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85年国宝,外国人无偿捐回,说以后还会继续归还

近代因为战争的原因,大量的国宝被列强入侵的时候遭到破坏,有的抢走流失海外成为私人财产,有的被战争彻底毁坏,这些文物承载着民族的智慧,更是民族文化的象征。

1750年的中国,这个时候清朝国力强盛,乾隆皇帝又是一个孝子,为了给太后母亲祝寿把原来的瓮山改名万寿山,并对万寿山区域进行园林开发。因为乾隆皇帝喜爱江南的美丽风景,就希望在北京城建造更多的园林风光。

流失85年国宝,外国人无偿捐回,说以后还会继续归还

从乾隆15年开始(1750年),不断的的进行施工修建,经过15年的努力,终于修建出新的皇家园林,名字叫清漪园,也就是以后的颐和园。

从乾隆皇帝后期开始,国家开始贪污成风,随着贪婪不断,国力越来越弱。和珅就是清朝贪污的代表,一个人的钱够清政府十几年的国家税收。清朝的统治开始走下坡路,国力逐渐的衰退。

到1860年,这一年是清朝灾难的开始,也是国家民族苦难的开始,鸦片战争战败,八国联军杀进北京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逃到西安进行避难,而列强针对北京城进行疯狂的烧杀抢掠。

当时,国库宝藏被联军洗劫一空,更是纵火焚烧圆明园,在乾隆二十年修建的宝云阁也被洗劫,宝云阁设计巧妙,非常精美,所有结构都是用铜打造的,高度有7米多,重200多吨,这么个大家伙肯定是不能完全搬走的,但是侵略者把里面的东西抢劫一空,只剩下主体结构幸存下来。

流失85年国宝,外国人无偿捐回,说以后还会继续归还

1908年的一天,负责维护颐和园的太监进行巡查的时候,发现10个宝云阁的铜窗也丢失了。这可吓坏了当时看护的太监,这可是死罪啊!

本来就不完善的宝云阁,10个窗户丢失之后,更是惨不忍睹了。但是,文物爱好者从未放弃过努力。他们希望有一天,这些遗失的国宝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1992年,鲍威廉先生,在一次商业的活动中无意间知道,中国的国宝,宝云阁铜窗流失到海外的消息,他决定想办法让国宝重回母国。

经过多方面的询问打听之后,终于找到国宝的下落,流转到了法国巴黎一位收藏家的手中,他和这位收藏家多次见面商谈。

鲍威廉计划用公司的名义买下10个铜窗,当时因为资金的问题最终停下。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努力。

流失85年国宝,外国人无偿捐回,说以后还会继续归还

随后,他和林伯格先生认识,林伯格是美国国际工商保险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他非常支持购买捐赠的计划。

于是,1993年美国国际工商保险集团公司以50多万美金的价格,从法国巴黎把10个铜窗买回,无偿的捐献给了中国颐和园。

同归的当天,董事长格林伯格说道:“铜窗是中国的,应该归还中国,我做这件事是第一次,但我希望这不是最后一次。”相信只要有机会,他会让更多的国宝回归自己的国家。

从1908年的流失,到1993年的回归,离开祖国85的国宝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国宝的回归感谢外国友人的帮助,相信在共同的努力下,会有更多的国宝回归,友好的国际友人,会不断伸出援助之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