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同样是帝都,有雾霾时叫北京,没雾霾时才是北平。

北平之美,属秋天为盛,所有植物赶在严冬到来前很用力地绚烂着。当当的学校恰好放假(国际学校每年上课不足180天,各种给学生放假,此次放的是教师发展日假),我们也顺便帮叮叮请了假,一家四口齐赴帝都“抓住秋天的尾巴”。

抵达当晚,冻得够呛。常年生存在北回归线以南的香港,到了深秋的北京,我们冲锋衣秋裤齐上阵,光裤子就裹了三条。

第二天,全家人奔往爱国主义教育第一站:天安门。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随处可见的红墙华表琉璃瓦,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几次重要的政权更迭。孩子们在香港接受的是几乎全盘西化的教育,来到祖国的首都,近距离感受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有助于他们回答人生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要去向何处?

迎着泠冽寒风,孩子们在天安门前冲着镜头哆哆嗦嗦摆出了剪刀手。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高高的城墙、宽阔的马路、一眼望不到边的广场,孩子们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周围,感受着大北京的宽敞和寒冷。路边整齐码放着颜色鲜艳的共享单车,让我们“港村土鳖四人组”分外眼馋。

当天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访京,故宫闭馆。我们只好取消原定的故宫之行,临时决定上城楼感受“伟人视角”。

后来的经历被我们总结为“卡拉是条狗之天安门城楼之旅”。事情是这样的,一网友得知我进京后,热心张罗说要找人领我们上城楼,不止不用排队还完全免费。盛情难却,在她的远程指导下,我们先是在城楼附近找到了甲,甲说你直接去天安门右边小院找乙,气喘吁吁跑去跟乙汇合后,乙又说你要找的人其实是丙,他就在门口第一个卖水的小摊上,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丙之后,他让我们把包寄放在他那里,一路护送我们到入口处,我们就这样顺利避开人流,直上城楼。

这跟电影《卡拉是条狗》中葛优饰演的老二,满世界托人找狗的情节有点像。陌生人之间这股无条件信任的热心劲儿,中国人讲究的这点人情味,就是北京城里非常可爱和珍贵的东西。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我大学四年都在北京度过,平时只要天气好些,就会约上三五好朋去天安门广场放风筝,建国50周年大庆时,我还作为学校军乐团的骨干成员,参加在天安门举行的首都大学生汇演。去了天安门这么多次,登上城楼还是头一回。

城楼内有一些小展览馆,我给叮叮讲解了北京城解放的历史,还有琉璃瓦等一些相关小知识。当当听不进去,四处乱跑,自甘沦为拖油瓶。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叮叮与国徽合影时表情肃穆

登顶后,站在伟人当年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地方,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恍惚感。

特别提示,登城楼是要寄包的,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带行李,因为寄存包那里排队的人比等待安检的人还要多。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午饭约了老客户一起到南门涮肉饕餮一番,相识久了,大家已经是高度信任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畅聊一番,茶足饭饱,走出饭店,阳光慵懒地照在身上,驱走了些许寒意。

下午去了我最爱的首都景点——天坛,人工售票窗口基本都关了,直接在门口扫码就能买票,“港村土鳖四人组”再度发出惊叹。当我们还在为找回一大堆硬币发愁时,帝都人民已经过上了“带个手机就能出门”的美好生活,就连天坛门口烤红薯的小贩都支起了二维码牌。听说,最近马化腾实在看不惯港村的互联网水平了,已和港铁联手出击,以后大家搭乘港铁有望直接扫一扫入闸。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一进门,口才了得的导游就对着朱红色的大门介绍道,想发财就横着摸门钉,想升官则要竖着摸。他的语速跟说快板的有得一拼:“到长城看神气,到故宫看霸气,到恭王府看福气,到天坛看灵气,到颐和园看秀气,到全聚德闻香气。”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此行不求升官也不为发财,就为了带孩子们来沾点灵气吧。

天坛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皇帝每年要到天坛祭天两次。一次是在孟春(正月上辛日),到祈年殿保佑五谷丰登;一次是在冬至这天,到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收,感谢上天的保佑之恩。我们从南门进,先到了圜丘。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导游小伙说,圜丘每层四面都有9级台阶,连汉白玉栏杆都是9或9的倍数,是为了呼应“九重天”,强调天的至高无上地位。

古时候皇帝祭天,提前三天就要开始斋戒,在冬至这天,凌晨三四点左右(准确时间为:日出前七刻),皇帝就要从故宫摸黑走到圜丘,一路不准坐轿子,只能步行。天寒地冻,皇帝站在圜丘正中的天心石上,脱掉鞋袜,对天祭拜。

