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上線「現金貸」,最高額度20萬,與三家金融機構合作

今日頭條上線“現金貸”,最高額度20萬,與三家金融機構合作

一直公開否認介入金融產品的今日頭條,終究還是沒能打破套路。

近日,一款在線借貸產品在今日頭條APP上低調上線。這款名為“放心借”的產品入口在近日頭條用戶-我的錢包中,最高可借款額度為20萬元,日利率低至0.03%起,按日計息。

今日頭條上線“現金貸”,最高額度20萬,與三家金融機構合作

而在業務模式上,根據產品介紹,“放心借”是提供個人消費借款服務的技術服務平臺,通過智能算法為用戶推薦“高額低息”的正規持牌金融機構。而目前平臺上顯示的三家合作機構分別為:中銀消費金融、南京銀行以及新網銀行。

換言之,今日頭條只提獲客和流量支持,而真正的信貸業務——開戶、風控、放貸、催收等都是由持牌金融機構完成。而從運作方式和合作機構來看,“放心借”與不久前滴滴上線的在線借貸產品“水滴貸”如出一轍,美團的“美團生活費”也類似。

我們之前的文章中也聊起過,這可能是未來新金融行業的一個發展趨勢,在監管明確了聯合貸款規則之後,互聯網公司和持牌機構,一方有流量,一方有資金,自然走到了一起。

事實上,在此之前,作為TMD當中,甚至是國內排名前20的互聯網公司中唯一沒有染指金融業務的公司,今日頭條在金融領域的佈局一直為外界所好奇。

去年9月,馨金融曾寫過今日頭條組建金融團隊、考慮申請相關牌照的消息。但對於有計劃涉足金融業務的說法,今日頭條一度堅定地否認。

今日頭條上線“現金貸”,最高額度20萬,與三家金融機構合作

其實,今日頭條並不需要對自己的金融佈局遮遮掩掩,畢竟互聯網公司流量變現的渠道十分有限,而金融又是變現利潤最高的一個領域,手握流量的大平臺們基本都已入場。

除了前面提到的TMD,根據馨金融觀察,近期又多了一些流量平臺加入了金融變現的大軍。比如,共享單車ofo就剛剛上線了貸款超市功能,在其APP的錢包界面下端點擊“我要借錢”就會進入“ofo金融借款平臺”。

目前,該平臺接入了玖富、人人貸、小花錢包及拉卡拉四家平臺,借款範圍在1000~10萬不等。如果繼續點擊其中一家平臺,頁面則會跳轉到該借款平臺上,而離開ofo界面。

今日頭條上線“現金貸”,最高額度20萬,與三家金融機構合作

今日頭條上線“現金貸”,最高額度20萬,與三家金融機構合作

而另外一家上線類似功能的平臺是愛奇藝。在“我的”入口中,借貸按鈕沒有被隱藏在“我的錢包”的下一級頁面中,而是被單獨預留了入口,可見其在流量方面的支持程度。

具體看借款細則的話,愛奇藝也強調了其在業務中扮演的角色—僅為產品的展示平臺。

今日頭條上線“現金貸”,最高額度20萬,與三家金融機構合作

事實上,如果仔細比較ofo、愛奇藝與前述滴滴和今日頭條的借貸業務,也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一方面,目前ofo與愛奇藝合作的平臺主要是非持牌機構,而滴滴與頭條合作的主要是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另一方面,相比於ofo和愛奇藝這種傳統的貸款超市模式,滴滴與頭條在前端呈現給用戶的更加單一一些,更像是一個統一的產品。

這種流量平臺+金融產品的模式為什麼會越來越受到歡迎呢?原因總結起來可能只有四個字——各取所需。

關於流量平臺的需求,其實前面已經提到,即便有的平臺已經自己申請了牌照、佈局了金融板塊,但現實問題是金融監管趨嚴、展業困難,而與持牌機構合作、快速實現流量變現成為了一個捷徑。

此外,之前業內的朋友告訴我,在滴水貸的業務中,滴滴會根據自己的大數據,對於用戶進行一定的篩選。這本身也是公司提升自己的數據能力、完善用戶畫像的一部分。

當然,對於大多數互聯網平臺來說,更緊迫的一個現實需求就是緩解變現壓力。

滴滴出行在2017年主營業務虧損超過2億美元,整體虧損額度在3-4億美元;愛奇藝招股書顯示,其2017年的淨虧損額達到37.36億元;而像ofo這種早期持續靠融資續命,三天兩頭被傳資金鍊斷裂的公司,盈利壓力之大不言而喻。

好在這些公司的共同之處在於,用戶基數足夠大、日活足夠高。

來自大數據機構QuestMobile的《2018中國移動互聯網春季報告》顯示,ofo在3月的APP活躍用戶數達到2620.6萬;而滴滴2017年則為4.5億用戶提供了74.3億次移動出行服務,相當於全國平局每人使用滴滴打過5次車。

在流量日益昂貴的當下,只要用戶數量足夠多、流量足夠大,就可以通過為金融機構導流賺取不菲的服務費,或者貸款收益分成,哪怕這些場景與支付、消費的相關性並沒有那麼高。

換個角度來看,金融產品提供方們的動力同樣並不比流量平臺們少。短期內這種合作可以幫助它們批量獲取用戶,長期來看也是充實其金融數據庫、提升風控能力和效率的有效途徑。

尤其眼下,金融市場風雲突變,債市違約頻頻,對公業務壞賬高企。相對而言,風險分散、利潤可觀的零售業務成為了各家銀行發力的重點,而與一些優質的大流量平臺合作自然成為了不錯的選擇。

儘管目前來看,這是一個雙贏的模式,但新金融變成了新渠道金融,這可能也並不是監管或者市場期待看到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在個人徵信體系(尤其網絡徵信)尚未完善的情況下,如此扎堆提供借貸產品,恐怕會讓共債,甚至個人過度負債的情況愈發嚴重。

畢竟,金融不是普通商品,風險滯後且有傳導性,產品覆蓋的廣度重要,尺度可能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