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报个专注力培训班?其实有些事家长自己就能做

最近,吉哥听说一位朋友给自己的孩子报了“专注力培训”的课程,现在的课外辅导班,可真是千奇百怪呀。

但其实,孩子的专注力是天生的,只要父母给予恰当引导,就可以发掘、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根本不需要家长去专门培养。

给孩子报个专注力培训班?其实有些事家长自己就能做

专注力也很容易被破坏,孩子的专注力经常还没机会培养起来,就被大人有意无意地破坏掉了。因此,家长与其想方设法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不如用合适的方法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家长容易有哪些破坏孩子专注力的行为?

1.要孩子做的事太难或者太容易

举个例子来说,孩子已经5岁了,还给孩子看两三岁时的绘本,孩子就会觉得过于简单,没有吸引力;而在孩子12个月时,要求孩子用勺子去吃饭,孩子也无法做到,多半是做了一下就不会做了;

2.大人用语言或者行动突然打断正专注在某事上的宝宝

如宝宝正在自己读绘本时,突然被大人塞了水杯喝水;再如,宝宝对水有很大的好奇心,正准备伸手去碰,突然大人一声大叫“不可以”,宝宝吓得睁大眼睛。

给孩子报个专注力培训班?其实有些事家长自己就能做

3.环境过于混乱,杂物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如,小朋友站着工作的时间要比坐着工作的时间要短很多,因为站着不舒服。再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在玩玩具,一心二用,注意力不集中。

保护孩子专注力的几个要点:

1.给孩子准备值得专注的、适龄的活动

首先,我们要明白”专注“是一种什么状态。专注力,是指孩子专心投入做一件事的能力。专家认为,此时的孩子应该是安静的、脑子是平稳思考的。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做到看两个小时电视,玩两个小时电脑不带挪窝的,或者玩两个小时游戏不停,但是这种状态下,大脑是停滞的,或者因外界刺激是过度兴奋的,并不是平静思考的。

因此,家长应该尽可能提供给孩子让孩子思考的开放游戏或玩具。比如说,玩积木时,尽管只是单纯地观察、触摸、移动,但此时孩子地大脑也是在感知和思考。

另外,为孩子选择玩具不能太超龄,太超龄会给孩子极大的挫败感,要符合或者超出一点点孩子当下的能力即可。太容易或太难都容易让孩子提前放弃,中断游戏,专注力自然也得不到锻炼。

给孩子报个专注力培训班?其实有些事家长自己就能做

2.在适当的时机介入

孩子玩耍时,父母应在一旁扮演观察者的角色。

在活动开始之前,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活行动来引导孩子。不要在孩子玩耍时一直和宝宝说,你要这样做,你这么做不对等等;

无论孩子从事的活动在大人看了有多么无趣,都请不要随意打断。那正是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实际,更不要随意中断孩子做所谓“没意义“的事,拉他去玩某些有意义的事。

家长应该在孩子真正需要时再去帮助孩子。譬如说,孩子在搭积木时遇到了困难,突然开始发脾气了。这个时候,家长不如不要急着去帮忙,如果孩子发完脾气,自己还能重新投入,静下心来研究,家长就不需要帮忙和插嘴。孩子如果非常沮丧,或者主动请求家长帮忙,把爸爸妈妈们就可以和孩子一起重新完成组装。

家长的职责是,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并帮助孩子避免因为情绪的波动提前结束活动,同时要给孩子独立思考、琢磨的机会。

给孩子报个专注力培训班?其实有些事家长自己就能做

3.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这是很多家长会忽略的一点,很多爸爸妈妈认为,玩的环境难得还需要有什么讲究嘛?但是孩子玩耍的环境,如果周围杂乱或玩具太多,则大大增加了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可能性。

有位宝妈说:“孩子面前有10本书时,她非常的不专心,一边听我讲,一边用眼睛去扫其他的书,其实她是在心里盘算,下一本要听哪个。

当下这本也不并不投入,因为眼看着还有那么多将要读的,她也着急忙慌的赶紧看完这个去看下一个。 但是如果手边只有2、3本的时候,她就能很专注的跟我的思路走。”简则精,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另外,这个区域,应该要没有任何的安全隐患,不然妈妈一会一句“不可以乱动”、“小心磕着”,孩子哪里有多余的精力去专注呢?

给孩子报个专注力培训班?其实有些事家长自己就能做

4.提高孩子专注力的小建议

首先,可以坚持交替学习的方法。孩子如果长时间做同一件事,身心都会产生疲惫感,不妨让他放松一会儿,进行一些其他活动;其次,大声朗读可以提高孩子专注力,这是因为大声朗读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大声朗读时,精力自然会高度集中;最后,可以丰富孩子的感官操作,满足孩子的感官需要。比如,嘴巴咬各种材质的东西,手抓各种沙、豆子、米等,撕书、报纸、卫生纸等,踩水、拍水,这些活动都能让孩子产生极大兴趣。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家长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原则,就能让孩子的“专注力”自然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