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土的古玉沁色要注意什麼?

戰漢古玉


出土古玉沁色,是古玉在埋藏地下漫長過程中吸收周圍物質而形成的有別於古玉原生色的顏色。總的看,古玉沁色只是古玉鑑定的一個參考因素,不能作為古玉真假的決定性依據。但由於現代仿古之作,往往採用較差的玉材作沁迷惑買家,所以對出土古玉的沁色也必須給予足夠的關注。

  一是沁色與沁門的關係。古玉形成沁色有兩個前提條件,一個是有可供外界物質進入的沁門,另一個是足夠長的浸蝕時間。從出土古玉沁色看,有的沁門是玉的綹裂,沁色往往從綹裂處進入,由裂紋深處向外暈散,燈光下通常明顯可見綹裂紋;有的沁門是玉質結構相對鬆散之處,沁色由此進入,沿著鬆散結構走,自動繞過結構緊密之處,一般在燈光照射下看到沁色流動的軌跡;有的沁門是土蝕土咬處、玉表邊緣打磨較多處,沁色從這些薄弱地方進入,向玉內發散。一般情況下,有沁色必有沁門,但這個關係反過來不一定成立,有時候有綹裂卻未必有沁色。筆者曾經有一塊漢代玉牌,從中間開始裂開,至邊沿處裂縫寬達將近2毫米,並且伴隨著地彎捲曲,但通體無沁。現在手上還有一個漢代玉勒子,有幾條綹裂,其中就有一條綹裂未入沁,但明顯呈現裂口自然內陷現象。究其原因,應該與埋藏環境、綹裂處解理面結構、開裂時間有早有晚等因素相關。

二是沁色與皮色的區別。皮色是山料成礦或籽料長期於河水中碰撞浸染形成的,性質比較穩定,盤玩時基本沒有變化或者變化很小。沁色形成時間就要短得多,時間長的也不過幾千年,性質不夠穩定,上手盤玩初始階段變化比較快。從性狀看,沁色往往的過渡擴散狀更為自然,而皮色的過渡鮮見暈散狀。

  三是受沁與巧色的區別。巧色往往是人為利用玉皮的顏色,來表達雕刻器物的某個部分,比如眼睛、衣服、頭髮等,目前考古發掘最早的巧色古玉是殷商婦好墓出土的玉龜。所以,巧色是人為控制的,是巧妙地留下的玉皮。而沁色則是不可控的,不管什麼部位,只要有沁入條件,就會出現沁色,並且色狀也是不可控的,會有過渡和暈散,無法將其侷限於某個具體部位。

  四是真沁不等於真古玉。首先,沁色在玉表連續分佈時,不應該因刻痕而中斷,其中的刻痕或孔內也應呈同一沁色,或因沉積較深而色稍重,否則較大可能是老玉新工,比如後人在素面古玉上加刻,當然這種情況即使是新刻一般也很少為現代加刻,清代到民國加刻的可能性較大一些。其次,要看整塊玉器的包漿、工痕等因素的一致性,防止雖是真沁,但卻是由殘器改制的情況。最後,一些現代和田玉籽料作品,本來籽料原石上就帶有沁,雕刻者正好把這塊皮留下了,你不能一見沁皮就覺得是古玉,否則就會出笑話,當然這種情況人家肯定不會告訴你是古玉的。

  五是假沁不等於假古玉。這一點,主要是因為宋代以後,仿古玉幾度流行,有許多玉器被留皮、染色。宋到明清的仿古玉,屬於老仿,許多都用的和田玉仿古,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與新仿的區別,主要有幾個方面:一個是藝術水平,老仿相對新仿多數要高一些;一個是工藝手段,老仿肯定是老工,新仿則基本上是用現代手段;再一個是材料,老仿基本是採用新疆料和田玉仿古,新仿更多的是用青海料、韓料、俄料以及地方玉仿古,甚至使用蒙料(玻璃)。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古玉沁色在書上、網上有很多的論述,其中很多引自劉大同《古玉辨》等文獻,這些書目前些年筆者也曾認真研讀,感覺受益匪淺,但其中亦有不少想當然的成份,不敢全盤接受。比如對黑色沁、紅色沁的命名及沁源分析等等,個人覺得黑色沁叫水銀沁沒有問題,但沁源未必就是水銀,有些有機物沁入後也是黑色的,有些鐵離子沁入也會呈現黑色;至於紅色沁叫血沁,只會嚇乎住一些收藏愛好者,血中的鐵離子能把玉沁成紅色,但土中的鐵離子應該很豐富,沒有血同樣可以把玉沁成紅色。對於我們玩收藏的朋友來說,瞭解沁色大體有哪些種類,大概有哪些沁狀就足夠了。關於古玉受沁的沁狀,後續文章中將會陸續分享,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