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兄弟的纷争:法兰西与德意志

欧洲诸国联合起来干翻了法国之后,欧洲大陆的秩序由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主导。三个国家成了欧洲的宪兵。

高傲的法国人当然不会服气。尤其在经历了那么一个辉煌的时代之后。他们慢慢地舔伤,慢慢地恢复元气。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久之后他们就迎来了复兴的机会。

与他们只有一水之隔的英国人,终于受够了俄罗斯人的嚣张跋扈。准备教训一下俄罗斯人了。英国人有盟友的情况之下,从来不会自己单挑的。英国人挑上了法国与土耳其,和俄罗斯开干。

战斗民族的称号带在俄罗斯的身上,有点名不符实。俄罗斯人除了在本土与列强开战,有胜算之外,似乎离开家门,就玩不转。没有了俄罗斯的冬天,与幅员辽阔的疆土,在克里米亚被英法军队打了个鼻青脸肿。克里米亚战争最终以俄罗斯的惨败收场。当然也不能怪俄罗斯太馕。他们武器是有代差的。这时的英法联军已经使用线膛枪。就是枪管中有膛线。这样可以保证弹道更稳,射程更远。而此时的俄罗斯普遍装备的仍然是滑膛枪。就是排队枪毙时用的枪。射程只有不到二百米,准头极差。此时英法联军的步枪射程可以达到一千米。可以进行狙击。再加之铁路、蒸汽机的应用。他们败的一点不冤。吃线膛枪亏不只有俄罗斯,还有咱们的大清。在八里桥,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就败于线膛枪。如果僧格林沁遭遇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英法军队,他的胜面就会大增。

由于线膛枪的装备,美国的南北战争死了六十二万人。超过美国历次对外战争之和。

一场克里米亚战争的胜利,再加之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胜利,法国再次扬眉吐气。他们又迎来的拿破仑的侄子,拿破仑三世。大有恢复拿破仑时代荣光的气象。可是拿破仑三世毕竟只是拿破仑·波拿巴的侄子。他大爷还是他大爷。毕竟不是一个人。他空有他大爷的雄心,但是没有他大爷的能力。

法兰西德意志的矛盾再起。拿破仑三世非常的不幸,遭遇了铁血宰相俾斯麦。

铁血宰相俾斯麦,用三场战争统一了德意志。

第一场战争联合奥地利亚打败了丹麦。夺回了在三十战争当中,丢失的两块领土。奥地利和普鲁士平分。

第二场战争就是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的战争。普鲁士处在德意志的边缘地带。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但是艰苦的环境,塑造了他们坚强的性格。别的国家是国家拥有军队,而普鲁士是军队拥有国家。奥地利的历史远比普鲁士辉煌。是他们挡住了土耳其,有功于整个欧洲。威望也远较普鲁士为高。但是普鲁士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军队。但这是奥地利所没有的。

德意志的统一要由来完成呢?肯定不是议会的辩论和诀议能解决的,只有靠铁和血。这是俾斯麦说的。也是俾斯麦铁血宰相名号的来历。

统一是必须的。吵又吵不出来,那就干一架吧。为了德意志统一的主导权,奥地利和普鲁士开干。欧洲瞩目,都准备了凳子。可是大出意外,凳子刚刚摆好,战争结束了。普鲁士速胜。只进了七个星期。奥地利与普鲁士的战争结果大出欧洲意外。大部分国家本以为会是奥地利胜面较大。但是没有想到只坚持了七个星期就战败。兵力上奥地利占优。但在武器和战术之上,普鲁士占优。再次回到武器。克里米亚战争的时候,英法军队使用了线膛枪。而这一次的战胜方普鲁士运用了后膛枪。只一字之差,却改变了战局。英法军队的线膛枪是前膛装弹的。要给步枪填弹必须站着。而后膛装弹的时候,就可以趴着蹲着。以前装弹的时候,就是靶子。现在装弹的时候可以隐蔽。当一个前膛装弹的军队,遭遇一个后膛装弹的军队的时候,就是一场灾难。萨瓦多战役一天的时间奥军损失四万五千余人,其中被俘两万余人。可见战争之惨烈。科技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火车轮船,也带来了线膛枪等杀人利器。科技在好人手中可以造福人类,在坏人手中可以荼毒生灵。在以后的战争当中,更多的杀人利器更是层出不穷。这只是一个开始。

正当威廉一世和老毛奇,正准备大干一场,进军维也纳的时候,俾斯麦几乎是下了十三道金牌,才将普鲁士军队拦下。俾斯麦的理由非常的简单:“进入敌国的首都,对于我们的将士,将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但是给敌国造成的伤口,将是很难弥合痊愈的。德意志统一的大业还没有最后的完成。以后我们怎么能期望他们保持中立与善意呢?”

原来俾斯麦这个老狐狸已经正在酝酿下一场更大的战争了。

如果写的好玩请关注我。明天接着与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