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巨貪爲何網上變身聰慧能臣,執迷不悟還是別有用心

兒童在看電影的時候,喜歡以“好人”和“壞人”去區分角色陣營,故有句話說:“小孩子才區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益”。小孩子可以義正辭嚴區分對錯的原因是因為大部分小孩子的是非觀尚未完全建立,他們的人生閱歷不足,所以看到壞人角色時完全帶入不了自己,因此也不會存在給壞人洗地的可能。

一代鉅貪為何網上變身聰慧能臣,執迷不悟還是別有用心

.

可成年人就不一樣了,當一個聖賢超越了絕大部分人的道德水平的時候,總會有髒水從天而降,以其將他潑的和正常人的差距不會太大,比如海瑞無情,諸葛亮意圖謀反,于謙是為了賭自己的盛名等等,同時,對於一些鉅貪大鱷,由於完成了大部分人想做卻沒有機會做的偉業,也會時不時的有一些“聰明”的小段子流傳出來以期人們忘記掉他的罪惡,比如:和紳是個能臣!

一代鉅貪為何網上變身聰慧能臣,執迷不悟還是別有用心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

和紳的聰慧似乎無可否認,但這並不能說明他是能臣,因為他的聰慧並沒有用在治國為民上,而是全部用在了貪贓枉法上。網上久久流傳著一個和紳賑災的小故事,講的是和珅去視察粥廠隨手抓了一把沙土灑在粥裡,同行的大臣問和珅你這是幹什麼,和珅說,真正的災民飢腸轆轆是不會在乎粥裡有沙子的,來蹭吃蹭喝的就不來了,這樣才能讓最困難的人活下來。

一代鉅貪為何網上變身聰慧能臣,執迷不悟還是別有用心

影視劇中的和珅

這個反應和紳聰明能幹的小故事至今找不到任何可靠的出處,最早的來源僅僅是一則微博段子。比這個故事更令人稱道的,是《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一段對話,在這段對話中,紀曉嵐指責和紳將賑災的米糧換成了麩糠,而和紳則以一斤米糧可以換成三斤麩糠從而救活三倍的災民來應答,紀曉嵐不服,和紳又訴之以賑災銀兩不夠,自己只能通過過早期早期金融的方式來擴充財源,最後,和珅表達了治災要依靠官員,清官太少自己不得不依靠貪官,先救活了官,才能救活民。

一代鉅貪為何網上變身聰慧能臣,執迷不悟還是別有用心

.

一代鉅貪為何網上變身聰慧能臣,執迷不悟還是別有用心

.

一代鉅貪為何網上變身聰慧能臣,執迷不悟還是別有用心

.

在這段經典劇情中,紀曉嵐的書生迂腐和和紳的精通現實都躍然紙上,先不考證這段劇情歷史真實性的問題,紀曉嵐確實無比的迂腐,但和紳,也確實太精通現實!首先,他偷換了概念,一斤米換三斤麩糠,確實可以救活三倍的災民,但關鍵是!這三斤麩糠會全部流往災民手中嗎?

一代鉅貪為何網上變身聰慧能臣,執迷不悟還是別有用心

清朝甘肅省

乾隆四十六年,甘肅爆發了蘇四十三領導的暴動,由此牽出了一起驚動全國的甘肅官員冒賑案,在連續七年的時間裡,各級官員侵吞朝廷救災款銀,當地官員往往宣稱要蓋倉庫儲存子虛烏有的捐糧和僱傭運糧伕役,騙得戶部20萬兩白銀侵吞。甘肅不僅沒有捐糧,這幫貪官甚至侵吞了正項倉庫中的100萬石糧米,包括“籽種、口糧”,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所以,一斤米換成三斤麩糠,只是方便了各級貪官可以更好的分配冒領救災糧,至於災民,米和麩糠沒有任何區別,觀音土才是硬道理!

一代鉅貪為何網上變身聰慧能臣,執迷不悟還是別有用心

.

這個貪汙的龍頭是誰,想必不用說了,根據戴時祥先生公佈的其祖先收藏的《嘉慶四年抄檢和紳相府物品清單》,和紳僅大致財產就有白銀兩億六千萬兩,這還不包括數額更大的不動產及金銀玉器奢侈物品,相當於清政府十五年國庫收入總和,怪不得和珅要說:“國庫就是個空架子”,都搬到和府去了,能不空嗎?

一代鉅貪為何網上變身聰慧能臣,執迷不悟還是別有用心

去哪了

一代鉅貪為何網上變身聰慧能臣,執迷不悟還是別有用心

去哪了

還有,和紳總是在向紀曉嵐抱怨朝廷分撥的賑災款不足,所以他要開源,可是,乾隆一向自詡“賑災寧濫不可遺”這一點也有史料佐證:收入的12%被用於賑災,並且評估之後甚至可以應付一些災民“冒濫”也就說基本是充足的,可是到了和紳這裡,就是“遠遠不夠”,那麼這2000萬石糧,700萬兩銀,去哪裡了呢?去哪裡了呢?去哪裡了呢?

一代鉅貪為何網上變身聰慧能臣,執迷不悟還是別有用心

客觀事實

鉅貪大惡就是鉅貪大惡,書生迂腐並不能襯托出鉅貪大惡的閃光點,持著和紳之流為能臣幹吏觀點的人,不是愚昧無知,就是別有用心!

參考文獻:

[1]侯楊方.官員集體冒領賑災款 清朝一起罕見的貪汙大案[J].山東人大工作,2007,(6 ):60.

[2]張祥穩.論乾隆時期的官方賑災[J].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6):731-736.

[3]趙志強.和坤貪墨劣跡透視[J].北京社會科學,2003,(3):134-1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