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纲鉴易知录有感之四:治国平天下,唯权臣与小人难养

最近在读书,在头条上发文少了些,读的是史书,不免让人感慨一番,朝代兴亡,有时候在君主的一念之间。当时不知影响,后世读之不免感叹。这段时间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每个君主在杀了仇家、权臣、弟兄而立位后,坐江山不稳,才不堪用,不出三年则被权臣弑杀。

读纲鉴易知录有感之四:治国平天下,唯权臣与小人难养

权臣有时候,欺负孤儿寡母,追求伊尹霍光故事,王冬废立之事,这几百年中,作此类事而得善终着少之又少。且不说新主上位,诛杀权臣,权臣自身,仗势欺人,坏事做尽,不免失身。今天就举几个例子,南北朝时期,高澄权倾一时,然而他杖责身边服侍膳食的小奴,这个小奴怀恨在心,进食的时候,将刀藏在盘子下面,上前就是一刀,堂堂的都督天下的兵马大将军,竟死于非命。感悟:古之成大事者,必善待身边人,体恤小人。岂不知,小人做事,不计后果,狗急了跳墙,兔急咬人。

读纲鉴易知录有感之四:治国平天下,唯权臣与小人难养

另一位军事天才尔朱荣,也是大意,以为自己权倾天下,无人敢杀己,岂不知小主不顾后果,引而杀之。岂不引为遗憾。第三位权臣,侯景,权臣作乱,被身边人所杀,传首江陵,暴尸于市,士民争食之,并骨皆尽。五个儿子都被杀害。

读纲鉴易知录有感之四:治国平天下,唯权臣与小人难养

历览前贤,是非成败,人岂能尽知。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兵不厌诈,九虚一实,让人失去理智。隋文帝有志并吞江南,问计与臣,大臣曰:我们等到江南收割的时候,大张旗鼓的偷袭,南陈一定会屯兵江岸进行抵御,也就一定会坏了农时,等到他聚兵的时候,我们就解甲。再三如此,南陈就不会在意了。到那时,他们就困了,我们一举而灭之。

读纲鉴易知录有感之四:治国平天下,唯权臣与小人难养

不由不想起一句话。君主问臣,朕为何人,对曰:中人。中人者,如齐桓公,管仲辅之则霸,竖刁佐之则乱。真是如此,民是一样的民,君主不同,治乱各异。作为成大事的你,岂不谨慎之。

最近在看史书,有感而胡乱涂鸦。大家切勿以为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