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周記」殃及池魚的白酒「探花之爭」

相較於體量600億的貴州茅臺與300億五糧液,其他優等生只能暫時將“衝進前二”“比劍奪帥”的野心束之高閣,而對於“探花”這一位置,它們戰術板上分明洋溢著就是狠搶硬奪的小心思。

「主編週記」殃及池魚的白酒“探花之爭”

即便目前佔位“探花”並且領先半個身位,但哪怕是最樂觀的洋河人,也不會蹺著二郎腿,等待著瀘州老窖或者汾酒的兵臨城下,以藍色經典系列鑄成的品牌壁壘,事實上也幾乎鎖死了所有競爭對手直取腹地的可能。

另一邊,瀘州老窖與汾酒,已經為了一個直面五糧液的席位吹響了最終的集結號。

瀘州老窖的絕招,是讓特曲放飛自我。

只有親眼目睹之後,才能愈發篤信血緣正統的“濃香正宗”真不是瀘州老窖的廣告語而已,不到一年的時間,品牌復興大旗下的老字號特曲用信手就可拈來的品牌張力和人工智能般的精準選位,把200元價格帶競品的生命線攪了個天翻地覆。

與此同時,讓國窖1573在前場架起橋頭堡,特曲60版、窖齡酒四處遊弋,從底部發動猛攻的頭二曲被賦予了極高的自由度,由此,老字號特曲的居中策應也得以更舒暢地往瀘州老窖的槍膛裡塞滿子彈。

而從1994年到2018年,連續14年瞄準“汾老大”地位砥礪前行的汾酒也終於迎來揚眉吐氣的一刻。

從業績緩慢增長到強勢開局,從市場屢屢碰壁到摧枯拉朽,以調教進攻功力見長的李秋喜,在“混改”的打磨之後顯著提升了汾酒的進攻火力。幾天之前,“白酒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豪言壯語被擺在了所有汾酒人的眼皮底下,之前年度業績高增長加上被賦予了超高市場進攻權重的青花汾酒,也讓汾酒看起來頗具攪局者之相。

自去年以來,汾酒抓住清香品類優勢大做文章,以“骨子裡的中國•青花汾酒”以及“中國酒魂”為核心驅動力,“行走的汾酒”、“世界酒文化博覽會”等品牌活動為青花汾酒引領的市場進攻保駕護航,同時,從高端到低端悉數集結一字排開的產品城牆直接隔斷了競品入侵的空間。

此外,劍南春、郎酒依靠大單品簡潔明快地對市場快速切割滲透,顯然也具備爭奪“探花”的基本面。

在“探花之爭”路上的豪強如狼似虎雙眸放光,走上戰場就彷彿擁有鋼鐵俠被塞進裝備時的戰力加成。而白酒優等生的你來我往、見招拆招背後,在區域黑土地孕育出的中小品牌,卻儼然被“折騰”成了用一面平底鍋就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灰太狼。

當名優酒調轉火力對準夾縫中的市場帶時,在品質消費日漸盛行的時代背景下,品質無突出、應變節奏慢、品牌價值低的特點,導致一些中小品牌甚至無法與同價位名優品牌底部產品公平地站在同一個擂臺上放對。

不得不承認,雖然知名度和綜合實力度都與名優酒企有著天壤之別,但部分中小品牌依舊具有一定的品質功力和品牌才華。一部分中小品牌作為盤踞區域多年的翹楚,精準的渠道、穩定的消費群體以及自帶地方特色體驗的優勢能直接與名優酒短兵相接。

然而,在這場力量懸殊的對決中,中小品牌都曾遭遇過攻堅不力的窘境,而另一方面,當自身較高價位單品相繼倒下之後,僅有的利潤賺取技能會被大幅削弱。而在持續將火力向底部傾斜之後,中小品牌還能否撐起立體化的進攻體系?

因此最普遍的現象便是,在名酒直道競速賽道上,能做到虎口奪食者寥寥無幾;一部分橫向飄移的中小企業只能將“一看二停三通過”的七字真言精神發揚得淋漓盡致;剩下的一部分,便只能眼睜睜看見自己被滾滾車輪碾成時代流光。畢竟,無論是名酒企對市場的單點爆破,還是類似能讓瀘州老窖與郎酒坐在同一桌的“競合”陽謀,商業叢林法則永遠是在此消彼長的市場中尋找平衡點,至於行業洗牌,那就全權交給時間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白酒排名爭奪戰最大的魅力或許並不在於競技本身,而在於作為五年一度的時間節點,它總能讓人像一個飽嘗風霜的老者一樣,在回首往昔時留下時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慨。

然而,對於企業來講,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探花之爭”的道路上,勢必會留下些許中小品牌的骸骨。

畢竟,以弱敵強的標準教材,不是誰都能書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