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餅的歷史來源

簡介

老婆餅是廣東潮州地區一種漢族傳統名點,皮薄餡厚,餡心滋潤軟滑、味道甜而不膩,確實是一道不錯的點心,但它最吸引人的地方還在於它那溫馨的名字和那段感人至深的傳說。單身的男士如果每天吃上一個甜美的老婆餅,肯定會增加早日找到另一半的決心;而戀愛中的男女則可以利用老婆餅來營造氣氛,說不定就會讓感情突飛猛進呢,如果是你親手製作的,那成功的機會肯定會大得多哦。

老婆餅的歷史來源

歷史文化

版本一

宏明老婆餅和元郎是廣東(潮汕地區)、江西一帶的名小吃,它還有個雅號叫”冬茸酥”。關於老婆餅,有這樣一個傳說:以前有一對恩愛夫妻,媳婦甘願到遠方做工賺錢為家翁治病。妻子離去後,丈夫並沒有氣餒,研製出一道味道奇好的餅,最終以賣餅賺錢贖回了妻子,重新過上了幸福生活。這道美食流傳開來後,便被人們稱作老婆餅。

你沒有想到這小小的老婆餅還有這樣一段忠孝恩愛的故事吧,賣老婆餅可以重新過上幸福生活,比起武大郎賣燒餅卻丟妻喪命來,這老婆餅的功德要圓滿得多。

老婆餅的歷史來源

版本二

有一個潮州人到廣州做了點心師傅,一次他回老家探親時,帶了很多廣州點心回去給家人品嚐。誰知老婆吃了他千辛萬苦帶回來的點心,卻說,“這些廣州的名點還沒有我做的冬瓜角好吃呢。”潮州師傅不相信,老婆便

以冬瓜茸為餡、麵粉為皮,做了些冬瓜角給他吃,他吃過之後,果然覺得好吃。在探親結束後,他又讓老婆做了一大包冬瓜角,帶到廣州給其他師傅品嚐。沒想到大家吃了之後,也連聲道好。由於這點心為潮州師傅的老婆所做,大家便叫它“潮州老婆餅”。後來經過他們的一番改進,這老婆餅便成了廣州有名的點心。

老婆餅的歷史來源

版本三

起源自廣東潮州點心老婆餅,外皮烤成誘人的金黃色,裡頭一層層的油酥薄如棉紙,酥鬆得不得了,一咬下去碎屑便掉了滿地,每一口都嘗得到蜜糖般的香甜滋味!老婆作的餅 受到老闆青睞!

相傳在廣州,有一間創辦於清朝末年的老字號茶樓,以各式點心及餅食馳名;某日,茶樓裡一位來自潮州的點心師傅,帶了店裡各式各樣的招牌茶點回家給老婆吃,想不到他老婆吃了之後,不但沒稱讚店裡的點心好吃,甚至還嫌棄地說:“茶樓的點心竟是如此平淡無奇,沒一樣比得上我孃家的點心冬瓜角!”

老婆餅的歷史來源

這位師傅聽了之後心裡自然不服氣,就叫他老婆作出“冬瓜角”給他嚐嚐!老婆就用冬瓜蓉、糖、麵粉,作出了焦黃別緻的“冬瓜角”;這位潮州師傅一吃,風味果然清甜可口,不禁稱讚起老婆娘家的點心!

隔日,這位潮州師傅就將“冬瓜角”帶回茶樓請大家品嚐,結果茶樓老闆吃完後更是讚不絕口,問起這是誰哪一間茶樓作的點心?師傅們說:“是潮州老婆作的!”於是老闆就隨口說這是“潮州老婆餅“,並且請這位潮州師傅將之改良後在茶樓販賣,結果大受好評!“老婆餅”因而得名。

老婆餅的歷史來源

疊出酥鬆的層次感 “老婆餅”的絕妙口感,來自於裡頭層層疊疊、薄如棉紙的油酥皮;“米哥烘焙坊”主廚劉哲男師傅說,要作出這份層次感相當費工夫,首先在材料上,要將水油麵團與油酥分開處理,將水油麵包入油酥,開再折起,如此重複兩次,利用水與油互不相溶的特性,作出酥鬆分明的層次感!師傅說整個過程中力道要均勻,千萬不能將麵皮稈破,兩種麵糰和在一起,就會失去層次感!

至於香甜的內餡,傳統的潮州“老婆餅”包入的是冬瓜蓉,所以也稱為“冬茸餅”,傳入臺灣後,甜餡內容改以單純的糖為主,清甜的香味一樣迷人可口!

老婆餅的歷史來源

製作方法

製作原料:

精麵粉、糕粉、白砂糖、酥油、蜂蜜、麻仁、雞蛋、食鹽、脫氫醋酸鈉

製作過程:

1、制冬茸餡,選用上了灰的老冬瓜,削皮去籽,入籠蒸熟,取出用攪拌機打成茸,再用紗布包住擠去水分,放入有少許豬油的熱鍋中,加糖不停地翻炒,然後視幹稀程度勾一定量的芡,使其比較濃稠,最後加入熟瓜子仁、熟芝麻等和勻,起鍋晾冷即成冬茸餡。當然,也可以用冬瓜糖來代替冬瓜茸制餡,這樣製作起來還要簡便一些:將冬瓜糖攪成茸,再和豬油、潮州粉(炒熟的糯米粉)一起擦勻,最後加入熟瓜子仁、熟芝麻等拌勻即可。

2、制皮老婆餅的餅皮屬於油酥麵皮,由油心和水油皮組成。其水油皮由450克低筋麵粉、100克高筋麵粉、7克泡打粉、1個雞蛋、10克豬油,以及適量的清水揉制而成;而油心則是由450克低筋麵粉、350克奶油、550克豬油揉制而成。

老婆餅的歷史來源

3、包餡烤制餅皮以小開酥方法制作,取一小塊水油皮,包住一小塊油心,按扁後擀成牛舌形,再由外向內捲成圓筒,按扁,疊成三層,最後擀成圓形片,就可以包餡成形了。

4、包好的餅坯也要按成扁圓形,並用刀在上面劃上兩道小口(主要是為了避免烘烤時因餡心膨脹而破皮),接著刷上雞蛋液,撒上芝麻,入烤箱烤約10分鐘,這香噴噴的老婆餅便製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