僵持,我們去袁紹方,他們兵強馬壯必然不看中我們,相反,去了曹操那邊,正是雪中送炭,更何況,曹操這人野心極大,為了天下,肯定不會計較你殺他兒子這事的。結果嘛,曹操確實沒計較,還給了張繡不低的禮遇,不過被張繡所殺的曹昂不光有個心懷天下的爹,還有個很念情分的弟弟,魏略記載,曹丕最終逼死張繡,誅戮其子,讓張繡一家斷子絕孫。

審時度勢,算無遺策,三國明哲保身第一人——謀士賈詡!

三說曹操晚年,兒子都很優秀,立誰為儲實在犯難,於是諮詢麾下謀士。不過嘛,這皇子爭位,最忌諱外人摻合,前面楊修死的不明不白的例子尚在眼前,賈詡自然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但是話說回來,自古以來幹嘛升官最快呢?答案當然是從龍了,畢竟無論出於什麼原因,新皇帝都得給自己的支持者獎賞,讓自己坐穩江山。於是賈詡面對曹操"屏退左右"的私下詢問,嘿嘿一笑很盪漾,笑的曹操犯嘀咕,趕緊問他,我問你話呢,你傻笑什麼,賈詡這時才說,哎呦不好意思,剛才想袁紹和劉表的事,一下入神了。這句話可簡直太神了,被後世演講與口才列入必讀科目,為什麼呢,這句話好像什麼也沒回答,但是又說了不少東西。袁紹和劉表關立儲什麼事呢?因為這倆人無一例外是沒立長子為接班人,結果最後身死族滅,曹操一聽,立馬決定立長子曹丕為接班人,結果呢,大家都知道了,曹丕一上任,立刻任命賈詡為三公之首的太尉,可謂位極人臣了。

審時度勢,算無遺策,三國明哲保身第一人——謀士賈詡!

賈詡一生,不光工於謀國,更精於謀身,一生之中做事低調,別人不問他,他也不主動出謀劃策,但是一生算無遺策,幾無失手,決策者聽之者勝,不聽者敗,也可堪稱三國曆史之最了。

就是這樣一個在歷史上留下濃重一筆的武將,是每個三國類遊戲中都無法跳過的經典角色,但是將賈詡的"算無遺策"真正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是網易全自由三國策略手遊《率土之濱》:

審時度勢,算無遺策,三國明哲保身第一人——謀士賈詡!

率土之濱中,給了賈詡一個非常獨特的遊戲機制"試圖釋放" ,這個機制的效果是:當敵軍受到算無遺策傷害後會在行動前進行判定,敵軍每佩戴一個主動戰法,就要受到一次傷害。

正如同歷史上的賈詡一樣,不動時韜光養晦,一旦定計,敵人也就離死不遠了。

率土之濱的世界,你可以做謀士指點江山,規劃戰略,也可以當虎將一騎當千,有我無敵;可以廣交朋友,八面玲瓏,也可以偏安一隅,笑傲江湖,在這裡,有兄弟、有風景、有紛亂、有人情。

怎麼活,你自己做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