讲真,当皇帝也不容易啊。

离圜丘不远处就是回音壁。在导游指导下,我们找到了听回音的正确姿势,听得清清楚楚。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从回音壁离开后,往北走经过丹陛桥。此桥等级分明,最中心的石板路是“神路”,只有神明们才能经过,东侧的砌砖地面是“御路”,仅供皇帝行走,西侧的“王路”,才轮到陪同祭祀的王公大臣们行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最后来到天坛的标志性建筑——祈年殿。皇帝正月来这里祈求五谷丰登,整个大殿的造型也像一个贮存粮食的谷仓。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园子特别大,半天只够走马观花式欣赏。四处立着枝干粗壮遒劲的百年古树,我们用手摸着树干,据说这样能吸收天地之灵气。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第二天,带孩子们去了自然景观更美的公园。上午是红领巾公园,下午是北海公园。

在红领巾公园,我给孩子们讲解了红领巾的意义:它是红旗的一角。以前老师总是谆谆教导:红领巾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当然,为了解释革命先烈的意义,我俩也是用了洪荒之力的。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在公园里,孩子们跳蹦床,坐小火车,尽情挥洒过剩的精力和好玩的天性。旁边大爷大妈在晨练,姑娘们跳着舞,小伙子慢慢跑着步,有种静谧的美好。其实如果没有雾霾,帝都还是很宜居的。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下午在北海公园,和妹妹一家凹造型,拍美照。两家孩子玩疯了,拍照时很不安分。

混乱的拍摄现场,一度让摄影师抓狂。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摄影师使出全部洪荒之力,好歹抓拍了几张“有故事”的照片。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叮叮早在四岁时,就跟爸爸来过一次北京了,当时他们把能玩的景点都玩遍了。结果这次重游才发现,她压根什么都不记得了。山老师为此郁闷不已,我则安慰道,就算她会忘记,此刻的感受已经真切地留在她心间。而且有摄影师帮我们把更多回忆定格,以后他们一看到照片,就会想起这些时光。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回酒店后,我们用外卖软件迅速搞定了晚餐。港村很少有外卖服务,孩子们看到在手机上随便点几下,没过多久就有人送来美食,都连呼厉害。后来回香港后,他们患上严重的北京后遗症,总不停吵着要吃外卖。

第三天才是此行的重头戏——慕田峪长城好汉行。相比开发较早、人头攒动的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自然风景更美,被誉为“最美丽的长城”,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就曾带着两个女儿爬上慕田峪长城。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来这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上面有我心心念念的小滑车。作为滑车超级爱好者,我早就想来拔草了。来这个滑道玩的中国人不多,大部分都是老外,米歇尔也亲自体验了一把。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我们先坐缆车上了长城,缆车有两种,一种是封闭式的,一种是开放式的,天冷建议选封闭式缆车,否则你只能迎着冷风高唱“吹呀吹呀我的骄傲放纵”。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上去了才发现,从缆车下车处距离我们要玩的小滑车项目,中间隔着近10个烽火台,我们走过去至少也要一个小时。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哦不,我们还是太过天真乐观,实际上在拖家带口的情况下,我们整整花了一个半小时才走完。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当当最后累得歪倒路旁,再添个破碗,就真是丐帮弟子了。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一路上,山老师给孩子们讲解垛口、箭扣、敌楼、牛犄角边等名迹。慕田峪长城是明长城遗迹中保存最好的地段之一,城墙两边都建有矮墙垛口,可以应对来自两边的攻击。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孩子们听到如何放弓箭及发信号时,都来了兴致。不到长城非好汉,他们边走边念叨着自己当好汉了,后来下山后很自豪地去领了好汉证。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用脚力丈量长城,体验其既长且险陡的特点,一趟下来,相当于做了n个深蹲、俯卧撑,感觉很酸爽。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几乎要把脚下的石砖踏穿,到了滑道处,大家的双腿都已发软。滑道是金属轨道,和我们之前在瑞士玩过的小滑车基本是一样的。10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在大人的陪伴下一起滑,车子中间有个控制速度的把手,操作十分简单。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咱们这的安全措施做得比国外滑道还要好,每隔几米就有一个穿着厚厚军大衣的工作人员站岗。我们滑了一圈意犹未尽,又坐缆车上来,再滑了一次。

有人问我为何如此痴迷小滑车?其实玩了就知道,体验速度与激情,是多好的解压方式啊。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兴尽而返,晚上又吃了顿南门涮肉助兴。老北京铜锅咕噜咕噜煮着清汤,夹一片鲜肉入沸水涮个几秒即送入口,配合传统的麻酱腐乳,乃冬季北京最佳治愈美食。

原来,最美的风景未必离自己多远,不是只有漂洋过海才能邂逅美景,地大物博的中国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美丽。

回港后,叮叮把在北京捡到的银杏叶送给了同学。直到现在,两个孩子还经常缠着我问:“什么时候再去北京啊?”

明年,我们打算带娃去重庆、天津、西安等几个城市转转(其实是吃吃),鉴于香港高铁在明年下半年就能直达内地16个城市,到时候想吃北京的外卖,坐8个多小时的高铁就到了。

想来香港喝早茶的,买张高铁票约起啊!

“港村土鳖四人组”进京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