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先民及其他——試論趙陀、張九齡的地位和貢獻

一部人類的歷史,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移民史。一個民族、一個民系的產生和發展,總是和移民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中國的移民活動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古代有山西大槐樹的傳說,近代有闖關東、走西口等大規模的移民活動。而廣東,是幾千年來中原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也是中國海外移民的主要出發地之一。廣東省的三大民系:廣府人、潮州人和客家人,其主體都是中原的移民,不過是大批到達廣東的時間有所不同而已。

客家先民及其他——試論趙陀、張九齡的地位和貢獻

中原向廣東移民,從古至今持續不斷。第一次大規模的移民是在秦朝。這次移民可說是軍事移民。秦始皇滅了六國,完成統一中原的大業後,即開始經略嶺南。據《淮南子、人間訓》所載,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秦始皇派屠睢率領50萬大軍分五路向嶺南(當時為越地)進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嶷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郡,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幹之水。三年不解甲馳弩---以與越人戰。”秦軍受到越軍的頑強抵抗,幾乎全軍覆沒,屠睢陣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又派任任囂和趙陀領軍出擊南越“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委任任囂為南海尉,趙陀為南海下屬的龍川縣縣令。任囂死後,趙陀繼任南海尉。任囂、趙陀所率領的幾十萬大軍,可說是廣東省第一批中原移民,因為他們駐防和管轄的範圍主要在今珠江三角洲、東江流域和粵東沿海一帶,可以說他們就是現在的廣府人、潮洲人和客家人三大民系最早的先民。

客家先民及其他——試論趙陀、張九齡的地位和貢獻

趙陀,史稱中縣人,也就是中原人士,河北省真定人。他曾擔任龍川縣令六年,當時的龍川縣管轄範圍包括現在的河源市各縣和汕尾市的海豐、陸豐、惠東等縣,還包括韶關市的新豐,梅州市的五華、興寧、豐順,江西省的尋烏、龍南、定南等地。這一大片地域基本上是東江流域,又是現在客家人的聚居之地。趙陀治理龍川六年,為東江流域的開發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秦始皇統一嶺南之前,相對於中原,廣東還是一片蠻荒之地,楚人還是化外之民,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都處於極其落後的狀態,地處東江上游的龍川只有更為滯後。趙陀主政龍川期間,在政治上,引進秦朝的政治理念,建構先進的政治架構。在經濟上,興修農田水利,在農業社會,這是保障和發展經濟的最重要的措施。“南越王趙陀氏,昔令龍川時,建池於敖山湖之東,阻山帶河,四面平曠,登山景望,惟此為中,厥土沃壤,草木漸包,墾闢定規制------鑿井於治之東偏,曰越井------井周圍為二丈許,深五丈,雖當亢旱,萬人汲之不竭。其源出敖山山泉,極清冽,味甘而香,自秦距今八百七十餘年,其跡如新。”在文化上,引進中原文化,又尊重楚文化。此外,趙陀還上書朝廷,要求派三萬婦女到嶺南,朝廷結果派來一萬五千名婦女,“秦使尉陀逾五嶺攻百越,尉知中國勞極,止王不來,使人上書,求女無夫者三萬人,以為士卒衣補,秦皇帝可其萬五千人。”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向嶺南的純女性移民。這對於中原民眾在龍川以至嶺南一帶的繁衍生息具有重大意義。趙陀後來任南海尉,之後又自立為南越王,影響更擴大到全廣東,所以說趙陀所率領的秦朝幾十萬大軍是廣東三大民系的先民,可以說是有史為證。龍川是客家第一縣,河源稱為客家古邑,可說是順理成章。

客家先民及其他——試論趙陀、張九齡的地位和貢獻

自秦之後,由於戰亂和其他原因,中原向廣東的移民絡繹不絕,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粵北、粵東都有一批又一批的中原人遷徙而來居住。西晉末年,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大批中原人,其中包括客家先民被迫南遷。之後輾轉萬里,歷經千年,一部分客家人從福建來到河源地區定居,和先期到達的中原移民後裔(人數應該很少)一起生活,創造了燦爛的東江客家文明。南趙王廟和趙王井見證了客家先民的歷史;連平的忠信花燈和紫金的花朝戲是珍貴的文化瑰寶;和平林寨的四角樓,東源的南園古村,都顯示了客家建築文化的獨特風格;東源的蘇家圍,濃縮了客家文化的精華;紫金的石樓書舍,更是客家人詩書傳家,崇文重教的見證;河源人文薈萃,和平下車鎮興隆村的徐氏,一門三代四進士,其中客家研究鼻祖徐旭曾所著《豐湖雜記》,被譽為是客家人的宣言,是客家文化研究的開山之作;連平顏氏家族“一門三代四督撫,五部十省八花翎。”,不但以顯赫的家世聞名,更以其“三十六字官箴”傳世,朱鎔基總理引述的“民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就是出自顏氏所藏的“三十六字官箴”,可見河源客家人為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作出了貢獻;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祖籍在和平,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祖籍在紫金。包括龍川在內的河源,歷史文化的積澱頗為深厚,河源在廣東移民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河源在客家移民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河源客家在客家文化畫冊中佔有輝煌的篇章。

