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重要的底部就要來了(跗名單!)

2018年最重要的底部就要來了(跗名單!)

入摩首周:指數平淡背後資金已暗流湧動

本週是A股納入MSCI指數後的第一週,市場對此反應一般;本週一到週三連續收出三根陽線,指數不僅回升到3100點整數關口上方,而且還完全封閉了5月份的跳空缺口,可惜週四週五指數還是衝高回落了,週五大陰線將上半周的三根陽線實體完全吞沒,市場短期趨勢再度回到弱勢橫盤震盪局面。

雖然滬深指數並未因為A股入摩出現轉折性變化,但部分板塊個股還是對此作出了反應的。

據統計,6月1日至6月8日利用滬股通、深股通淨流入A股市場的資金超過180個億;而白酒、家電、食品飲料、醫藥、房地產等板塊資金流入量佔比最多;MSCI板塊指數在週一至週三也一度出現明顯的放量陽線拉昇,資金持續買入的效果,直接體現在了K線上。

如果從個股資金的流入量來統計,在MSCI成分股中:美的集團、貴州茅臺、格力電器、大族激光、恆瑞醫藥、海螺水泥、天力士、五糧液、青島海爾、寶鋼股份、萬科A、大秦鐵路、立訊精密、上海銀行、中國平安、通化東寶、洋河股份、信立泰、瀘州老窖、保利地產等,在本週一到週五的資金淨買入量居前。

而上面這些淨流入量排行居前的MSCI成分股,基本都是各行業的龍頭企業,要麼就是業績持續優良的高成長性企業;這說明外部資金選股方是行業龍頭股和業績優良的成長股;這對我們普通投資者下週的選股和持股方向上有重要的指導性作用。

另外,在外部資金持續對MSCI成分股加倉的同時,創業板指數也並不是波瀾不驚;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5日8只創業板ETF份額合計買入量達到172.01億份,相比去年年底的43.58億份增加接近300%。

很明顯,近半年來創業板指雖然整體表現不佳,但資金對創業板指的買入力度反而越來越大了,可以簡單理解為:有資金趁創業板指數下跌的時候不斷買入抄底。目前看,短期資金在中小創中,主要集中在:獨角獸CDR概念、5G概念、智能機械、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車(包括鋰電池)等方面。

當下,滬指、創業板指的資金底已經來了,市場底距離資金底也不會太遠。因為機構資金往往習慣於在底部即將到來的時候進行左側開倉,而散戶往往是底部形成後已經反彈拉昇的時候在右側開倉。

從這個角度上說,指數雖然可能還有一定的慣性下跌,但下跌空間並無大。所以我在週五盤後分析中講,3041點是否被跌破都無關緊要;跌破3041點,大盤在3000點附近也會形成更大級別的底部。

2018年最重要的底部就要來了!不管是近期在市場內操作的投資者,還是早已馬放南山的投資者,接下來一個月,都要做好準備了,每天都要留意老梁的分析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