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正的君子,就在這首唐詩裡面

中國真正的君子,就在這首唐詩裡面

感遇·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中國真正的君子,就在這首唐詩裡面

今天來看唐朝詩人張九齡的一首感遇詩。

感遇,幾乎是所有中國知識分子的情懷,

所感的詩什麼呢?

說起來,不過是懷才不遇的憤慨和悲哀,

覺得領導怎麼那麼傻逼,

就看不出我是個人才呢?

這樣的詩看得多了,

也就沒意思了,發牢騷誰不會,

李白的詩說: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把平定安史之亂說的跟講笑話一樣簡單,

真正讓他來治國,能行嗎?

詩仙不一定就能上陣殺敵,

更別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了。

捫心自問,假如國家現在有危難,

你又能有何作為?

中國真正的君子,就在這首唐詩裡面

張九齡還是務實的,

他的這首感遇詩,

既不發牢騷,也不罵領導傻逼,

而是提出了一個新觀點:

我讀書修行是為了自己,

領導賞不賞識,又有什麼關係?

在想要入世之前,先要有一顆出世的心。

看第一句: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這不僅是感遇詩,還是詠物詩,

詠的是蘭花和桂花。

他說:蘭花到春天就放肆地開,

桂花到了秋天就燦爛地放。

這就是自然規律啊,

就像一個人,

他就是要讀書修行,就是要不斷上進啊。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這樣欣欣向榮地開著,

是順應著美好的季節,

這是她們的天性啊。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她們自然地生長,

哪裡會知道,旁邊休息的人們,

聞著風中的花香,

對她們起了愛慕之心。

就像諸葛亮本是鄉野布衣,

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

不求聞達於諸侯。

完全是一顆出世的心,

可你劉備偏偏要三顧茅廬,

偏偏要請人家出山,

這不是諸葛亮的初衷啊。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一草一木,都有她的本心,

她就是要開花,就是要把清香灑向人間,

她沒有想過要有人來欣賞,

沒有想過要被人折下來,

放到花瓶裡做一個囚徒,

即使這個攀折的人,是絕世美人,

那又怎樣?

你有你的美,我有我的命,

你不欣賞我,不喜歡我,

對我的美,沒有半分的折損。

我就是空谷幽蘭,

就是那郊外的野百合,

我的春天,是自己決定的,

我不僅有春天,還有脾氣,

我就是要做好自己,

請你們不要來打擾我,

不要用你們的價值觀來評價我,

我不接受。

只有擁有這樣的出世之心,

才能做入世的事情。

這樣的君子,

從不把入世當成富貴榮華的手段。

中國歷史上,

從來都有功成身退的英雄,

他們用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這樣的人,才配談理想,才配談情懷,

這樣的人,才算中國真正的君子。

名利對他們來說,棄之如敝履,

就像扔掉一隻爛鞋子那樣,

毫不可惜。

我覺得,張九齡的這首詩,

不僅僅是在表達一種個性和脾氣,

更是向功成身退的君子,

表達仰慕和敬意。

中國真正的君子,就在這首唐詩裡面

中國真正的君子,就在這首唐詩裡面

(關注微信公號“夜深詩詞”:leishusongci,最精緻的詩詞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