客家先民及其他——試論趙陀、張九齡的地位和貢獻

在廣東的移民史上,有著獨特作用的地區除河源外,還要說到韶關。秦始皇對嶺南用兵,統帥屠瞧所率大軍就是在韶關的曲江和樂昌附近被越軍殲滅,屠瞧陣亡。之後任囂、趙陀率領的幾十萬秦軍,就是從大庾嶺進入嶺南的,大瘐嶺任於韶關南雄和江西省大餘縣交界之處,是兵家必爭之地。趙陀任龍川縣令和南海尉時,都派軍駐防,趙陀稱南越王之後,為防中原戰亂禍及嶺南,更派重兵駐守在韶關北部,可以說韶關最早的客家先民,有可能也是趙陀的部屬。秦之後,中原移民不斷南下,經由湖南和江西進入嶺南的人,不少便在韶關定居。唐宋時期,珠江三角洲還是水網地區,耕地面積很少,而韶關的南雄、始興是米糧倉,可以容納大量人口,但在南宋末年、元代和明初,由於戰亂和“胡妃之亂”,居住在南雄珠璣巷以及韶關(包括現清遠的英德,但不包括新豐)的中原人紛紛南下逃難,到珠江三角洲謀生,成為講白話的廣府人,也就是南雄珠璣巷南遷後裔。據瞭解,珠江三角洲有141姓為南雄珠璣巷南遷後裔,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 地語》珠璣巷條說:“吾廣故家望族,其先多從南雄珠璣巷而來。”珠璣巷南遷後裔還分佈在粵西和廣西等地,珠璣巷南遷後裔,即廣府人,又是中國向海外移民最早而且是最多的民系。這裡應該說明的是,秦漢以來到有宋一代,在韶關生活的中原移民大多數並不是客家先民,更不能說是客家人,如上所述,他們大都逃難到珠江三角洲去了,留下來的只是極少數。所以說,在明代以前,韶關還不能說是客地,韶關人還不能說都是客家人。只能說其中有少數客家先民或客家人。有的學者誤以為廣府人原來是韶關的客家人,說客家話,到了珠江三角洲以後改說白話,變成廣府人,這是以現實來代替歷史。客家人大批到達韶關是在明朝初期,比客家人大批到達河源更晚,之後韶關才開始通行客家話。而韶關城區和近城區的武江河畔的人則一直使用“色拉話”(一種很難懂的漢語方言),但城郊和廣大農村都通行客家話,這種語言現象跟贛南相似。直到抗日戰爭以後,廣東省政府遷到韶關,城區的人才開始使用白話至今,而城郊和農村的絕大多數人的母語仍是客家話。根據中山大學教授莊初生先生(原韶關大學教授)的考察,韶關的客家話更接近閩西的客家話,而不更接近贛南的客家話,可見現在韶關的客家話是閩西客家大量遷移韶關時帶來,而不是原來就在韶關流行。

客家先民及其他——試論趙陀、張九齡的地位和貢獻

如前所述,客家人大量到達韶關是在明代,之後韶關才變成客家地區。但之前中原人到韶關安居者一直不斷,其中沒有南下到珠江三角洲的人中大部分也就成為客家人。從秦漢到宋元,在韶關的中原人士為韶關、為嶺南、為中國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譽為客家名人第一人的張九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張九齡,其先是范陽方城(今在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晉“永嘉之亂”時舉家南遷至江表,定居於韶關始興縣,後其曾祖父張君政任韶州府別駕,又遷至韶州曲江。張九齡是嶺南出的第一位宰相,被譽為“自古南天第一人”。張九齡在長安任宰相時,舉止有禮,被唐玄宗譽為九齡風度,他曾力諫唐玄宗誅殺安祿山,未被採訥,後安祿山造反,唐朝由盛世急轉直下,張九齡的遠見卓識可見。張九齡在韶關期間,奉旨重修大庾嶺山路,把崎嶇山道擴建為車馬通行無阻的大道,這就是現在仍在的梅關古道。大庾嶺大道的開通,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兩大交通網絡,極大地促進了南北方經貿往來,有力地促進了南北文化交流,中原文化對嶺南文化的影響可說是暢通無阻,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得以順利進行。大庾嶺大道的開通,還溝通了中國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聯繫,對中外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有著深遠的影響。張九齡還是一位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他對盛唐的詩風有著明顯的影響,他的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至今為國人,特別為身處他鄉的海外遊子吟誦。張九齡這一位傑出人物,是客家人的驕傲,但他先祖卻不是明朝時才隨大批客家人從福建到韶關的。

客家先民及其他——試論趙陀、張九齡的地位和貢獻

因此,如果說客家人是宋朝時才大批從閩西到達龍川和河源的,之前到達龍川和河源的中原人不能說是客家人或客家先民,趙陀就被排斥在外;那張九齡也同樣不能說是客家人,全世界的客家鄉親在感情上就很難接受的。

客家先民及其他——試論趙陀、張九齡的地位和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