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放坡係數計算公式!

土方放坡係數(m):
土方放坡系数计算公式!​(如圖所示)是指土壁邊坡坡度的底寬b與基高h之比,即m=b/h計算 1、在建築中,放坡應該從墊層的上表面開始 ;2、管線土方工程定額,對計算挖溝槽土方放坡係數規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內,不考慮放坡;(2)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0.5放坡; (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 (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5)挖土深度大於5m,按土體穩定理論計算後的邊坡進行放坡。 注意:計算工程量時,地槽交接處放坡產生的重複工程量不予扣除。因土質不好,基礎處理採用挖土、換土時,其放坡點應從實際挖深開始。 在挖土方、槽、坑時 ,如遇不同土壤類別 ,應根據地質勘測資料分別計算。 邊坡放坡係數可根據各土壤類別及深度加權取定這張表的數據並不是在每個地方都適用,只是通用規則,根據2009年新規範講義:


土方放坡系数计算公式!​土類單一土質時,普通土(一二類)開挖深度大於1.2米開始放坡(K=0.50),堅土(三四類)開挖深度大於1.7米開始放坡(K=0.30)。土類混合土質時,開挖深度大於1.5米開始放坡,然後按照不同土質加權計算放坡係數K。建築工程施工手冊中對放坡係數的規定 放坡高度、比例確定表注:1.溝槽、基坑中土壤類別不同時,分別按其土壤類別、放坡比例以不同土壤厚度分別計算;2.計算放坡工程量時交接處的重複工程量不扣除,符合放坡深度規定時才能放坡,放坡高度應自墊層下表面至設計室外地坪標高計算。體積計算公式圓柱體:體積=底面積×高 長方體:體積=長×寬×高正方體: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錐 體: 底面面積×高÷3臺 體: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體積公式=πh2(3R-h)÷3 球體積公式:V=4πR3/3稜柱體積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為側稜長,h為高) 稜臺體積:V=〔S1+S2+開根號(S1*S2)〕/3*h 注:V:體積;S1:上表面積;S2:下表面積;h:高挖方放坡係數及計算公式(1)挖方形或長方形地坑放坡工程量計算: 計算公式:V:(B1+2C+KH)×(B2+2C+KH)×H+1/ 3K2H3式中:V=挖土方體積(立方米); H=地坑深虔度米); B1=基礎長度(米) B2==基礎寬度(米) C=工作面寬度(米) K=坡度係數1/3K2H3=角錐體體積。 (2)

土方放坡系数计算公式!​挖圓形地坑放坡 算式:V=1/3πH(R12+R22+RlR2) 式中: V一挖土體積(立方米) H~地坑深度(米) R1一坑底半徑(米)R2一坑上口半徑,R2=R1十KH(米) K一坡度係數土方放坡計算公式土石方工程一、人工平整場地: S=S底+2*L外+16 二、挖溝槽: 1. 墊層底部放坡: V=L*(a+2c+kH)*H 2. 墊層表面放坡V=L*{(a+2c+KH1)H1+(a+2c)H2} 三、挖基坑(放坡)方形: V=( a+2c+KH)*( b+2c+KH)*H+1/3*K2H3圓形: V=∏/3*h*(R2+Rr+r2)承臺計算公式1. 【AB+ab+(A+a)(B+b)】*h2/6+ABh1 1.基坑土方量計算挖基坑多用於需全部大開挖的滿堂基礎、獨立基礎、設備基礎等土方工程。 (1) 四面放坡基坑土方量計算基坑土方量的計算可近似地按稜柱體(即上下底為兩個平行的平面,所有的頂點都在兩個平行平面上的多面體)體積公式計算。V=(1÷6)H(A1+4A0+A2) (1)式中V——四面放坡基坑土方量(體積)(m3);H——基坑深度(m);A1、A2——基坑上、下底面積(m2); A0——基坑中截面((1÷2)H處)面積(m2)。 (2)圓形放坡基坑土方量計算圓形放坡基坑土方量按下式計算。 V=(1÷3)πH (R21+R1R2+R22) (2)式中 V ——圓形放坡基坑土方量(體積)(m3); R1、R2——圓形基坑上、下底半徑(m); π——3.14; H——基坑深度(m)。 2.基槽土方量計算多用於建築物的條形基礎、渠道、管溝等土方工程量。基槽土方量計算,可沿其長度方向分段進行計算,各段土方量之和,即為總土方量。如該段內基槽橫截面形狀、尺寸不變時,其土方量即為該段橫截面面積乘以該段基槽長度,一般兩邊放坡按下式計算V=H(B+mH)L (3)式中V——兩邊放坡基槽該段土方量(體積)(m3); H——基槽深度(m); B——基槽槽底寬度(m); L——該段基槽長度(m);m——坡度係數,m= C/H,當m=0,則表示基槽垂直開挖不放坡; C——基槽一邊坡底寬(m)。如該段內橫截面的形狀、尺寸有變化時,也可近似地用稜柱體的體積公式按下式計算。Vi=(1÷6)Li(Ai1+4Aoi+Ai2)(4) 式中Vi——基槽該段土方量(體積)(m3); Li——該段基槽長度(m);Ai1、Ai2——該段基槽兩端橫截面面積(m2); Aoi——該段基槽中截面(1/2Li)面積(m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