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闯贼和流寇,大明拿出全力消灭女真,是不是就能持续?

不能。

李自成造反,是在崇祯二年(1629),此时后金方面,清军不仅早已经占据了辽东到辽西的大片辽河平原农业区。而且后金在1626年皇太极称汗后,迅速展开军事、政治和经济改革。

军事上,向东发动“丁卯之役”,对盘踞在鸭绿江东岸朝鲜境内的毛文龙部给予沉重打击,迫使毛部转移到皮岛,毛对后金后方的骚扰更加被削弱;向西,通过软硬兼施手段,加速分离漠南蒙古,拉拢内喀尔喀五部与喀喇沁部,排挤打击察哈尔。

经济上,内部开始废除努尔哈赤时代的八都堂制度和对汉民实施农奴制生产的拖克索农庄,缓解民族矛盾,重新梳理社会生产关系;外部,以武力讹诈的方式,与朝鲜约为“兄弟之国”,逼迫朝鲜仁祖输纳岁币和同意在鸭绿江开市。

如果没有闯贼和流寇,大明拿出全力消灭女真,是不是就能持续?

政治上,内部打击阿敏、莽古尔泰等其他旗主,强化汗权;外部开始和明朝搞“和谈”,积极和漠南蒙古各部搞和亲。

就在李自成造反的那年冬天,后金在喀喇沁等部蒙古骑兵引领下,绕过辽西走廊与山海关,扣关入塞,袭扰京蓟,明廷振动。这就是著名的“己巳之变”。李自成当时就是派往京城勤王的甘肃明军中一名把总,走到半路,因欠饷等原因,军队哗变,李由此从明军小军官正式成为流寇。

也就是说,至少是先有后金入塞的己巳之变,受这件事的波及作用(这件事相当于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李心中早已积攒的愤恨,因这只赴京勤王军队欠饷哗变而总爆发),才导致李自成成为流寇。

如果没有闯贼和流寇,大明拿出全力消灭女真,是不是就能持续?

简而言之,早在李自成造反前,后金在皇太极实施的军政改革下已经见到成效,后金政权在辽东的统治基础和统治秩序已经步入平稳阶段。

在1618~1622年的万历到天启年间,明朝在辽东的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方面接连犯下严重错误,导致自己丧师弃地,接连惨败,经历了“万历三大征”的明军最精锐野战部队和元老宿将,在萨尔浒、开原、清河、沈阳、辽阳几次大战役中,成建制地被后金歼灭。就算明朝国力充沛,也没有李自成等流寇,重新打造可以和后金对抗的明军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明军早已经错失了快速平定后金起兵叛乱的早期最佳时期,在辽东更是早就失去了军事主动权,不得不和后金展开长期战略对抗了。

如果没有闯贼和流寇,大明拿出全力消灭女真,是不是就能持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