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進軍海外市場遇挫,戴維海外戰略還能如何調整?

共享單車在中國受到喜愛,已經成為了人們出行必備的交通工具,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出行帶來了很大的方便。ofo是國內最先出現的無樁共享單車,當初一批小黃車浩浩蕩蕩地投放市場,慢慢地共享單車領域也進入了激烈的廝殺期,共享經濟這個風口大家都想參與,ofo的優勢也逐漸消失了,共享單車領域逐漸成了摩拜、哈羅、ofo三分天下的格局,當然市場中還有其他競爭者,不過大家的日子應該並不好過。

ofo進軍海外市場遇挫,戴維海外戰略還能如何調整?

現在,共享單車領域已經進入了存量期,並且投入還是巨大的,在持續燒錢。各大共享單車品牌不僅在出行領域投入單車和助力車,而且還涉及了很多其他的領域。中國的共享單車不僅僅在國內很火熱而且還都進軍了國外市場。2016年底ofo進軍巴黎,投放了500輛共享單車,摩拜緊隨其後投放了1000輛。到了2017年8月份ofo開始進入美國市場,但是這期間出現了一系列的矛盾,共享單車進軍國外之路並不順利。

ofo進軍海外市場遇挫,戴維海外戰略還能如何調整?

我們都知道,共享單車在國內的投放也一度出現了很多問題,在國外當然也不例外。國內有一段時間人們對共享單車的擺放問題提出了很多不滿,我們經常能看到公交站,地鐵站口堆滿了共享單車,雜亂無章,把路都堵住了,小區裡共享單車隨處停放,導致私家車沒辦法進車位。無樁共享單車方便在可以隨處停放,但也正是隨處停放影響了公共交通秩序,成為了一個大問題。國外群眾也為共享單車的隨處停放感到不滿。

ofo進軍海外市場遇挫,戴維海外戰略還能如何調整?

雖然後來ofo等共享單車方都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去整理車,把車堆放在一起,但是大家的不滿還是沒有得到解決,因為不能保證沒有一絲混亂。ofo比較突出的問題還有質量問題,有一段時間有很多人給小黃車上私鎖或者隨意破壞單車,做一些用針扎座位之類的事,雖然反映的是人的素質問題,但也從側面反映了小黃車的質量不行,和摩拜,哈羅相比第一批小黃車質量的確不行,後來ofo也做了改進,但是破壞和盜竊事件不管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還是有很多。

ofo進軍海外市場遇挫,戴維海外戰略還能如何調整?

並且很多半封閉場所裡已經開始不允許共享單車入內了,國內的很多大學和小區都不允許共享單車入內,因為共享單車會帶來一些安全隱患,到時候這些管理費用會增加所在區域管理者的成本。

ofo進軍海外市場遇挫,戴維海外戰略還能如何調整?

共享單車最大的優勢就是在最後一公里,這些區域的禁止使用也讓共享單車的潛在用戶減少了不少。在國內尚且如此,共享單車在國外還面臨著文化差異,地理環境差異等等,共享單車更大程度上是貼合國內群眾的使用習慣,在國外就不一定了。

ofo進軍海外市場遇挫,戴維海外戰略還能如何調整?

比如說英國的天氣讓人們很多時候沒有辦法選擇單車出行,澳大利亞的法律要求騎單車要戴頭盔……共享單車抱著雄心去國外卻屢屢碰壁,還面臨國外共享電動滑板車帶來的衝擊,如果保持原樣就很難再走下去了,於是ofo開始調整海外戰略了。ofo的創始人之一戴威就提出了採取差別化的市場戰略,根據地區特點和用戶消費習慣提高服務質量。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做法,給共享單車的海外市場提供了新生的機會, 值得期待。

ofo進軍海外市場遇挫,戴維海外戰略還能如何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